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水平的泡沫化、上市公司利潤增速下滑,市場指數在經歷3月份以來的千點上漲后具有內生性的調整要求。一些主流媒體提示風險、資金面受新股發行,尤其是監管杠桿資金作用下,市場風險偏好以及資金供求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從而催化了市場暴跌。 首先,從估值來看,目前市場存在一定泡沫。全部A股市盈率為24.84,全部A股(非金融)為46.10,而創業板市盈率更是高達103.23。從估值分布來看,目前市場的泡沫則顯得更為嚴重,100倍以上的公司占比34%,與2007年的“530”前夕類似。 其次,業績不佳,市場表現與業績之間背離過大。一季度上市公司業績并不理想,整體利潤增速僅2%、近乎零增長;非金融類增速為-14%,創業板業績增速也回落至8%。但同時股市卻連創新高,與基本面大幅背離,股價向基本面回歸壓力較大。 再次,近期多家券商下調兩融可抵充證券的折算率或上調了保證金比例,機構加強風險控制主動去杠桿客觀上限制了場外資金入場速度。一些主流媒體也越來越傾向于提示股市風險,證監會[微博]通過增加新股供給都會使投資者趨于謹慎,風險偏好降低,起到抑制股市“瘋牛”的效果。 最后,3月初開始的這波上漲行情持續時間和上漲幅度都要強于去年11月份第一次降息后開啟的上漲,但時至今日上漲動能逐步消耗殆盡,技術上也有調整壓力。因此,周二、周三的下跌是多重利空合力的作用:新股發行、官媒提示風險、資金去杠桿催化了市場下跌。市場持續上漲缺乏新的動能,大漲之后的畏高情緒日益濃烈。如果指數滯漲,杠桿資金潛在收益下降,而杠桿資金成本相對較高,如果沒有豐厚的期望收益,杠桿資金短期內可能出現加速立場情形,而這將導致市場的進一步調整。 展望后市,參照牛市調整規律,預計本輪調整幅度可能在10%以上。而如果杠桿資金開始離場,調整幅度可能更大,即在10%-20%之間。 由于這次調整具有內生性,因此后市震蕩或震蕩向下概率較大,操作上可利用大跌之后出現的技術反彈機會適度控制倉位,結構偏向防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