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西安電
許多文物在發掘現場一面世就發生劇烈變化以至面目全非,如何減少失去珍貴信息的遺憾一直是考古學家們努力探尋的。如今,我國研制出的首臺可以在發掘現場進行文物探測與保護的車式“移動實驗室”4日在西安亮相,為促進現場文物保護提供了有效平臺。
考古學家認為,這項研究經兩年多研制,創新性地將信息采集、智能預探測、分析檢測、現場提取,以及應急處置與保護等功能單元集成搭載在移動運載工具--車輛上,實現了傳統的實驗室和保護修復室前置到考古發掘現場。
據了解,“移動實驗室”是“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文物出土現場保護移動實驗室研發》的結果。
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說:“這項研究為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和及時保護出土文物提供了技術可能,將大大提高我國考古探測和出土文物現場保護的能力。”
課題承擔單位敦煌研究院研究員蘇伯明說,這臺實驗車是我國首臺功能全面的考古“移動實驗室”。它不僅配備有智能控制、傳感器、計算機、傳輸、數據處理和空間技術等多學科技術和裝備,還可以通過現場視頻、溫度、濕度監測和無線數據傳輸系統等,精確掌握文物埋藏的環境,實現對出土文物在第一時間檢測分析和文物出土環境數據采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