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股指期貨繼續保持強勢,期指三品種均創出歷史新高,中證500指數成功突破一萬點大關。不過,新高秀過后,市場短期也顯現一定調整壓力。
穩增長提升風險偏好
自4月30日政治局會議提到宏觀政策強調“保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綜合平衡”以來,近期穩增長政策密集加碼。粗略估算,在短短20天內,國務院先后推出了11個重磅文件;來自發改委等多部門的扶持政策也陸續出臺,涉及基建、財稅、金融等多個領域。對資本市場而言,穩增長組合拳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大的宏觀環境構成有力托底,將一步改善風險偏好,推升高風險偏好資產提升估值,利好成長股和改革轉型股,由中小市值品種構成的中證500指數將最為受益。
新入市資金偏好成長
本輪牛市自去年年中啟動以來,經歷了去年年底的藍籌股大漲與今年以成長為主的兩輪風格迥異行情。今年年初至本周四,創業板指大幅跑贏由特大型藍籌構成的上證50指數達120%。我們認為,行情風格的差異主要源于不同時期流入股市的資金投資偏好不一致所致。去年年底,在地產面臨趨勢性拐點,非標治理,信托風險暴露之后,產業資本、非標資金、地產資金等低風險偏好投資者開始配置低估值藍籌品種。在藍籌品種估值洼地填平之后,低風險偏好資金流入速度有所減緩。而在牛市賺錢效應激發下,個人投資者開始加大股市資產配置。根據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公布的數據,個人投資者證券市場銀證轉賬變動凈轉入金額在今年4月達到8888億元,高于去年12月1515億元的規模。這些新增資金更偏好博取短期的收益,風險偏好較高,傾向于追逐成長與主題投資,造成了當前以成長為主的市場風格。
套利機會多
從期現價差角度來看,IC、IH和IF強勢上行的過程中,主力期貨合約與現貨價差擴大現象比比皆是,這為期現套利交易策略提供足夠的發揮空間。從跨品種價差角度來看,具有高相關性的IH與IF價比波動率增大,投資者仍需密切關注耐心等待IH與IF價差策略機會。一般地,若IH和IF合約價比低于0.64,可擇機進行買IH賣IF的價差操作,其手數配比為5:3;反之,若IH和IF合約價比高于0.72,可擇機進行賣IH買IF的價差操作,其手數配比為10:7。關于IC與IF、IH均值回復特性較弱,建議投資者更多的關注關注中小盤股和大盤藍籌股強弱對沖策略在股指期貨跨品種策略上的應用。
短線回調不改牛市格局
技術面來看,近期市場走牛導致股指期貨三品種均出現一定升水,而今年二三季度將迎來分紅密集期,期價將因分紅而自由回落。因此不考慮基本面因素,市場也有一定的回調壓力。不過,當前在基本面利多格局下,市場將在后期運行中緩慢消化升水壓力。從一小時K線情況看,期指三品種MACD指標均出現死叉賣出信號,走勢相對偏弱的IH跌破短期均線支撐。短線來看各品種均有一定震蕩調整壓力。不過當前牛市基本面并未逆轉,近期參與小級別回調做空僅限于日內。在短期回調后,大方向仍建議以逢低做多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