返回首頁
|
經參·財智
|
經參·思想
|
經參·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評估新技術
附注:本節(jié)是初版時寫的,那時Twitter尚未流行。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用來評估新技術的標準仍未過時,而且我們精準地預言了Twitter的成功。 公眾風潮并非靜止不動。掌握了前文所述的工具后,在公眾風潮迅速演變的技術基礎方面,你的學習任務還將繼續(xù)。 Twitter便是最恰切的例證。 Twitter是一件工具。它的會員免費注冊(這自不用說),之后就可以隨時發(fā)送短消息。Twitter彈出窗口的文字是“有啥事兒?”Twitter用戶寫的短消息不能超過140個字符,可以在網上寫,也可以在手機上寫成短信。這些短消息發(fā)送給這位用戶所有的“關注者”。所謂“關注者”,實際上也就是對某位用戶的想法感興趣的每個人。如果你是某位用戶的關注者,就可以在網頁或手機上閱讀此人的推文。 2007年3月,許多人向我們問起Twitter。它讓人著迷的原因非止一種。首先,此前的兩周它十分火爆,增加了數以萬計的新用戶,其中就有總統(tǒng)候選人約翰·愛德華茲(John Edwards),他時常從競選之旅中發(fā)布簡短的更新。其次,由于它的讀寫兩端都可以連接手機,因而有可能成為公眾風潮中的燎原之火。就算在許多不一定有電腦的地方,人們差不多總是帶著手機。 反過來說,有些人使用Twitter的方式也相當傻氣,每小時都發(fā)布更新,說自己午餐吃了什么、剛剛跟誰會過面。即使你只接收好友的推文,過不多久也會覺得索然寡味。 在客戶前來問起Twitter時,我們則給自己提了一項涉及面更廣的問題:怎么評估進入公眾風潮的新技術?哪些技術會星火燎原而哪些會轉瞬即逝?哪些需要注意而哪些可以忽略?于是我們根據過去5年間對世界各地新興社交技術采用情況的了解,設計了如下這種公眾風潮技術檢驗法。 公眾風潮技術檢驗 我們在本章開頭說過,你應該集中精力考慮關系,而不要只盯著技術。那么在檢驗新興技術時,至高無上的標準仍然是關系。能夠以新方式來促成新關系的工具會比其他工具更快走紅。互聯(lián)網上的“更快”意味著提前數周、數月,而不是數年。 因此在評估新技術時,你要向自己提出以下問題: 它是否提供了新的人際交往方式?公眾風潮的要義就是相互聯(lián)系。如果某件工具讓人際交往更有趣、更多樣,或者更頻繁,那就很容易被采納,因為這正是公眾風潮目的所在。此外,這類技術的傳播勢如野火,因為使用它的人又會招來新的用戶。例如Facebook于2006年9月完全公開它的社交網絡(之前主要供大學生使用),自此之后便飛速增長。YouTube提供一種新的交流形式——普天下都能輕松播放的視頻。Twitter并沒有在既有的博客和短消息這類交流形式以外增添新的媒介,但它讓人們能夠在一個新的地方發(fā)布和訂閱持續(xù)的內容流:手機。 注冊是否易如反掌?公眾風潮技術都是免費的,但成功的技術還能方便地連接人們已經掌握的技術。例如Twitter就是免費的,而且它的基礎只不過是手機短信和簡單的網絡界面,兩者都很普及。需要用戶購買并攜帶新硬件(比如某種電子閱讀器)的技術就一定得魅力無窮才行,而且增長也會十分緩慢——至少在這種電子閱讀器廣泛使用之前不會迅速傳播。 是否把機構的力量轉移給大眾?以企業(yè)為主要受益者的技術一般不會走紅,只有讓大眾受益的技術才會。Facebook讓人們不受企業(yè)監(jiān)管而相互聯(lián)系;維基百科讓大家都能創(chuàng)作,無須專家審批。Twitter也讓人們彼此聯(lián)絡。在某一屆“西南偏南”音樂與技術大會(SXSW)上,與會者你來我往地發(fā)推,首次引起人們對它的關注。人們因此而轉移了注意力,冷落了臺上預先安排好的活動,但是卻讓與會者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 用戶群體是否生成了足夠的內容來支持它自己?本章列舉的所有成功技術都讓人們更加方便地生成內容,并從彼此的內容中受益。從博客到標簽,無一例外。Twitter同樣如此。只要使用它,你就為關注者創(chuàng)造了價值。公眾風潮的所有技術當然也能制造垃圾。但如果你的推文乏味,那并不說明Twitter失敗,只是你的關注者以后不會再讀你的推文罷了。 是否是鼓勵合作的開放平臺?這一點決定技術產品是會凋零還是會繁盛。像Digg這類封閉平臺的發(fā)展速度就不會像開放平臺那么快,因為它們并未發(fā)揮Web 2.0開發(fā)員社群的創(chuàng)新力量。Facebook則于2007年向應用程序開發(fā)人員開放了它的界面。像它這類開放平臺不斷獲得新的功能,還不需要創(chuàng)始人費多少神。至于Twitter,讀寫兩端的人都可以輕松地運用它——別的應用程序也能夠創(chuàng)建或顯示推文,于是一批功能強大的Twitter應用程序便紛紛出現(xiàn),比如讓Twitter更易于管理的桌面和移動平臺工具“推臺”(TweetDeck)。普通人也能與Twitter掛接;馬薩諸塞州富蘭克林歐林學院(Olin College in Massachusetts)的一名開發(fā)員就制作了一種應用程序,它自動生成推文(用手機閱讀則是短消息)來告訴大家宿舍洗衣房的洗衣機、甩干機是否空閑,這樣學生們就不必專門跑一趟去自己查看。 當然,分析新技術時需要考慮的因素遠遠不止這些。例如技術的隱私權保護政策是否讓人們覺得放心?這些技術能不能得到現(xiàn)有大型行為主體的推動,比如蘋果(Apple)、谷歌、微軟、諾基亞(Nokia)或康卡斯特(Comcast)?不過一般而言,對上文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能回答“是”的技術最有可能展翅高飛。Twitter能夠在公眾風潮技術中占據一席之地,這是勢所必然,企業(yè)應當對它多加留意。 公眾風潮有兩種關鍵成分:技術與人。我們已經講過了技術,現(xiàn)在該來談談人了。具體而言,我們要說說你的客戶以及他們在網上都做些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這一問題的答案對每家企業(yè)都不一樣。這也是我們創(chuàng)建“社交技術細分統(tǒng)計圖譜”的原因,它是第3章的主題。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頁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五月天丁香开心婷婷
|
日韩制服丝袜片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
香蕉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综合
|
在线观看免费的成年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