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球電影票房增長16億美元,其中過半來自中國市場。2015年,中國票房總收入將首超50億美元。但數據同時顯示,海外票房僅占內地電影票房6%。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電影公司正在嘗試突破。
8月15日,由米粒影業制作的動畫片《龍之谷2》將在北美及歐洲上映。據悉,這部電影已經銷售到35個國家和地區。電影節期間,米粒影業在其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未來3年,還將有12部大片沖擊全球票房市場。”不僅如此,米粒還喊出了劍指10億美元票房,同時完成10億美元衍生品銷售的口號。
雖然是一家起源于蘇州的影業公司,米粒影業將創作中心設在了美國洛杉磯。在董事長張青看來:中國電影講故事的方式和國外普遍接受的方式存在一定差異。因而,他們聘請了曾擔任《碟中諜3》、《歌舞青春》三部曲、《功夫》等大片的制片人比爾·伯頓加入公司。張青在介紹海外制作團隊時說,這“打開了米粒影業在海外的各種資源渠道。比爾為米粒招募的三大好萊塢動畫導演,將在未來三年為米粒創作5部好萊塢標準的動畫大片。對于一家初創的中國動畫企業,這是難得的與世界接軌的機會。”
新聞發布會上,米粒影業公布了《封神道》、《無敵乒乓兔》、《龍之谷:破曉奇兵》的預告片。從這些預告片來看,這幾部動畫的確在人物形象、畫面和特技水準上有別于一般的國產動畫片,風格更類似好萊塢動畫片。
在衍生品的經營思路方面,與一般電影公司賣衍生品版權不同的,米粒將自營這些衍生品。這對電影所能產生的影響力更構成考驗。
就電影市場占有率世界第一的美國來說,2014年,這部分收入高達電影總收入的70%。而在國內,電影收入的90%來自票房和植入式廣告。究其原因,或許是兩國的衍生品經營機制尚有差距。經過多年發展,好萊塢有一套成熟的電影衍生品開發機制,題材也相當多樣,有漫畫群眾基礎的超級英雄如《蝙蝠俠》、《鋼鐵俠》等,或是突發靈感的《賽車總動員》、《機器人瓦力》,相關的產品開發甚至早在電影拍攝前就已經展開。
公開數據顯示,美國電影《星球大戰》三部曲全部票房收入為18億美元,衍生品入賬卻超過45億美元。迪士尼動畫電影《獅子王》收獲票房7.8億美元,衍生品收入高達20億美元。
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張青也談到,他看好電影衍生品市場:“文化產業真正的價值還遠遠不止于票房。電影的品牌影響力,會滲透到其他行業去。”同時,他認為,兒童電影的衍生品是所有電影類型中最容易打開銷路的。張青對未來的計劃是:從童裝、玩具和游戲三個領域入手,經營這12部電影所能帶動的周邊領域。尤其是童裝領域,“這是一個比游戲產業大的多的市場。”張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