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場動蕩起伏,前半周上證指數持續大跌,指數最低下跌達到4842點,直到周三午盤后,市場才出現了明顯企穩回升的勢頭。我們認為,市場近期在5000點區域反復震蕩,表明在市場經歷較長時間單邊快速上漲后,市場短期多空分歧已較大,市場需要更長時間的震蕩整理才能向上開拓反彈空間。
上證指數上周五創下5178的本輪反彈高點,就在投資人預期本周市場很可能繼續開拓反彈空間之際,本周市場調整卻不期而至,導致市場出現較大幅度調整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本月23只新股發行申購剛結束不久,證監會又按法定程序核準了24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加上上批未發行的紅蜻蜓,本次共25只新股在本周發行。考慮到本批新股由于“巨無霸”國泰君安證券的存在,新股申購凍結資金預計將超過5萬億元,有望超過上一批,將再創新高,這無疑形成市場的較大壓力。
第二,管理層嚴格查處違規資金進入股市。如上周五,證監會重申,證券公司不得利用網站借口,為任何機構和個人開展場外配資活動,為非法證券活動提供便利,而繼證監會下發《關于加強證券公司信息系統外部接入管理的通知》后,證券業協會也于13日發布了《證券公司外部接入信息系統評估認證規范》,以此來進一步加強證券公司信息系統外部接入的風險管理,有效防范風險。近期諸多券商在管理層要求下,也都紛紛關閉與配資端口的HOMS系統;除了證監會外,北京市銀監局近期也已啟動對傘形信托和結構化信托場外配資情況的摸底工作,不排除未來銀監系統將出臺相關規范傘形信托的措施。考慮到通過傘形信托配資資金規模巨大,市場初步估算超過5000億元,這些舉措無疑打亂了這些高杠桿性質資金的運作節奏,部分資金出逃也就釀成了市場大跌。
第三,產業資本大規模減持。隨著市場除銀行股以外的板塊普遍陷入高估值狀態,如深圳A股和中小板市盈率已經分別達到76、89的歷史高位,盈利豐厚的產業資本開始大規模減持。數據顯示,僅在6月前半月,A股重要股東二級市場累計減持額已高達870.5375億元,若按簡單處理二倍計算的話,估計全月減持金額將達到1741.075億元,超過了今年3月和4月兩個月累計減持額之和,而上市公司大股東大舉套現的事例不斷,如比亞迪實際控制人王傳福減持超2565萬股,套現17億元,樂視實際控制人賈躍亭近期3天套現25億元等,這也容易動搖個股和部分板塊的上漲基礎。
盡管以上利空因素導致市場大跌,但我們認為,考慮到以下因素,市場不會陷入長期調整,市場上升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第一,穩增長的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如最近國務院會議首次指出,通過實施定向調控和各方努力,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增多:2015年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1%,比4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這也是該數值連續兩月回升,這表明穩增長政策的提振正促發企業生產活動進一步加快;5月消費增速也有所回升,由4月的10%上升至10.1%。這都意味著二季度經濟增速企穩將是大概率事件。
第二,穩增長的政策持續發力。如近期國務院會議李克強總理6月17日強調,為繼續有效應對下行壓力,部署加大重點領域有效投資,發揮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多重作用,決定進一步強化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多增加中央投資,重點投向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糧食倉儲設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城區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改造搬遷等,并以此帶動更多地方和社會投資。這無疑有利于增強經濟回升力度。
第三,近期國企改革的動作頻頻。如隨著國企改革“1+N”頂層規劃出臺的臨近,部分國企已經開始積極行動起來,如交通銀行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收到中國人民銀行通知,通知告知,交通銀行深化改革方案已經國務院批準同意。將探索引入民資、探索高管層和員工持股等,而除了交通銀行改革方案外,中行與建行很可能會是繼交通銀行之后的試點,如建行董事長王洪章6月15日透露,建行也計劃在未來引入大型民營企業入股,這都有利于提振公司股價,考慮到它們在A股市場中的權重,它們股價活躍有利于支撐市場。
第四,管理層對于合法資金入市仍積極鼓勵。如最近兩融管理辦法規定,“證券公司融資融券的金額不得超過其凈資本的4倍”,由此測算兩融規模的上限可能接近5萬億元,遠高于現有兩融2.23萬億元的規模,此外辦法還允許兩融展期、客戶違約條件放寬、調整投資者門檻等,這些靈活合理的規定都有利于兩融資金的增長。
當然更重要的還在于,前期牛市賺錢效應還會持續激勵場外資金的入市,因此,我們認為市場在5000點左右盤整一段時間后,仍會繼續延續反彈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