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財智
|
經參·思想
|
經參·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文摘二:經濟巨變前的三年2013-2015
在從繁榮、衰退、蕭條到復蘇這四個階段構成的經濟周期中,對于中國經濟而言,1978~1997年是復蘇階段。1998~2011年繁榮階段。2012年是從繁榮到衰退的轉折點,而2013~2015年的這個時間段,則是從衰退向下一個階段演變的階段。 時間進入2013年,中國經濟尤其實體經濟就開始感受到日漸增加的壓力。一方面,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中產生的矛盾累加在了一起,尤其債務問題日趨嚴重。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到了一個“還債期”(還養老欠債、環境欠債等等)。 這就使得所有的矛盾撞到了一起,由此產生的疊加效應是令人憂慮的。中央也慢慢認識到:中國步入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階段。所謂增長速度換擋期,就是我國經濟已處于從高速換擋到中高速的發展時期;所謂結構調整陣痛期,就是說結構調整刻不容緩,不調就不能實現進一步的發展;所謂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主要是指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初期,我們實施了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現在這些政策還處于消化期。 無論對于國家而言,還是對于企業、個人而言,將越來越多、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上述因素疊加在一起所產生的巨大壓力,以及近在咫尺的債務危機帶來的緊張感、疼痛感。 對于以制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而言,2013年到2015年的這三年,艱難的感覺一年勝過一年,這種艱難的感覺最終把人們從幻想中拉回現實中來,不再糾結,而是理性地面對未來。對于絕大部分行業而言,在這個階段內,應該以收縮陣地,提高盈利能力自保為主要策略,應該非常謹慎地擴大規模。否則,“希望”可能很快像海市蜃樓那樣消失。 一點都不偶然。因為當時的政策在把最優質的資源和最優秀的人才向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集中,而2003年后,政策在引領資源配置方面則發生了方向性的改變。 伴隨著漫長的資源配置的畸形,在2013年后的這個周期里,我們將看到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悲傷的眼淚。 當務之急是給企業盡快且是幅度較大的減稅,同時,對人民幣的快速升值進行干預——將匯率穩定下來,以給中國制造業的復蘇創造條件。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2013年開啟的這個周期不盡快執行這些措施,到2015年后即使實行也晚了。 為什么? 對于地方政府而言,它更看重房地產而不是制造業。制造業的衰退所帶來的稅收減少,地方政府此前并不太在意,因為土地財政在房價如火如荼上漲的過程中,是非常充裕的。但是,當房價的巨大泡沫——中國經濟中的另一個堰塞湖遭遇霧霾等環境危機的時候,環境宜居性的下降和美國貨幣政策的收緊,使得維持這個泡沫變得日益困難,或者,變成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 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同時面臨著制造業稅收下降和土地財政收入下降兩大難題,財政失衡的問題就會充分暴露出來,減稅就更不可能了,不僅不可能,甚至還可能因此讓制造業背負更多的稅收負擔——其中的一部分將以費的形式體現出來。這種擠壓又會導致制造業的進一步衰退,從而,使得房地產的支撐——創造財富的制造業部門,受到進一步的打擊。從而,陷入惡性循環當中。 對于整個國家而言,2013年到2015年的這三年,既緊隨2012大轉折之后,又在下一輪全球慘烈大洗牌、大危機之前。
第
1
2
3
4
5
6
7
8
頁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尤物萝控精品福利视频的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动态图
|
亚洲午夜看片福利717
|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
|
私人尤物在线精品不卡
|
久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