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中房協建議國務院暫緩再出樓市新政,純屬某些媒體的誤讀。”8月16日,針對近日炒得沸沸揚揚的“中房協上書國務院暫緩再出新政”傳言,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在接受《中國建設報·中國住房》記者獨家專訪時如是澄清。
朱中一表示,“上書”一詞是某些媒體強加的,實際上是今年7月上旬,在發改委和財政部召開的座談會上,中房協向這兩個部門進行了匯報,內容是樓市變化的數據以及分析結果。在向本報獨家披露匯報內容之后,他強調,中房協建議慎出臺新的緊縮性調控政策,前提是嚴格執行現行政策,盡量發揮市場在現行政策框架內的調節作用,防止市場大起大落。“某些媒體不關心我說的不松動,只強調我說的慎加碼,整個意思就難免被歪曲了。”慎加碼的前提是不松動,我們建議慎推新的緊縮政策是希望穩定市場供需預期,但如果失去了前提,意思就完全被扭曲了。
中國住房:一切傳言都指向中房協向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匯報,能否談談匯報的主要內容?
朱中一:匯報的內容首先是“國十條”出臺以來,房地產市場形勢的變化情況。目前市場正在向調控的既定目標邁進,主要表現在:房價增速整體回落,土地溢價水平明顯下降,保障房建設力度加大。“國十條”規格高、力道精準,目前來看投機性購房行為得到了基本抑制。
基于對市場數據的分析,匯報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由于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在宏觀經濟總體向好、政策效應初步顯現的背景下,目前的調控政策不能松動,否則將失信于民。我們希望中央繼續督促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嚴格落實現有政策,特別要對那些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實行重點監控。二是慎推新的緊縮性政策,這也是后來被誤讀的內容,因為失去了第一個建議的前提,意思就完全扭曲了。
中國住房:公眾可能比較難以理解為什么要“慎推新的緊縮性政策”,在信息不對稱的傳播過程中,難免會朝“松綁調控”的方向理解。
朱中一:慎加碼的前提本來就是不松動,不能等同于“松綁”。之所以如此建議,是因為當前消費者和開發商預期非常混亂。政策必須有連續性和穩定性,現在最重要的是穩定預期,房地產市場才會逐漸變得健康有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建議國家應強調嚴格執行現行政策不要放松,然后在現行政策框架內,由市場自身來調節。
房地產的調控效果具有一定的滯后性。目前樓市已經出現了積極變化,要判斷最終效果如何,還需進一步觀察。目前看來,開發商拿地積極性不高,開發進度放緩,開發周期拉長,如果再頻頻出臺新的政策,將使市場預期更不清楚,影響市場供給。調控關鍵是促進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大起大落都不是目的。
中國住房:你的意思是說,在堅定執行現有政策的基礎上,也要穩定市場的供需預期,以免在“后調控時期”出現供給不足的問題?
朱中一:是的。房地產行業是有建設周期的,如果政策預期不穩定,開發商“縮量保價”的愿望會非常強烈。目前來看,除了要時刻關注市場的新變化,也要為長期的發展做考量。也就是說,調控過后,市場能否健康發展?一方面,如果現在放松調控,房價在微降之后上漲的壓力更大,勢必迎來報復性反彈。另一方面,如果不能保證充足的供給,在剛性需求客觀存在的背景下,未來一兩年同樣會發生反彈。
其實很多房企并不反對調控,只要給出一個穩定的市場預期,他們就會在現有的市場環境下進行自我調節,這樣的良性循環才是調控的目標。目前來看,恒大、綠地、萬科、保利等一些項目已開始降價促銷,我相信價格調整壓力在下半年會更大。中房協是行業協會,并非房企利益代言人,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站在行業健康發展的角度提出建議
中國住房:在向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匯報中,中房協除了提出“不放松、慎加碼”,是否還有其他相關政策建議?
朱中一:匯報中,我們還提出了其他5條政策建議:一是進一步明確地方政府責任,確保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土地供應計劃的落實。二是既要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又要創造條件開辟多融資渠道。三是在制定房產稅等相關政策時要聽取群眾意見,同時要降低流轉環節稅收,促進二手房和租賃市場發展。四是建議政府對開發建設省地節能環保型項目和推廣使用“四節一環保”產品的企業、對推行一次性裝修的企業在稅費上予以支持。建議有關部門和單位,從標準制定、技術保障等方面,鼓勵企業開發建設百年建筑。五是制定政策盡量遠近結合,保持連續性與穩定性。建議將我國城鎮住宅與房地產“十二五”發展目標列入國家的“十二五”發展規劃。
中國住房:近年來,你數次建議要制定房地產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具體都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朱中一:房地產項目一般都有2年以上的建設周期,所以保持政策的連續性與穩定性尤為重要。現在國家要制定“十二五”的發展規劃,住房政策也應該和長期的住房政策相銜接。國際上,許多國家都制定了適應本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居住水平發展目標。房地產業作為重要的民生行業和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政府應當考慮將我國城鎮住宅與房地產業“十二五”發展目標列入“十二五”發展規劃。
中房協近期組織了房地產“十二五”規劃調研,認為我國大概每年需建設商品住宅600萬套、保障房500萬套。此外,旅游地產、老年公寓等產品類型都將是未來的新興市場。未來5
10年,房地產行業將是更加成熟和理性的。
中國住房:本次傳言也被網絡進一步放大,甚至有網友質疑中房協就是房企的利益代言人,你對此怎么看?
朱中一:這樣的放大誤讀,其實我可以理解。由于當前的房地產調控正處于關鍵時期,所以一點風吹草動都容易引起較大的波瀾。而這也恰好說明,目前堅定政策不松動、穩定市場各方面預期是非常必要的。
中房協并非房企的利益代言人。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站在行業健康發展的角度提出建議,至于最終如何決策由中央通盤考量。房地產行業也需要一個健康、穩定的發展環境,大起或大落對于行業本身也沒有好處。我們不僅關注企業的良性發展,也關注居民住房問題的解決,這都是作為行業協會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