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新”一直是A股市場的一大陋習。尤其是近年來,在管理層抑制新股上市首日漲幅的背景下,新股上市更是出現了上市后連續數日漲停的奇觀。最典型的莫過于蘭石重裝的上市,該股連續拉出24個漲停,創下連續漲停數量最多的紀錄。而這種暴炒新股的現象仍然在當前的股市里延續著,一只新股上市,連拉十來個漲停是常見的事情。
為什么“炒新熱”高燒不退?這無疑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決定的。首先,它與A股市場的投機性、與投資者的不成熟有關。因為投機炒作是A股市場的一大特色,而這種投機炒作也滿足了投資者快速致富的愿望。一只新股上市,連拉十來個漲停,投資者的收益就會倍增。因此,“炒新熱”高燒不退,首先是由A股市場的投機性決定的。
其次,本輪“炒新熱”之所以高燒不退,也與新股上市首日的“限炒令”密切相關。為限制新股上市首日的暴炒,滬深交易所均出臺了“限炒令”。該“限炒令”將新股上市首日的漲幅控制在44%以內,進而導致新股上市首日往往都會出現“秒!爆F象,想買進股票的投資者根本就買不到。而在“秒!钡那闆r下,也很少有投資者愿意賣出股票,從而導致新股上市首日交易不足。這也導致了新股上市后連續漲停的出現。可以說,原本為了抑制新股暴炒而出臺的“限炒令”反倒成了“炒新熱”的推動力量。
其三,次新股的榜樣力量也進一步刺激了市場的“炒新熱”潮。雖然對于“炒新”,管理層通常都為其貼上了負面的標簽。但市場的榜樣力量卻讓炒新者無所畏懼。很明顯的一個事實是,一些新股經過暴炒之后,其股價并沒有回落,有的雖然經過短期回落,但隨后又繼續攀升。如蘭石重裝,24個漲停后的股價為21.67元,而目前的股價仍在26元之上,似乎在表明當初的暴炒是合理的。又如全通教育、朗瑪信息、眾信旅游等百元股,其股價較上市之初的炒作,又有了進一步的上升,這讓市場對新股的炒作更加具有底氣。
此外,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股市的走牛,進一步為新股炒作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氛圍。從去年7月以來,股市一直處于上升階段,尤其是進入去年11月下旬后,股市更是進入瘋牛狀態,不僅豬在飛,就連大象也在跳舞。在這種市場環境下,“炒新”也就顯得更加理直氣壯,“炒新熱”在牛市的環境里得到進一步的延續。
因此,對于A股市場來說,要完全抑制新股炒作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需要建立在市場成熟、投資者成熟的基礎上,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對于“炒新熱”,固然可以進一步對“限炒令”作出完善,但最重要的還是包容。與此同時,就是要加強對“炒新”的監管,一旦“炒新”過程中出現價格操縱與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應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