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電子書《跨界》
2014-12-15 作者:騰訊科技頻道 來源:機械工業出版社
分享到:
【字號
大
中
小
】
第二節 中國互聯網的商業發展是動力
必須承認的是,中國互聯網這20年的商業路徑很多是C2C(Copy to China),即把美國的某種模式復制到中國來。從創業伊始,眾多中國互聯網企業就采用美國比較流行的某種模式,在走向IPO之時,也毫不掩飾這一點:我們就是中國的某某某。最夸張的是人人上市時,自稱是中國的“Facebook+Zynga+Groupon+Linkedin”,一連套用了四個模式。 中國的C2C之路,并不是“山寨”、“抄襲”那么簡單,背后有深層原因,而且,必須看到的是,中國的C2C,并不是一味的“山寨”、“抄襲”,有一定的微創新,也有看上去像是復制美國模式,實則內核完全不同的深層創新。 C2C的背后邏輯 C2C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四個字:風險投資。 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是依靠風險投資驅動的。不能獲取足夠的融資,是公司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梢赃@么說,當一種模式興起,大大小小的創業團隊紛紛加入時,誰最后能勝出,基本取決于誰能融到足夠的錢來燒,從門戶、視頻、團購、電商到最近的打車軟件,莫不如是。但互聯網公司又基本上沒有任何資產可以抵押,對于投資者來說,盡可能降低風險是考慮投資時的重中之重。一般說來,如果有一種類似的模式已經大獲成功,這會讓風險投資覺得風險降低很多。這個邏輯在中國互聯網行業中,具象的表現是:我這個項目,就是中國的某某某(美國版)。 之所以以美國為師,原因在于,總體而言,美國的互聯網產業是全球最發達的,作為標桿也沒什么好奇怪的。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中國公司最終是要選擇美國市場上市的。號稱自己就是中國的某某某,有助于加強美國證券市場對自己的了解,將公司IPO價值做高。 這一點其實也是風險投資運作的結果。風險投資從天使投資到所謂的PE,規模有大有小,但無一例外都需要退出,將自己的投資變現。風險投資的最后一輪退出就是將所投資的公司推上公開市場進行交易,但中國早些時候,只有主板市場,對上市公司有三年盈利的剛性門檻。這對很多一開始并沒有實現盈利的互聯網公司來說,幾乎是“拒絕”的代名詞。 于是,中國互聯網商業項目就走上了這樣一條發展路徑:以美國某個概念開始—一路吸引風險投資—赴美上市并向美國投資者兜售此概念。 這條路徑會出現一個例外和一個變數。例外是指中國原創的項目,在美國找不到借鑒的版本。這種項目不是沒有,豆瓣就是例子,但此類項目非常稀少,以至于成名的原創項目,大概也就只有豆瓣這一例。一個變數是當美國的借鑒版本偃旗息鼓時,中國的復制項目由于起步稍稍晚點,可能還沒發展壯大就立刻偃旗息鼓。博客是其中一例。 Glocalization C2C不是簡單地將美國模式復制到中國來,進行所謂的本土化微創新是必須的。Glocalization這個詞是近年來流行的新詞,將Global和Localization合并在一起,稱為“全球本土化”,意即概念是全球化的,操作是本土化的。 讓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中國互聯網第一個商業項目是瀛海威,但這個項目不夠全球化,也不夠本土化,基本上是美國AOL(American Online,美國在線)的翻版:ISP+ICP混業模式。顯然,這個模式不符合國情,ISP最終成為電信公司的業務,瀛海威名聲非常響,但后來失敗了,倒是當年類似瀛海威的公司,認清了在中國難以采取ISP+ICP混業模式,或專營ICP,或投入ISP陣營與電信公司緊密合作,都取得了后續的發展。 門戶,是中國互聯網商業路徑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獲得成功的模式,第一批赴美上市的新浪、網易和搜狐采用的都是門戶模式,其中搜狐更是以中國的雅虎自居,連當時的域名sohoo.com.cn都和雅虎極為相似。中國門戶除了概念上復制美國雅虎之外,做法實則和美國雅虎大相徑庭。新浪網總編輯陳彤曾經出版過一本名為《新浪之道》的書,談及新浪的成功秘訣就是四個字:海量快速?焖俚故呛兔绹鵁o差,但海量,明顯是中國特色。門戶首頁極長的頁面,密密麻麻的鏈接,都是中國門戶特有的風格。 同時,與國情密切相匹配的是,中國門戶嚴格意義上是沒有新聞采訪資質而只有新聞刊載資質的,理論上講它們不能原創新聞,只能從國內媒體手里“搬運”新聞。這一中國特色使得早期門戶擁有一支特別龐大的編輯隊伍,但沒有記者隊伍,這也算是一種Glocalization。 搜索,可能和美國概念最為接近,百度的頁面和谷歌非常類似,但實際的運營情況則大不相同。百度發展了很多線下代理公司來兜售關鍵字業務,也派出了大量的人力在線下和網吧洽談,將網吧里的電腦搜索頁面設置為默認百度。這種做法在美國非常少見。谷歌進入中國后,發展得不佳與經營手法密切關聯。谷歌很少組成龐大的線下推廣團隊,在網址站的投資上,百度很早就拿下了Hao123,而谷歌對265的投資則遲了很多。中國網址站的力量,對美國人來說,大概是難以想象的。 在信息服務領域,無論是門戶還是搜索,都有著美國概念的痕跡,有一定的本土化,但本土化還不算太深入。至于電子商務、社交網絡這種涉及用戶行為的概念,中國的Glocalization就越發明顯了。 在美國,自營賣貨的亞馬遜的實力遠超建設C2C平臺的eBay,但在中國,正好倒了過來,淘寶的實力是中國電商中公認的頭號選手,而自營賣貨的,無論是老牌的當當還是新起家的京東,都不如它。讓大批量線下有實力的商家跑到自家平臺上開店賣貨,在美國不是沒有,但絕沒有像淘寶、天貓這樣做得紅火的。這樣的局面,和中美兩國本身零售行業的發展形勢不同,密切相關。 騰訊的QQ,開始于對從以色列起步后來歸于AOL帳下的ICQ的模仿,但QQ完全走出了一條與ICQ不同的道路,ICQ當下在美國,處于奄奄一息的狀態,而QQ的火爆,讓美國人都驚嘆,以致摩根士丹利做互聯網趨勢報告時,特別將它列入中國的創新公司。賣虛擬道具這件事,其實是美國人學中國人的。 這兩年最火的前有微博,后有微信。微博雖然有一張Twitter的皮,但具體產品結構上和Twitter大不相同。微博的評論機制有著濃烈的中國BBS味道,而Twitter基本重點在于Retweet(也就是轉發)。微信雖然出現在Whats App、Line之后,但今天的微信,從第一眼的界面布局上,就已經和它的老師們相差極遠。至于微信公眾賬號這個概念,那是在Whats App、Line里根本找不到的,后來騰訊還發展出了微信支付、微信電子商務,更是讓海外老師們“不明覺厲”了。 繼續深化C2C 早期互聯網其實和“人”沒什么關系,《紐約客》那張著名的“網絡上沒人知道你是條狗”的漫畫,是非常好的注腳。在當時的網絡上,流淌的是“純信息”,在純信息的接收上,中國人和美國人有不同,但沒有巨大差異。早年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和美國老師們大致類似,是非常正常的。 互聯網在逐步深化,深化到“人”登上了網絡中,網民的概念慢慢進化成“網眾”(北京師范大學何威老師的發明,意即要在網絡上發聲或者有重度行為的用戶),不同人的性格習慣投射到互聯網上,而中美兩國人的習慣大相徑庭,造成了隨后的互聯網商業公司也相差極大。一味模仿美國老師而不做本土化建構的公司,無一例外全部要失敗,而美國老師們跑到中國來發展,如果還是以美國套路為主,也無一例外全部要失敗。 2013年和2014年,先后有兩個美國老師跑到中國來發展的例子,2013年是Evernote(印象筆記),2014年則是Linkedin,它們吸取了前輩的教訓,在中國設立具有相當大自主權限的公司,而不是純粹的美國在中國的分支機構,這就是Glocalization。 而中國人自己,也炮制出了越來越多的中國本土概念,比如互聯網金融一詞,在美國壓根沒有這個概念,中國最火的打車軟件,走的也是完全不同于美國Uber(美國打車應用)的路徑。轟轟烈烈的C2C+Glocalization之路,正伴隨著中國互聯網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加速展開。
第
1
2
3
4
5
6
7
8
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頻道精選:
·
【思想】
總理考察微眾銀行意味著什么
2013-06-14
·
【讀書】
2014年不可不讀的經濟類圖書
2015-01-04
·
【財智】
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
中國十億金融IC卡95%使用“荷蘭芯”
2015-01-06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
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分享到
X
騰訊微博
一鍵通
新浪微博
QQ空間
手機快傳
搜狐微博
更多...
b
Share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日本亚洲欧美不卡
|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
尤物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香蕉电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