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那些叫人害怕的“人性化”體驗
      2014-08-27    作者:婁曉晶    來源:第一財經周刊
      分享到:
      【字號
          咱有事兒說事兒,請不要一副好像跟我很熟的樣子。 回頭看看國內,不斷延伸自己產品線的韓寒老師也懂哦,比如他為了賣電影曬了曬小野,但其實最終也不會把女兒嫁給國民女婿中的任何一個—一切都只是宣傳,都只是短暫,因為你們都太平凡。
        時光久遠,大概我們都已經淡忘了在淘寶網上第一次被人溫柔地招呼“親,包郵哦”的不適,不過人的接受能力實在是蠻強的,現在“親”這個詞早已流俗,不再生猛,因為實在是不覺得親了——誰都能這么叫,誰也都能這么被叫,大家都毫無壓力。
        你可以回顧自己的一天:早晨通勤的路上你刷刷微博,每個公眾賬號都在搜羅點藍天白云的圖片跟你打招呼說“早安,晨之美!”;打開郵箱呢,就看到夾雜著“攜手”和“打造”之類的擬人動詞的郵件,在末尾還溫馨地問候你“祝你擁有美好的一天”;午飯時段你去拆個快遞,快遞單上印著特別提示“這是一位對我們非常重要的顧客”,打開包裹還有店主手書的感謝信……等到一天結束,還會有App們提醒你,“主人,你已經三天不理我了。再這樣,我要自行毀滅了。”
        這種所謂人性化的潮流,企圖就是讓你感覺到在所有的Organization的背后都有一個人,無論它是客服代表小敏還是一個擬人化的人格。這也許是為了以此對抗這個工具爆炸的冰冷世界的一種努力?
        而一旦溫情泛濫,事情就可能走向各種奇特的方向,比如笨拙。好多年前,國內零售業剛剛時興“跟隨式”服務的時候,很多人想必也覺得渾身不舒服——到底是防賊還是想讓我因為被你殷勤服務而不好意思不消費?其實所有消費者的心思恐怕都一樣:有需要我自然會提出,否則請不要一直跟著我。
        一般來說,笨拙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解決你的問題,而這時客服小姐無論如何溫柔地補充說“請問還有什么可以幫您嗎”都依然令人心碎。因為哪怕最遲鈍的消費者也能看出虛偽,而所有標榜人性化的服務里,更多的“將心比心”只能讓人看出員工被KPI逼迫的那一面,這時與其說是溫情,不如說是同情。
        另一種笨拙是說話照本宣科。打過銀行客服電話的讀者一定會情同此心。哪怕你問的問題跟他們客服手冊上的答案牛頭不對馬嘴,電話那頭普通話水平尚有待提高的年輕男孩女孩們仍然會像機器人一樣將之暢讀一遍——態度不可謂不好,但客服效果么,不過是個零。在這種時刻,所有的人性化附加其實都是一種對時間的侵占,連一個字都不想多聽了。就像房地產中介老師們所說,如果你不需要我打電話,怎么對我最好呢?別說什么“謝謝,不用了”,直接掛掉節省時間就最好啦,不要再多搞些沉沒成本了哦。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露西?凱拉韋倒是寫過另一種案例。一位婦女在超市森寶利的停車場發Tweet,說正在睡覺的寶寶令她脫不開身,而她又很想喝杯咖啡。森寶利的社交網絡團隊查明了她的位置,讓人為她送去了咖啡。“這又是一個溫馨的故事。只是假如我們全都在停車場索要免費咖啡,我們就喝不到這樣的咖啡了。因為企業的首要目標并不是通過送東西在Twitter上和人交朋友,而是出售商品。”
        回頭看看國內,不斷延伸自己產品線的韓寒老師也懂哦,比如他為了賣電影曬了曬小野,但其實最終也不會把女兒嫁給國民女婿中的任何一個—一切都只是宣傳,都只是短暫,因為你們都太平凡。
        
        在用戶體驗界,溫情也是有點兒泛濫啦
        
        01 顫抖的App
        
        App們流行走擬人化路線也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難道是從iOS關閉程序時App圖標們抖動的小模樣上得到的啟發嗎?不過人家蘋果都意識到這個過于人性化的問題了啊,現在關閉程序只要動動手指“唰!唰!”向上滑動就可以了,多決絕。
        然而,現在在App界還是流行這種風尚,基本上你打開一個應用,就得做出艱難的抉擇:“給我五星級好評吧!或者殘忍地拒絕。”估計設計者感覺自己萌萌噠——可我就想打開個App用啊,為什么還要面對你愛不愛我的苦情韓劇?感覺應用背后的產品經理可能是努力發展副業的瓊瑤阿姨,或者是個雙魚座。
        
        02 居委會大媽般的洗剪吹小哥
        
        說到世上最先打溫情牌的行業,理發業一定算一個。無論是做活動的小哥在商場里糾纏一切獨行女青年,統一開場白是“姐你別誤會,我不是壞人。”還是你剛在理發桌前坐定Tony老師就開始操著東北口音拉你聊家常,都無法使雙方治愈一點點寂寞。大哥,你們就不能安安靜靜地做一個美男子嗎?此情此景,只能也同樣人性化地先入為主:“我今天很累,我不想說話。”?
        
        03 所有偽裝溫情的智能AI
        
        現在一家淘寶店沒有個七八個客服就不要開店了(而且店名一定要叫××家),而且可能是覺得客服1、2、3、4號顯得太冷冰冰了,每個客服還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其實買東西的人真的不在乎你叫黛玉還是湘云,也不想對你傾訴我今天過得怎么樣。哦,可能是讓你想給差評的時候知道該罵誰?
        
        而那些在微博上捕捉關鍵詞的AI們,也依然在每一個涉及本公司的帖子下傾情回復“期待您的支持與認可!”無論對方發布的內容是夸還是罵,Ctrl+C就在那里,簡直能讓人看到背后那個新媒體編輯被KPI折磨的焦慮的臉,就像小冰會讓人想起奶茶妹妹,使人產生調戲一下的欲望或者心生同情。倒也算是人性化啦,算你贏。
        
        04 完全不想被推薦的好友推薦功能
        
        這和你看了《小時代1》就可能想再看看《小時代2》這種單純的邏輯關系不同(何況這個邏輯本身也不一定成立)。嘿,社交網站上推薦的那些人,如果我想加,早就加了好嗎!尤其是看到前男友、前女友、前男友的前女友之類的推薦,總是一瞬間讓人覺得“我的屏幕都黑了”。一句話,I am not that into them。這可以說是程序員不懂人性又想打溫情牌的一大表現吧,很期待他們進化為在婦女節為老婆安排親子一日游的笨拙老公呢。
        
        05 稍微加工了一下的群發短信
        
        每到逢年過節,總是能收到那種一看就是群發的短信。想響應春晚號召不回這些給中國移動(現在還有微信了)捐款的消息,但是對方頗為細膩地在前面加上了你的名字—這說明對方最起碼記得你吧(或者掃你的時候加了個備注),還真是不好意思置之不理,于是還是回了個笑臉。真是有心之人干什么都能行啊,至少下次對方敲你“在嗎”的時候你也不好意思裝死了。
        
        06 人性化的安全標語
        
        標語這個東西確實走過了一條人性化之路,從“堅決貫徹”到“要想富”算跳上了一個臺階,現在眼看又要跳上新的臺階—比如最近深圳的一則安全標語:“親愛的工友:在外打工,注意安全,一旦發生事故:別人睡你媳婦,打你孩子,花你的撫恤金!打工安全,為你自己!”實在是設身處地,憂別人之憂。所以新聞里也說了,工地負責人表示,標語打出后,工人們的安全意識有所提升。
        
        07 人性化的設計
        
        人性化設計指的是從人體工程學、生態學和美學等角度實現技術以人為本的目的—翻譯一下,就是“為你著想”的設計。簡單點說,地鐵上那些有兩道勾勒屁屁曲線的座椅,乍一看確實還挺人體工程學的,不過到底有啥意義啊,看著略微還有點尷尬呢,可能就避免7個人坐6個人的位置的時候還有點用;就像《破產女孩》里那個在Kickstarter上眾籌的“帶把手的蠟燭”一樣:確實“為我著想”了,不過我本來也沒這個需求哎。
        
        08 所有以本體作為宣傳的食物
        
        比如用小雞來宣傳的雞肉腸和雞精,用小牛代言的牛奶,用小豬來代言的豬肉脯……都有一點點Creepy;并且這種宣傳上小動物畫得越萌,Creepy的程度就越深……雖然看起來挺溫情,但是仔細一想就變成了黑色幽默政治隱喻B級片,好像此刻面對的是該種族的人類帶路黨一樣,特別動物莊園。
        
        09 人性化App功能

        
        見過安卓系統上的“佛珠App”嗎?此物號稱具有自然直覺的單手操作,微振動的回饋,加上語音助念功能,還有多種佛珠可以選擇哦(比如寫著恭喜發財的紅色珠子)!真是繼手提式唱佛機之后另一個隨時隨地念佛經的好幫手,我們不用很累很麻煩就能成佛。也是,只要心中有佛,以真心念佛,手中佛珠是何物又何須介懷呀?阿彌陀佛,施主請下載。
        
        10 后海底撈時代
        
        現在大家已經不談論在餐前提供瓜子和美甲服務的海底撈了,就像習慣了房地產中介那打雞血一般的聯絡方式之后,當熱勁過去,真正重要的還是好吃(或者24小時營業),對中介來說是能租到房或者把房子賣出去,就像我們之前寫過的牛腩一樣。不然當一陣浪潮散去,你會發現別的餐廳門口都在排長隊,而你的店,沒人。
        
        自覺很溫暖的人性化哲學無處不在
        
        11 伍迪?艾倫俱樂部
        
        無論是叫“北漂人家”的餐館還是“吊絲專享”的彈窗,強調的都是一種歸屬感。但是正如伍迪?艾倫所說:我不愿意加入一個有我這樣會員的俱樂部。也就是說,如果把你劃到“更Low”甚至和自己一樣的一個群體里,誰也不愿意接受。所以,就算是賣吊絲手機,也要強調是“發燒”而不是買得起哦。說到吊絲,這個詞雖然落入了俗套,但也不是從“吊絲吧”走出來的,誕生了這個詞的那個百度貼吧,可是叫做“李毅大帝吧”哦。
        
        12 男神女神
        
        “男神”和“女神”這兩個詞看起來高冷,實際上也是一種套近乎,你不必有十幾個圣斗士簇擁,只要有個下巴就能被稱為女神哦,勵志效果堪比香港小姐評選——這樣都能贏?看我還貌美過香港小姐嘞。而且呢,這個詞的普及程度之快,似乎快要完全發展成上述理發店小哥的搭訕利器,也有往“這位女神/男神,勞駕讓一讓”這樣成為普通代詞的趨勢。所有的標簽式詞匯其實都挺套近乎的,比如“女漢子”或者“逗比”,好像你一用這種詞形容自己,整個人都鮮活伶俐,要從簡介上蹦出來了。而事實上,現在管自己叫吃貨或者女漢子的人,和前幾年“歲月靜好”的,大概都是同一批面目模糊的平凡人。
        
        13 炫富狂

        
        明星們自己展示一下私人生活當然也挺溫情的,比如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小姐在Instagram回復建議自己穿Boyfriend Jeans的粉絲“什么是Boyfriend Jeans”,讓人有一種好閨蜜的溫情感覺;而人美胸大腿長的布萊克?萊弗利(Blake Lively)的網站Perserve.us則有時候愛放一些特別處女座小清新的靜物照:對,就是那種,把食物和餐具都攤開,然后拍照,再然后標價10美元,你買不買?當然啦,也有《鋼鐵俠》中的女朋友小辣椒格溫妮絲?帕特洛(Gwyneth Paltrow)這樣同樣開了個網站,但是提供的都是《如何搞定那些無論花多少錢都無法預訂的豪華餐廳》這樣的生活指導,雖然這種指導……也太無法實踐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人性化管理的惠普為何留不住人才?
      · 證監會再發警示 基金經理炒股擬趨人性化
      · [視窗]美國服務業青睞人性化
      · 人性化管理孕育安全生產“幸福果”
      · 養老政策需要人性化設計
       
      頻道精選:
      · 【思想】“使用過”無法解決虛假代言問題 2013-06-14
      · 【讀書】解讀經濟指標所蘊含的信息 2014-08-27
      · 【財智】匯添富清盤避重就輕 劍走偏鋒疑營銷噱頭 2014-08-22
      · 【深度】“掮客”律師當中介跑關系亂象頻出 2014-08-26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中文字幕亚洲小综合 |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 亚洲激情小说在线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国服瑶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