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伊斯坦布爾第一晚,我們就被騙了。飛機降落在阿塔圖克(Ataturk)國際機場之后,我們考慮待會兒怎么去旅館。機場出口有熱情的旅行中介,小伙子開朗熱情,嚴厲批評了門口的黃色出租車不靠譜,然后給我們推薦一輛出租車,臨走時,還給我一張名片,說要吃正宗土耳其菜,就去這家,報上他的名字就打折。這種熱情,讓我感到親切,驅(qū)走了這么多年在英國感受到的人與人之間禮貌的距離感。 到了酒店一問前臺,原來坐黃色出租車也就20多鎊,小伙子推薦的出租車要了我們40鎊。就這樣,我忘了小伙子的名字,也不去那家餐館了,狠狠地記住了阿塔圖克這個機場的名字。后來我看到聽到越來越多“阿塔圖克”,于是好奇這個詞到底什么意思。 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土耳其之父”的意思。阿塔(ata)就是父親的意思,圖克(turk)就是土耳其。土耳其之父就是土耳其共和國創(chuàng)立者穆斯塔法·凱末爾的尊稱。我問當?shù)厝耍⑺䦂D克什么意思,當?shù)厝私忉屍饋硗且荒樉匆饣蛘邍烂C,我就喜歡看那股子尊敬。一天晚上,在一家家庭旅館里,和土耳其老板聊天,他是一個見過世面的年輕人,30出頭,在加拿大生活過,女朋友是一位香港人,幫他打理旅館。說起凱末爾,也是尊稱“阿塔圖克”,一臉的敬意。最近當選的總統(tǒng)埃爾多安,人們對他的評價之高,就是討論他是否能夠在歷史上與阿塔圖克比肩。在Lonely
Planet旅行手冊上面,還特地說明不要在土耳其批評阿塔圖克,否則你很可能會被抓起來。 感謝早年的歷史教育所賜,我對于凱末爾的故事也是深深著迷,尤其是他敢于改革土耳其的文字系統(tǒng),把阿拉伯文字系統(tǒng),變成了今天的拉丁字母。對凱末爾的癡迷,隨著在英國生活而日益加深。在英國,你會突然意識到伊斯蘭世界和中東的重要性。尤其是最近,斬首美國記者的吉哈德戰(zhàn)士說著倫敦口音的英語,就在9月1日,英國提高安全警戒水平,世俗化的不列顛居然成為伊斯蘭吉哈德戰(zhàn)士的溫床,你不僅會問為什么。 這個問題是我想去看看土耳其的原因。它號稱穆斯林國家,卻包含著無處不在的世俗精神。伊斯坦布爾在旅游宣傳上,喜歡強調(diào)歷史和文化,但給給我印象卻是滿大街都是胖乎乎肉嘟嘟賣烤肉的大叔。距離索非亞教堂不遠的小飯館,一道菜的錢,超過伊斯坦布爾居民區(qū)一頓飯。擺地攤的店家熱情地招呼你,進來拍一張照,然后就設法讓你留在里面買點什么。看價格時,我真想斥責他們,你們的宗教感哪里去了? 在土耳其,關于世俗和宗教,我也沒有得到答案,反而更加好奇這個國家的未來。在即將從土耳其回來的那幾天,我開始看帕穆克的《純真博物館》。這本書寫得不錯,記錄一個男人關于偷情的內(nèi)省與回憶,在書中也看到了阿塔圖克的名字和影響,但是我又隱隱感覺他是寫給某一類土耳其人看的,這些人在社交上陽光,內(nèi)心里自我,可能還不怎么吃土耳其菜,不留大胡子,下巴刮得鐵青,住在伊斯坦布爾的中產(chǎn)階級區(qū)里,談論世界上的事情,就像今天中國賣進口地板、牙膏、洗發(fā)水廣告里的那類中國男人。阿塔圖克一個世紀前的改革,是為今天這些人預備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