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場在權重板塊集體走弱拖累下,調整成為主基調。IF加權指數在基本回補1月19日的跳空缺口后,再次出現調頭向下趨勢。近期,由于黑天鵝事件頻現,不利因素逐步增多,市場此前的樂觀預期逐漸向不利的現實低頭,指數逐步由前期的快牛進入慢牛階段。
資本外流預期加大
近期,由于全球多家央行紛紛采取寬松手段,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分道揚鑣,美元指數持續走高,人民幣兌美元短期出現快速貶值。本周一及周三,人民幣兌美元一度接近2%的跌停線;周一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現匯報收于6.2556,創2014年5月1日以來最低。近期連續幾日的跌幅也創2008 年12 月以來最大。由于全球投資者對美元資產的偏好升溫,市場熱錢外流預期強烈。而股市作為流動性較好的資產,自然受到較大的資金外流壓力,而經過近幾個月的大幅上漲后,大機構在藍籌股上盈利頗豐,加劇了調整的壓力。
此外,雖然人民幣兌美元出現貶值,但由于歐元、加元及一些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更甚,若以一籃子貨幣衡量,人民幣目前的實際有效匯率仍在上升。從我國外貿出口國別情況看,扣除對美出口后,對其他國家或地區出口比重超過80%。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上升將抑制我國外貿出口競爭力,也不利于后期宏觀預期的穩定。
監管持續加強
自本月中旬監管層加大力度監管兩融業務以來,杠桿投資者的熱情在短暫受挫后重新恢復。截至周三,兩市融資融券余額為11343.81億元,再創歷史新高。但是,近期監管層在各個層面加強風險管控的動作仍在持續,周三出現的對剩余46家公司融資類業務開展現場檢查、銀行收緊傘形信托等消息,也是前期監管邏輯的延續。以牛市為背景,我們預計后期監管層將繼續系統性提升監管執行力度。雖然預計證監會在此過程中將更加注意與市場溝通,投資者對此也將更加理性應對,但短期市場風險偏好仍將受到限制。
央行緊平衡
今年,市場對央行貨幣政策寬松預期整體偏樂觀,不過從實際情況看,央行近期操作思路延續了緊平衡的思路。截至到本周三,1月份央行共投放包括500億再貸款、2695億續作MLF、500億新增MLF、逆回購1050億及國庫現金定存500億。但去年同期,央行通過逆回購和國庫定存釋放6150億,SLF釋放2900億,且新增外匯占款達4374億,資金投放量小于去年同期。雖然考慮到今年春節與去年月份錯開因素,但近期由于人民幣兌美元貶值預期濃烈,外匯占款下降仍是大概率事件,央行力度溫和地投放并不能給資金面提供更多支持。相反,MLF等定向手段的采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降準的可能性,加劇了存量資金博弈的局面。
綜合來看,前期支撐期指強勢的改革等因素難以抵擋邊際上越來越強的不利消息,市場增量資金入市的腳步逐步放緩,短期更多顯示出存量資金主導的特征。因此,在驅動增量資金入市的條件并不具備的情況下,短期存量博弈將制約期指的上行空間,近期投資者宜采用震蕩偏空的操作思路。從技術面來看,上證綜指在逼近2009年的高點3478點附近時,也面臨較大的心理壓力。此外,前期大漲后,主要技術指標持續背離,期間并未出現充分調整,此次借助基本面的不利消息,短期調整也有望夯實中長期牛市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