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圖片 |
美國XCOR宇航公司已經向中國推出了太空游,目前中國大陸已售出32張船票。買票的人都是誰?他們為什么要去太空旅行?
10萬美元一張船票
一個瓢潑大雨的夜晚,北京某健身房內,佟京京汗流浹背地與拳擊教練對打。幾次被撂倒后,她躲在柱子后大哭,淚水和汗水混在一起。
這位41歲的銀行高級客戶經理,拼命讓自己承受撞擊,全因她在5個月前瞞著父母,花10萬美元,買了一張船票,一張去太空的船票。
一切始于她想攬的一單生意。
佟京京為資產在10億元以上的客戶做理財、私人訂制旅游等服務。開發了南北極旅游服務后,她開始尋找還有什么地方能引起客戶興趣。偶然間,她發現了太空旅行。
美國XCOR宇航公司于2013年底向中國推出太空游。該公司針對私人游客研發的“山貓(Lynx)”號太空飛船,預計最早在2015年開始商業飛行。
XCOR中國區總代理、探索旅行公司副總裁杜希勇說,目前向中國游客出售的太空船票分兩種:2015年出發,飛行高度60公里,票價9.5萬美元;以及2016年出發,飛行高度103公里,票價10萬美元。
100公里的高度被業界公認為是地球大氣層與太空的界限。
“山貓”號每次搭載一名宇航員和一名乘客,乘客也將穿上宇航服,全程飛行時間1個多小時,而在100公里高的太空中經行五六分鐘。飛船將從美國莫哈維航天發射中心,或加勒比海的庫拉索島發射場出發。目前,“山貓”號還在試飛階段。
起初,佟京京并沒有想到會游歷太空。她只是陪一位資產可觀的女客戶去咨詢。女客戶問得非常仔細,包括太空旅行對身體有什么影響,有什么保險、服務等。
聽了幾次講解后,女客戶沒有報名,佟京京卻報了名,成為中國第一位報名游太空的女性。
一次絕妙的人生體驗
“40歲出頭去趟太空,會是人生一次絕妙的體驗。”至今單身的佟京京說,她去過南北極、西藏,參加過《非誠勿擾》,也期待結婚生子體驗。
“很多人對太空旅行還抱觀望態度。但我知道輪到中國游客,已經排到幾百名之后了,有那么多人在前面都飛過,安全不用擔心。”佟京京說,“等我回來,我身后有一批中國富豪會等著報名。”
事實上,已有不少大膽的有錢人這樣做了。杜希勇說,目前中國大陸已售出32張船票,約占XCOR在全世界已售出船票總數的十分之一。已經獲得船票的人中包括藝人鄧紫棋和韓庚。“總的來說,以企業家、男性為主,年齡基本上在30至45歲之間。”
“我們原以為中國人比較保守,而太空旅行更適合有冒險精神的人。沒想到中國市場的反應比預期好得多。”杜希勇說。
“這與中國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掀起的太空熱有關。”他非常看好中國未來的太空游市場。
買了船票的還有一個叫盛天行的中國男人。
在浙江紹興一個小縣城長大的盛天行,從小就對太空充滿興趣。上中學時,他將自己的名字直譯成英文:Skywalker。他喜歡讀霍金的《時間簡史》,還曾買了30本《時間簡史》送給朋友,但他們“好像不太喜歡”。
盛天行不愿循規蹈矩,辭去銀行的舒適工作,自己開辦了公司,最近在開發一種時尚快捷的茶產品。
去太空是盛天行的夢想,但他一直認為這個夢想這輩子都無法實現。
他在網上看到新聞,淘寶旅行將拍賣太空游的船票,他激動不已。“就好像我等這個機會很久了,突然間被我發現了。”
盛天行在第一時間買了張船票。妻子和母親為他的安全擔憂,很多朋友說,不值。但他12歲的兒子說,很牛!
盛天行認為,很劃算。“這是無法用錢衡量的。在那樣的高度看一眼我們所在的藍色星球,這與在電影中看,借助衛星照片看,是完全不一樣的。”
風險與投資
盛天行對太空飛船的技術一竅不通。他說,只能相信美國的那家宇航公司。“安全技術問題不是我能考慮的。我所考慮的就是如何享受我的失重,享受看到地球弧線的那一刻。”
相比之下,從事金融風險控制工作的佟京京對安全有仔細的考量。
她的父親曾在生產航天器零部件的工廠工作了30年。她并不清楚父親設計生產的零部件用在哪些航天器上了,只知道父親一生做過很多閥門。
受父親影響,佟京京本科就讀于北航的金融專業。憑借著大學里學習的航天基礎知識,她判斷美國這家宇航公司的安全技術是可靠的。為了不讓老人擔心,她選擇暫時不將這次太空旅行告訴父母。
盡管出售飛船票的宇航公司說,沒有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和癲癇的健康成年人都可以參加太空旅行,佟京京還是加強了鍛煉。
當得知太空旅行中最難過的不是失重,而是返回時身體要承受4個G的重力,她開始練習拳擊,以提高身體的承受能力。她還報名去俄羅斯參加失重訓練,并計劃學習駕駛飛機。
當然,她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真的出現意外,在太空死亡的風險我能夠承受。”
近期,媒體還報道了另一項更瘋狂的、有去無回的太空探險——由一家荷蘭機構發起的“火星一號”計劃。該計劃在全球遴選兩男兩女,于2024年飛往火星。
不少專業人士認為,該計劃不可能實現。然而,組織方稱,全球已經有20萬人報名,其中6%來自中國。組織方向每位報名者收取數美元的報名費。
佟京京說:“如果讓我選擇死亡的方式,到火星上死亡是件很幸福的事。”
科幻作家劉慈欣說:“對新世界的向往和開拓的欲望,是人類生命的本質,它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血液當中。”
無論這次太空之旅能否順利成行,佟京京看好在中國開發太空產業。她準備對3個90后男孩創辦的中國第一家私人火箭公司投資,進軍私營航天這片中國未開發的處女地。
“我們現在只能乘美國的飛船去太空旅行。我希望中國人將來能坐自己的航天器去太空旅游。”
佟京京和朋友講述她的太空旅行計劃,他們紛紛問,你還回來嗎?你不怕死嗎?而一位朋友8歲的孩子卻說:“媽媽,我也要去。”
“我相信,對于下一代,太空游將是一次平常的旅行。”佟京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