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下一場互聯網革命:數字醫療
      2015-03-27    作者:唐昀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華為消費者BG營銷總裁余承東展示智能手環TalkBand B2。記者 謝海寧/攝

          隨著技術進步,德國病人前往醫院問診恐怕很快將成為“往事”。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坐在家里,面對一臺電視機,完成全部治療。
        眼下,德國一大批初創企業涌入醫療領域,掀起了一場數字革命。

        新應用專注于真正的醫療保健

        位于柏林、久負盛名的夫朗禾費研究所開發了一套名為MyRehab的應用系統,可以讓病人在家里進行康復訓練。整套系統包括一部特殊攝像機、一臺電視機和一條裝有多個感應器的胸帶。一個虛擬人物通過系統指導病人進行鍛煉,糾正其動作。系統還允許醫生和治療師通過互聯網視頻連接,與病人實時交流。
        MyRehab是諸多新研發的醫療應用之一,許多人相信,它們將掀起下一場互聯網革命:醫療保健數字化。繼智能手機改變了人們的交流、移動、購物方式之后,醫療將成為下一個方向。
        互聯網一眾巨頭公司如谷歌等,紛紛瞄準這一領域,開展大規模投資。美國今年預計對涉足醫療保健的初創企業投資43.8億美元。市場不再局限于一些精巧的小玩意兒,如保健腕帶、藍牙牙刷等。新應用專注于真正的醫療保健,從生孩子到治療癌癥等。
        眼下,德國許多公司正利用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尤其是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推動數字化醫療的進步。智能手機上已有數以千計的健康保健相關應用。比如,有的用于測量血壓,有的分析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有的可以檢測孤獨癥……一款名叫“線索”的應用聲稱能預測女性下一個排卵期,以便進行生育安排。還有一款應用聲稱能通過掃描照片發現一種罕見的眼癌征兆。
        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將改變醫患關系
        在線醫療的新時代正在到來,將為醫生和病人帶來諸多便利,但同時也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倫理問題:一旦出事,誰來負責?數字化服務將使治療變得更加透明,還是讓病人陷入數據海洋從而更加困惑?而眼下最迫切的問題恐怕是:在線服務費用由病人支付,還是納入保險體系,由保險公司全部或部分承擔?
        但有一點是明確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將改變醫生和患者之間的傳統關系。
        以皮膚檢測應用Klara為例,病人用智能手機拍攝兩張皮疹或肝斑照片,上傳后回答若干問題。兩天之內,病人將收到回復,醫生會給出一個臨時診斷,嚴重的話,比如懷疑患有皮膚癌,則要求病人在兩周之內找專科醫生復診。這款應用售價29歐元,已被下載13.5萬次。
        Klara的研發者西蒙·波爾茨說,公司已成功為98%的照片做出診斷。他相信,公司未來很大一部分收入將來自德國境外。目前,來自海外的問診圖片大約占20%。至今,保險公司尚未為Klara用戶提供補償。
        當被問及是否有一天運算法則將取代醫生問診時,波爾茨表示無法預測。但他相信,很快,醫生就可以在家里利用平板電腦對病人進行遠程診斷了。
        至于倫理問題,根據目前的職業指引規定,醫生不能純粹通過“打印材料或社交媒體”進行診斷,也就是說,虛擬診斷不能替代當面診斷。對此,Klara采用“醫療意見”這樣意義模糊的表述來規避可能引起的麻煩。
        弗蘭茲-約瑟夫·巴特曼是德國北部城市弗倫斯堡“醫生總會”的一名外科醫生,他認為現階段采取措施制止技術公司提供虛擬問診服務完全沒有必要。周圍有那么多優秀的醫生,相信很少有人會“放棄當面問診而選擇智能手機”。

        新一代患者已經出現

        也許,巴特曼過于樂觀了。事實上,新一代患者已經出現。他們在博客中討論疑難病癥,將X光片上傳到Instagram社交網站,在“臉譜”上組建醫療討論群等,這些早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而且,大量醫生在調查中表示,他們曾通過網絡查找特定病例資料,從而避免了誤診。
        為了適應新型問診關系,一些初創企業致力于為醫生打造舒適的網絡辦公室,位于呂貝克的Patientus便是這樣一家企業。它開發的應用軟件有點類似Skype,但功能要強大得多。創始人尼古拉斯·舒爾威茨原打算當一名醫生,但最終就職于一家醫療保險公司。他驚訝地發現市場上竟然沒有一個專門的醫療保健視頻會議系統,于是于2011年開始研發。
        舒爾威茨說,醫務人員每月支付100歐元,即可利用公司平臺進行網絡問診,這對于吸收新病人非常有效。“當然,你也可以拿起話筒為病人提供咨詢,但能看到彼此顯然感覺很不一樣。”Patientus平臺搭建的虛擬問診空間相當逼真,甚至有候診室,病人在咨詢之前必須在此等候。平臺還為病人提供體檢服務,病人可以不必車馬勞頓,醫生也能隨時隨地辦公。
        柏林一家初創企業正在研發一款新應用,試圖打造一個虛擬私人醫生,能一天24小時提供服務。如果這一模式受歡迎,那么運算法則將很快替代醫生問診,至少是部分替代。

        未來優良的醫療服務將攜手互聯網

        在醫藥領域,進行大量數據分析并非什么新鮮事。IBM超級計算機“沃森”能在3秒鐘內搜索2億頁學術論文,為某個特殊病例尋找所需信息。“由于計算機的超強能力,在不久的將來,它將只為真正有需求的患者提供治療方案,其他人則不必忍受侵入性治療所產生的強烈副作用,”“醫生總會”的巴特曼說。
        但是,智能手機持續收集有關數據真的能讓病人更加健康嗎?弗倫斯堡大學醫生喬瓦尼·馬約對此表示懷疑。他說,隨機獲取的數據常常作用有限,“一名優秀的醫生只收集少量但正確的數據”。
        誠然,從醫學角度來說,那些統計行走步數、測量心跳、監測卡路里燃燒量的健身腕帶和智能手表等確實沒有多大意義,但今天的智能手機,功能已今非昔比,而且價格合理。它們能監測血糖水平,加一枚小小芯片可以充當脈搏血氧計,加一個火柴盒大小的附件可以測心電圖。
        “任何心臟病患者都會非常小心哪怕最微小的心臟不適,但你不希望總是叫救護車,”新創企業Cardiogo創始人、心臟病專家延斯·貝爾曼說。而支付1975歐元年費成為Cardiogo會員后,患者可以得到一款迷你心臟測試儀,小得足以揣進褲兜。這樣,無論你身處何地,都可以隨時做心臟檢測,并即時把結果傳給心臟病醫生。
        醫生接到患者發來的心電圖后,可以迅速調閱其醫療記錄做出分析判斷。如有必要,還可將病人資料提供給現場醫務人員。會員每年享有兩次免費呼叫服務,之后每次服務收取95歐元。
        薩那公司旗下有幾十家連鎖醫院,遍布德國全境。董事會成員馬庫斯·穆舍尼希被視為德國醫療初創企業界的思想領袖,曾建立聯合會支持數字技術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應用。他說:“我毫不懷疑,未來優良的醫療服務將攜手互聯網。”在線服務更為便宜,且覆蓋面更廣。他強調,令數字醫療勢不可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病人需要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普惠金融借互聯網軌道全面提速
      · 再投互聯網公司 報喜鳥欲全面互聯網化
      · 康美藥業布局醫藥“互聯網+”再下一城
      · O2O閉環“做實”互聯網經濟
      · 互聯網金融規范政策出臺在即
       
      頻道精選:
      · 【思想】環評機構“摘帽”后能否實現獨立 2013-06-14
      · 【讀書】當前經濟形勢的六大前沿問題 2015-03-17
      ·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博鰲論壇共繪亞洲融合新未來 2015-03-27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线人动作大片 |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 自拍偷拍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 | 婷婷丁香五月深爱憿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