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新一屆政府成立以來,簡政放權在加速推進。隨著經濟調整周期延長和弱勢復蘇格局延續,國務院近日進一步取消和下放117項行政審批項目,簡政放權穩增長、向市場要活力的用意更為明顯。 簡政放權是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由之路。所謂簡政放權,從經濟運行現實考慮,應有三層含義:一是由上到下的放權,即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放權,通過將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對穩增長見效快的項目的審批權下放,加快投資審批效率。二是由政府向市場的放權,即將本來由政府主導的投資項目審批等事務,完全交給市場,或者由事前審批改為事后備案,切實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作用,增大企業的投資自主權。三是由國有資本向民營資本的放權。經濟平穩運行既需要增強國有資本的影響力和控制力,更需要利用好規模龐大、靈活性強、投資意愿強烈的民間資本,而這就需要做到國有資本的有退有進,抓重點、放一般,為民營資本發展騰出更大空間。 國務院著力轉變政府職能、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對于當前形勢下穩增長和控通脹都有重大意義。 一方面,簡政放權能增強經濟活力,加快經濟結構優化調整。經濟動力調整是一個中長期過程,毫無疑問,現階段乃至未來一段時期,投資仍將是經濟增長的主動力。近期我國經濟維持弱勢局面,既有著消費持續不振的原因,也與投資增速尤其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的回落有關(4月,制造業和基礎設施投資增速都有不同程度回落,且基礎設施投資回落更明顯)。投資增速持續回落與社會融資顯著增長共存的情況說明,決定當前投資態勢的可能并非資金多寡,而是投資渠道和意愿。在投資領域簡政放權,將投資決定權交由市場,可謂是增強各類主體投資意愿、豐富投資渠道、提高投資效率的可行選擇。同時,將符合產業調整方向產業的投資決定權交給市場,也能夠加快這些產業的培育和成熟,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步伐。 另一方面,簡政放權能夠提高資本利用效率,弱化貨幣投放,減弱通脹壓力。美國次貸危機以來,與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盯住增長有所不同,率先企穩回升的國內經濟更需要在穩增長和防通脹之間進行權衡。當前通脹水平雖然溫和(今年前4個月CPI同比為2.4%),但在當前經濟弱勢復蘇下,為穩定經濟增速,客觀上需要為實體經濟注入流入性、加大貨幣投放力度,而這將不可避免地推升物價,這與CPI內在運行的驅動因素一起,將逐步加大通脹上行壓力,這種局面應極力避免。通過簡政放權,將大量的民間資本利用起來,作好資本存量的優化調整,就能減弱為支持增長而需向社會投放的融資規模,也即以存量的加法作好增量的減法,減弱貨幣投放對通脹上行的推動。 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言,簡政放權“開弓沒有回頭箭”,未來這一思路仍需穩妥推進。當然,在向市場要活力的一般方向下,也要注重做好以下幾方面事情: 一是警惕地方投資的過度膨脹。中央向地方的放權,意味著在投資方面,地方政府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在GDP績效考核體系下,可能會激發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甚至會帶來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要防止出現像光伏產業這種全國一哄而上上項目的情況,避免出現新興產業產能泡沫。這就需要將審批的“松”與監督的“硬”結合起來,通過法律法規、產業政策、財稅政策等加強引導和約束,將地方政府的投資動能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 二是將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貫穿于簡政放權的始終。推動簡政放權,目的既是穩當前,更是利長遠;既要穩速度,更要增效益。正因如此,一方面,要通過適當的審批下放或取消,刺激投資意愿,增加投資規模,穩住經濟增長速度;另一方面,要將增速的短期增長與質量的長遠提高相結合,重點取消那些符合產業調整方向、利于增強經濟增長質量的行業審批權,重點為基礎設施投資的增加創造條件,將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貫穿在簡政放權的始終。事實上,本次政府簡政放權的設計上已經體現出這一思路,但仍須進一步強調和堅持。 三是防止地方政府過度舉債而增加系統性風險。審批權的下放將增加地方政府上項目、搞建設的意愿,這就需要相應的資金投入。在當前財政收入增速放緩(今年前4個月財政收入增速僅為6.7%,分別低于2011年和2012年同期24.7個和5.9個百分點)、土地財政受制于房地產調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增加投資必然會面臨資金缺口,如此一來,只能借助舉債實現。在應對2008年次貸危機期間,地方政府為保增長曾大幅舉債,債務負擔已明顯增加。雖然總體規模依然可控,但要防止地方政府過度舉債、不規范舉債、不透明舉債而引致的系統性風險。事實上,在現階段下,為提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地方政府舉債是難以避免的,也是發達經濟體政府在城市基礎設施服務提供方面所慣常采用的手段。但問題的關鍵在于,要通過制度約束,促進政府舉債的透明化、規范化,要鼓勵地方政府借助市場化的舉債方式,通過公開充分的信息披露,增強對地方政府行為的約束力,避免債務負擔的過度膨脹和風險的刻意隱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