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雙軌制”正式廢除,機關事業單位要建立職業年金制度成為新要求,而保險公司有望成為最大受益者。相關機構初步預計,職業年金市場每年將有超過1000億元左右的新增繳費規模。 根據養老保險并軌計劃,職業年金在機關事業單位實施,資金來源由兩部分構成,即單位按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兩部分資金構成的職業年金基金都實行個人賬戶管理。職業年金制度很好地體現了政府、企業、個人三方共擔養老責任的路徑選擇,旨在為“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的構建打下堅實基礎。 從現有企業年金管理模式來看,其投資管理人可以是保險公司、銀行、信托公司、證券公司等,因此職業年金的設立和運作很可能參照現有企業年金模式進行。 未來職業年金的市場規模有多大呢?從人員數量來看,目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共計約4000萬人,遠多于企業年金制度積累至今的2210萬人。 平安證券預計,由于職業年金的建立具有剛性,因此全國職業年金的參與率能在70%以上,如果按照70%計算,全國參與職業年金的人員可達2800萬。按照目前全國機關和事業單位每月平均工資3000元計算,單位和個人每月繳費比例合計12%,產生的繳費收入為360元,以此推算每年職業年金的繳費規模超過1000億元。 事實上,養老保險并軌一直被看作是保險公司發展的重大機遇。從此前年金的投資管理情況來看,保險、基金、證券公司等均持有牌照,機會平等,但肉搏戰難免,而保險公司更有優勢。 從投資管理情況來看,截至2014年三季度,20家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的組合數為2689個,平安養老險、太平養老險、泰康資管、中國人保資管、長江養老險和中國人壽養老險等組合數為1594個,占比近六成。從組合資產凈值來看,總金額為6855.99億元,而保險機構為3341億元,占比48.73%。 從受托管理的企業年金情況來看,截至2014年三季度,養老保險公司受托管理的企業年金的企業數、職工數、基金資產市場占比分別為89.9%、73.3%、69.2%,遠高于銀行業和信托業的總和。 從投資收益情況來看,投資收益率呈向好趨勢。2014年三季度的加權平均收益率為2.46%,2014年以來累計收益率為6.01%。而2013年三季度的加權平均收益率為1.34%,2013年以來累計收益率為3.69%。此外,養老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大多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專家認為,養老保險并軌之后,職業年金配套細則成為市場關注的下一個焦點。由于職業年金涉及多個部門和不同市場主體,配套政策以及協調機制成為制度實行的關鍵。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養老保險公司要發揮其專業化、市場化投資管理年金的優勢,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在職業年金試點初期,設計簡潔高效的集中型管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