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住房公積金投資資本市場的相關研究準備工作已順利啟動。 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前天表示,中國證監會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完善養老金發展和投資運營相關制度,推動養老金的專業化、市場化投資運營,并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為養老金投資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逐步形成養老金和資本市場共同發展的良性互動局面。 有關養老金入市的爭議由來已久。保守一方認定養老金是老百姓的活命錢,理該安全第一,因此不能投入股市。激進一方則認為,以韓國養老基金為代表的海外QFII資金不斷進入A股市場掘金,境外養老金迫不及待地投資中國股市,我們又有何不可?兩種觀點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很顯然,對養老金入市的爭議焦點在于滬深股市的風險太大。由于在發展初期的滬深股市運行傾向于發揮融資功能,投資者所獲得的總體回報率偏低,這引來了對滬深股市是圈錢市場的質疑。隨著股改完成,以及郭樹清主席上任以來一系列新政的效果初現,滬深股市正開始向投資市場轉變,海外QFII資金的大規模入市,從另外一個角度證明了滬深股市的美好前景。所以,養老金入市乃大勢所趨,而做好養老金入市的風險管理,形成養老金入市的多贏局面,管理層重任在肩。 可以說,滬深股市回報率依然偏低,是養老金入市的最大市場風險。股市要在鼓勵分紅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投資回報,并通過法律制度來維護投資者權益不受侵害。QFII資金青睞滬深股市,是因為有一大批業績好、市盈率低、分紅能力強的公司。以銀行股來說,市盈率只有5到7倍,年分紅收益遠超銀行存款利率。如能有效激勵上市公司按季分紅,養老金入市投資的市場風險就會大幅降低。而在維護投資者的權利問題上,當前對于上市公司的虛假信息披露和欺詐上市等違法犯罪行為懲處力度正在不斷強化,但還有不足,倘若養老金入市遭遇虛假信息披露而不能獲得賠償,勢必增加養老金入市的風險,因此希望管理層能出狠招全力維護投資者權益。 養老金入市,還可通過改變投資方式來大幅度降低風險,比如以發起人或戰略投資者身份入股國家新興的戰略產業、壟斷性產業和資源性產業。建行、中行、工行以及中石油,都曾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引入美國銀行和高盛來作為戰略投資者,養老金入市,當然可以同樣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來獲取這種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機會。對那些與工行和中石油類似的上市公司來說,目前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過高的問題,若采取劃撥國有股的方式,向養老金劃撥,一來可避免養老金通過二級市場買入上市公司股份帶來的股價波動,二來可優化上市公司的股權比例,三來可讓養老金以優先股方式來獲得分紅優先權,提升養老金投資收益。此外,為降低投資風險,養老金還可投資債券、貨幣資產、房地產、對沖基金、股指期貨、商品期貨等產品。 當然,我們期待養老金能全力踐行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理念。以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為理念的社;鸾陙慝@得了不錯的收益,數據顯示,自2003年6月社;饡_始投資股票,累計收益率為364.5%,年化投資收益率達18.61%,比全部基金累計平均收益率高出10個多百分點。而QFII資金盡管規模不大,但通過長期持有的方式同樣獲得了豐厚回報。要是入市的養老金能確立沉穩的投資理念與風格,盡量選擇流動性好的主板上市公司和大藍籌公司,并且持股時間較長,風險也會被嚴格控制。 經過多年磨煉,中國證券市場擁有了大批業績優秀、回報率較高且風險低的上市公司,隨著市場法制環境建設的逐步完善,還造就了一批高質量的投資機構和管理人才,已具備接納養老資金入市的條件,只要把風險管理做好做足,相信養老金入市會有豐碩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