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財智
|
經參·思想
|
經參·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真就業與偽就業
假如你對就業目標的定義范圍過于狹窄,政府當然說它能創造就業。還是以Solyndra為例,建設新工廠的建筑工人顯然會受益于政府的投入。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就業計劃,比如他一手創建的公共事業振興署。如果政府愿意出錢修建大壩——或是只為消遣,讓人們挖一條水溝然后再把它填平,在理論上同樣會增加就業人口的數量。 換一個角度,政府也可以為任何企業提供巨額補貼,讓他們招募工人,用鐵锨挖掘溝渠然后再填平,這也可以“創造就業”。因此,只要有足夠的政府授權和補貼,我們就能實現全員就業。 但挖掘溝渠然后再填平顯然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工作。除了挖掘溝渠者本人之外,沒有人會因此改善生活。這就是“真實”工作崗位與政府工作崗位之間的區別(而且我把由政府補貼創造的就業也納入后一類)。 不妨回想一下,蘇聯一向喜歡自詡,與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美國相比,他們從沒有失業。如果考慮到所有蘇聯人民都在政府就職的話,這么說并無不當。但問題是,這些工作根本就不具有生產性;即使是購買最基本的產品或服務,工人也要拿著政府發的工資排上幾個小時。很多人都在工作,但是能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人卻寥寥無幾。因此,盡管說蘇聯人民都在工作,但這些工作對提高生活水平幫助不大。 真正的工作能創造出某種價值。為蘋果公司工作的人可以把各種零部件組裝成iPad,為聯邦快遞工作的人可以把物品從始發地運送到目的地,園藝師可以讓房主對庭院感到更滿意。 政府崗位也能提供價值,而且大多的確在提供價值,比如環衛工作或警察。但幾乎所有能提供價值的政府職位都可由私營部門取而代之,也就是說,這些工作并不是政府創造出來的,而只是從私營部門轉移到政府部門。 因此,在我們需要更多工作崗位時,最有價值的實際上就是更有效率的生產性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政治家想在這個問題上有所貢獻,他們最應該做的就是放棄徒勞的“創造就業”。換句話說,在就業問題上,政治家唯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放棄干預。 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曾指責共和黨大會未能通過就業法案,在她看來,創造就業機會的途徑似乎就是通過更多的法律。事實卻是,很多共和黨人提議以法律形式削減政府開支,而這恰恰是南希·佩洛西強烈反對的。佩洛西女士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削減政府開支就是政府所能采取的最佳就業政策之一。通過削減政府經費,可以把創造就業所需的資源歸還給私營部門。 在廣義上,縮小政府規模會減小因補貼、高稅率、復雜的稅法及其他政府干預造成的資源無效配置,從而達到改善就業的目的。但某些具體政策就是在刻意破壞就業。盡管其中很多政策在政治上很有市場,但對任何一個真正想創造就業的領導者來說,這些政策都是他們必須徹底拋棄的。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頁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
亚洲一区精品自拍偷拍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高清
|
中文字幕特黄一级日本
|
五月天中文字幕综合网
|
亚洲一本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