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有趣……倫敦考文特花園(Covent Garden)里的樂高圣誕老人。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當代藝術和圣誕節根本就不能和睦相處。當代藝術最沒有圣誕氣氛。抽象派畫家崇尚簡單,而圣誕節追求魔幻,兩者完全不匹配。
有誰想在圣誕節看酷酷的抽象概念藝術?反正我不想。我寧愿去看樂高的圣誕節馴鹿。在考文特花園有圣誕老人和雪橇隊展示,我覺得圣誕就應該有這樣的裝飾。雖然媚俗,但很歡快。圣誕節的時候,我們要把好品味擱在一邊,應該有夢幻的彩燈、裝飾彩帶和溫熱的紅酒,而不是“令人不安”或“發人深省”的現代藝術。
每年,美術館都試圖將圣誕和抽象藝術結合在一起,效果往往很奇怪。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剛剛揭曉了今年的圣誕裝飾樹。英國泰特美術館(Tate
Britain)展示了近年來藝術家們設計的一些圣誕樹,之前就料到這些樹會引起爭議。2009年,塔奇迪·迪恩(Tacita
Dean)設計了一棵圣誕樹,上面的蠟燭每晚都會逐漸燃盡熄滅。這叫人想起時光消逝,人生苦短。圣誕氣氛應該如此么?
圣誕絕不是展示現代藝術的時候,這是老的藝術家蓬勃的時機。無論室內還是室外,我們在冬季樂園中,欣賞荷蘭藝術家的冰展,布魯蓋爾(Bruegel)的冰雪奇觀和豐富多彩的藝術史交融在一起,節日氣氛濃厚,天馬行空。
當代的藝術太嚴肅,近乎有了夸耀的意味,根本不符合圣誕節的內涵。圣誕期間,現代藝術顯得異常脆弱。這一季燈火在往日的藝術中找到了共鳴。窮富對比,悲憫和殘忍的對比,所有這些圣誕悖論,他的慷慨和偽善,都在布魯蓋爾的“麥琪的崇拜”(Adoration
of the
Magi)中得到了體現。
當然,這只是一個十二月份的節日。到了一月,現實又將卷土重來。誕生的景象會被放到一邊,燈光滅了又亮。我又將吃著白果餡餅,欣賞著布魯蓋爾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