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偏股型基金迎來拐點
      今年12只新品募集超215億
      2015-02-12    作者:付剛    來源:中證網
      分享到:
      【字號

        “任性!”新年伊始,新基金發行的強勢,彰顯出各家基金公司都在調整戰略,放大風險偏好。
        記者調查獲悉,高頻率、快速完成、迅速布局的“搶灘登陸”模式正成為基金行業新產品的發行策略。據記者統計,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截至2月10日),偏股型基金新募集金額達到1244.48億元。偏股型基金再迎來拐點,并成為A股市場重要的新增資金。
        國泰基金副總經理周向勇2月初告訴記者,隨著股市回暖,不論是基金公司還是投資者,對風險和收益都相對較低的貨幣市場基金的興趣均在逐漸消退,“偏股型基金募集的‘任性’將成為今年的常態。”

        快速募集搶占“制高點”

        本報記者根據各家基金公司的發行數據不完全統計,今年2月(2月1日—10日),已經成立18只新基金(未考慮基金分級因素),共募資248.32億元;其中12只是偏股型基金,募集215.86億元,平均每只基金募資額達到17.99億元。無論發行只數(占比66.67%)還是募資額(占比86.93%),偏股型都成為基金公司發行的絕對主力。
        本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盡管市場頻繁震蕩,但牛市預期之下,新基金已快速接棒去年11月開啟的發行熱浪步入擴容潮。
        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43家基金公司發行了63只新基金,數量超過了當月新股數量。最終在1月新成立基金達到35只,同比去年同期的22只增幅達45%。
        不僅數量顯著擴大,新基金發行一改以往動輒延長發行期的情況,頻頻出現縮短發行期或提前結束募集的“短平快”現象。
        按以往新基金正常發行期一個月來計算,數據顯示,今年已完成募集的53只新基金中,竟沒有一只新基金的發行期達到一個月,平均募集時間為15.14天,其中有12只新基金提前結束募集,甚至有4只新基金在一天之內就結束發行。從歷史數據看,如此之多的新基金提前結束募集的情況比較少見,市場熱度可見一斑。
        從單只基金規模來看,今年以來有8只產品首次募資超20億元,其中1月15日成立的中歐明睿新起點規模最大,達49.77億元,中歐基金總規模隨之大幅躍升。此外,工銀國企改革、易方達滬深300非銀行ETF聯接基金、招商醫藥健康等偏股基金的成立規模也較大,募資規模分別達到35.62億元、34.05億元和28.67億元。
        偏股型新基金的“任性”狀態正在改變行業規模排名,這讓一些長期保持新產品發行低頻率的基金公司也坐不住了。據記者了解,今年多家基金公司計劃發行新產品數量將遠超往年。
        一家上海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不同于往年新基金計劃只有一兩只的狀況,今年將會有超過10只新基金的發行計劃,一季度就完成3只。
        他指出,目前基金行業基本是“牛市”思維,隨著財務狀況的好轉和牛市暖風陣陣襲來,公司的經營戰略也開始調整,在產品布局、產品投資領域、杠桿使用乃至費用支出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地放大了風險偏好。
        一位北京基金公司的總經理也向記者透露,加大發行頻率、快速完成發行正成為基金行業的發行策略,這背后,是基金業對牛市信心的不斷增強,多數公司目前顧慮的不是“高位建倉”,而是“錯過良機”。他坦言,事實上,在此輪牛市中,基金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并未引領市場發展,基金快速完成募集,有利于新基金搶占牛市的“制高點”。

        機會來自新邏輯新變化

        此輪偏股型基金募集潮中,主題基金如雨后春筍般發行,從去年11月發行的新基金名單中,記者發現,聚焦國企改革、“一帶一路”等創新主題的產品越來越多,比如涉及國企改革的主題基金就有8只。此外,華安基金旗下的物聯網主題基金,前海開源中證大農業指數基金也屬于目前較為稀少的主題特色產品。基金產品的主題也代表了基金對于未來一年的布局。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師張憶東向記者指出,今年的機會來自于新的邏輯、新的變化,這個“新”并不只是新興產業,國企改革和成本改善就是一個新變化。
        新華基金副總經理王衛東則表示,這輪行情引起全社會關注可能才兩三個月,但實際上漲可以從2012年底算起,上漲時間已經超過兩年,股價也早已是輕舟已過萬重山。“2013年至2014年,我們把好摘的果子摘得差不多了,2015年的難度可想而知。”
        王衛東認為,隨著以市場化為導向的改革的大力推進,將釋放改革紅利,進一步提升國企效率,給民營企業打開更大的發展空間,大幅提高企業盈利能力,支持股市長期上漲。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大力普及,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將加快融合,為市場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從投資者角度看,房地產向下的歷史拐點已經形成,實體經濟對資金的需求嚴重下降,能夠容納大資金的地方只有股市,“股市之所以有機會是因為其他行業都沒機會。未來有更多的資金等待入市,A股市場的估值洼地仍有機會。”
        銀華基金投資總監王華指出,當前一個主要矛盾是很多投資主題被市場廣泛認同,預期較滿。因此今年的一個核心問題是以什么樣的價格參與這些主題。
        王華認為,中小市值股票整體的相對估值回到歷史均值水平。這意味著大、小市值股票并未具備顯著的低估優勢,但成長股進入到可以觀察買點的階段,預計今年的市場風格將相對均衡。在他看來,與歷史經驗不同,新一輪A股市場重估周期可能并不是以“經濟復蘇”為主線逐步展開,而是將以“改革和開放”為驅動力。
        泰信中小盤股票型基金經理柳菁表示,2015年的投資機會將主要集中于政府在經濟中亟待解決的幾個主要問題,如“一帶一路”戰略所涉及的建筑建材、港口、機械、高鐵、核電等相關板塊;其次,國企改革在2015年將會有實質性的動作,預計傳統行業中的央企和地方國企機會更大。她同時對成長股中環保、互聯網金融、新材料、新技術和新能源等行業中長期看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偏股型基金爆發 "賺錢效應"凸顯
      · 5月創業板短期維持強勢 多只偏股型基金扭虧
      · 偏股型基金新發難抵贖回 市場進入存量玩法模式
      · 股票基金倉位接近天花板 偏股型基金重獲青睞
      · 過去五年偏股型基金僅三只正收益
       
      頻道精選:
      · 【思想】“紅包大戰”狂歡 請留一份清醒 2013-06-14
      · 【讀書】對傳統貨幣定義的顛覆 2015-02-11
      ·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P2P平臺自擔保暗藏金融風險 2015-02-12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自拍视频在线看伦 |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中文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视频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一级 | 久久免费视频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