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日)環保概念股多股漲停,一個與霧霾相關的視頻引爆公眾對環保的關注,環保概念股也成為投資者追捧的熱門品種。但本欄認為,環保概念股目前僅僅處于概念階段,未來能否有實質的巨額投資仍是未知之數。
券商分析師告訴客戶,環保概念股有新能源、清潔煤、柴油車淘汰、拆解、循環經濟、信息公開智慧環保、污染地圖App、在線檢測等行業。看這個清單,那是期待政府要有大規模投資,要花大價錢的,這也是炒作環保概念股的重要原因。本欄想說,政府完全可以采取另一個更加省錢的辦法,即關閉更多小煤窯、關閉小規模焦化廠、對鋼鐵行業限產,就能達到改善空氣環境的目的,何樂而不為?環保概念股未必能火。
根據視頻的說法,想要APEC藍天,需要減排大約一半的煤和石油。現在投資者期待的藥方是使用科技手段,加大檢測力度,讓化石能源更清潔、使用更多的新能源,但這一想法在本欄看來“很傻很天真”。
咱中國的問題,不是煤不夠用,不是鋼鐵供不應求,也不是國家非要在環保領域成為國際巨頭,咱只要狠狠心,國家下令讓產量小于一定規模的煤礦停產,強行按照公允價值由國有煤礦贖買,并要求國有煤礦在每年的10月1日-次年3月31日停止開采煤炭,僅保留銷售人員和倉庫管理人員值班即可;與此同時,鋼鐵企業也采取冬季放假半年的形式,減產不僅能夠保護環境,也能幫助整個黑金行業度過不景氣的冬天。
咱們是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環保問題上,還需要美國等發達國家掏錢掏技術給予支持。在這個大前提下,咱們根本沒必要重新掏錢研究開發環保相關技術,只需要拿來主義就行,如果是這樣,那么咱們現在的環保概念股,基本也沒什么利潤可賺。
想要咱們的環境更美好,一方面是節能減排;另一方面也要放棄一些落后產業。例如中國大量進口焦煤,但是卻在出口焦炭。煉焦這一行業,污染極高,發達國家基本不煉焦,都從發展中國家購買,咱們承擔著污染,卻讓老外享受便利。這些行業,應該采用淘汰退出,咱們也不煉焦。
有人擔心放棄落后產業會影響就業,其實不然,現在咱們農村都是老年人種地,年輕人外出打工,假如國家能夠適當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同時外出打工的崗位越來越少,只要年輕人在家種地能夠養活一家老小,誰又愿意背井離鄉干苦活,然后讓自己年邁的老父母種地?
咱不是說不環保,環保是必須的,但沒必要投入巨大的資金。如果煤炭少挖點,價格再高點,那么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自然有利可圖,民間的投資就能發展環保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