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套發行價為0.22元的1956年版《潘必正與陳妙常》拍出5.1萬元高價,關山月《蝦球傳——山長水遠》原稿,更是以3920萬元成交……近年來,拍賣價動輒達發行價上萬倍的連環畫逐漸成為收藏新寵,面對蜂擁而至的“淘金者”,業內人士建議,連環畫收藏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盲目出手很可能得不償失。
吳寧在寧夏銀川市西塔古玩市場經營古玩字畫已將近10年,在他眼里連環畫收藏一直不溫不火,但隨著近年來拍賣價屢創新高,一些藏家開始涌入這一領域。“紀念幣、郵票等傳統熱門這些年有些冷清,連環畫收藏異軍突起,來問來買的人日益增多,逐漸有領跑收藏市場之勢。”吳寧說,連環畫作為收藏界的生力軍,其發展前景不容小覷。
連環畫有何收藏價值?“連環畫和現在的漫畫書相近,但動漫是產業,大多由團隊運作,而早期具有收藏價值的連環畫大多是畫家自己創作。”有25年連環畫收藏經驗的哈玉國說,本來只是普通讀物的連環畫,由于人們的懷舊情結,再加上隨著時代變遷存量和市場流通量減少,導致其具有可收藏性,藏友們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也造就了連環畫的巨大升值空間。但并非所有的連環畫都有收藏價值。吳樂、哈玉國介紹說,“物以稀為貴”,連環畫藏品也是如此,因此名家精品連環畫的收藏價值更高,除此之外,即便是同一種連環畫,由于品相、版本不同,價格也會出現懸殊。此外,面對逐漸走高的連環畫價格,一些贗品也隨之而生。對此,哈玉國認為要從顏色、紙張等方面分辨真偽。“盜版連環畫顏色過于鮮艷,而且贗品很難找到以前的舊紙張印刷,因此,從紙張和字體入手也能辨別真偽。”哈玉國說,“老物件”的顏色有些發黃,有一種歷史滄桑感在內,但由于其中魚龍混雜,沒有一定知識儲備的藏友需謹慎出手,以免遭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