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只股票牛市輸大盤 追補漲避套牢還需謹慎
據報道,今年以來,A股漲幅雄冠全球。據統計,今年1月1日至4月20日,滬指漲幅30.37%,深成指漲幅25.94%;創業板指漲幅64.76%,中小板指漲幅50.41%。滬深兩市漲幅超過30.37%的個股1961只,其中漲幅超過100%的達274只,漲幅超過200%的個股達55只,漲幅超過300%個股達20只;值得一提的是,兩市共有641只個股跑輸滬指漲幅,其中22只個股走出了逆市下跌行情。從行業板塊漲幅看,按照申萬一級行業計算,漲幅前十大行業漲幅均超過50%,位列前三行業分別為計算機、機械設備和紡織服裝,年內漲幅分別為83.1%、65.46%和64.25%,如果從去年7月行情啟動算起,食品飲料、采掘、有色金屬等三行業漲幅最小。
今年滬指漲了30.37%,但是有641只個股的漲幅沒有達到這個水平。這也是個需要兩面看的問題。一方面,“不幸”選中這些股票投資的股民,自然十分著急;另一方面,只要基本面沒有大問題,在牛市中伴隨著A股估值中樞的上移,或許能在不久的將來時來運轉。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市場漲幅大的股票,新進場資金不會去追高,而漲幅小的板塊和個股,有望成為新增資金關注品種,后市存在補漲的潛力。比如券商股、白酒股等滯漲類股票,也許會出現一波補漲行情。但也要注意,漲幅低的股票并非個個都值得買,那些效益實在不行、品行惡劣的公司,還是敬而遠之。
茅臺專心做好系列酒改革 主業旺盛持續高價有保障
據報道,貴州茅臺2014年年報及2015年一季報顯示,2014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15.73億元,實現凈利潤153.49億元,分別同比2013年增長2.11%和1.41%。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5.45億元,實現凈利潤43.64億元,分別同比增加14.69%和17.99%。另外,股價達250余元的貴州茅臺,擬實施每10股派送紅股1股、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3.74元(含稅)的分配方案。
和其他曇花一現的高價股相比,貴州茅臺可算是中國股市高價股的“常青藤”。而這種持續的高價,是以經久不衰的高效益為背景的。雖然凈利潤漲幅有所回落,但在高檔消費品普遍不景氣的今天,仍然極為難能可貴。從年度報告披露的情況看,貴州茅臺似乎并沒有在向電子商務轉型、跨界擴張等方面下太多的功夫,也沒有太多的資金投入,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銷售公司重組以及調整產品結構、強化茅臺系列酒品牌等方面。簡言之,主要努力都一直放在“酒”上,才把這篇文章做得好、做得精彩。另一方面,在面對投資者時,貴州茅臺舍得花錢,大筆現金分紅,每股分得4元多,這既是實力的表現,也是對股東的真誠回報,因而能夠贏得投資者的持續支持。
醫藥企業想做保健產品 “近距離”跨界或更易成功
據報道,人福醫藥高調“殺”入涼茶領域,并在業內首次公開涼茶配方。日前,長江商報記者從人福醫藥了解到,除開原有的醫藥工業、醫藥服務板塊,未來公司將布局大健康板塊,其中,涼茶板塊預計三年做到十個億。人福醫藥董事長王學海透露,目前,人福已收購湖北廣源食品,后期將開發一些功能性食品,將湖北特色食品品牌化,并通過人福實體和電商渠道推向全國。
現在,中國股市跨界擴張似乎成了最時髦的東西,有些企業更是試圖在毫不搭界的領域大跨度并購,這樣做固然能吸引媒體關注,吸引投資者的眼球,但是效果究竟如何,還很難下結論。從醫藥進入保健,跨界跨的似乎不算太大,因此也沒有太多的媒體予以報道。對于外界對人福醫藥“不務正業”的看法,公司負責人回應稱,不管是開發健康飲料還是保健食品,公司都是圍繞醫藥、健康這兩個大主題,并未偏離。這話說得有道理。相對而言,這類跨界難度不是很大,企業原有的品牌效應還可以充分發揮,至于技術和產能利用方面,更是具有“先天”優勢。由此看來,“近距離跨界”是否更應該鼓勵?投資者可以對此類跨界予以更多關注。
漢王科技股民索賠案下月開庭 有投資者虧八成
據報道,近日,就在佛山照明2000多股民索賠一案正在廣州中院和廣東高院兩級法院審理之時,漢王科技股民索賠案也將在下月開庭。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謝良律師告訴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股民訴漢王科技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一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并定于5月13日進行證據交換、5月14日正式開庭。2011年12月22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漢王科技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2013年12月21日,證監會認定漢王科技多份信披報告中未披露其與漢王信息的關聯關系和關聯交易,構成了《證券法》所述的上市公司報送的報告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違法行為。在此之后,已有53名受損投資者將漢王科技告上法庭,要求賠償損失。
本來,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這是每個股民進入股市投資前必須知道的基本道理。但是,這種風險不應該有上市公司的惡意欺騙,不該有大股東故意的誤導和誘騙。而漢王科技正是屬于這種惡劣行為。對于這種惡意欺騙,除非有很高的專業修養和對上市公司的深度了解,一般股民是很難達到這種水準的。一位廣州股民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間持有漢王科技,賬戶損失竟高達83.5%,便是一個慘痛案例。任何市場不能保證此類惡劣事件根本杜絕,但是,中國股市明目張膽的騙局實在太多,有些簡直是肆無忌憚。從宏觀環境來看,此類案情高發的重要原因還是處罰太輕。這對監管部門的監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提高懲罰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