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照片 |
憑借便捷的即時通訊和娛樂功能,智能手機正成為人們最密切的“朋友”之一。如今,移動互聯技術與保健理念進一步融合,有望讓手機及其他可穿戴設備成為人類的“私人教練”乃至“私人醫生”。
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技術企業“MD革命”開發出一個應用系統,可以讓參與者通過智能手機或可穿戴設備跟蹤記錄自己的一系列健康指標。
法新社近日援引這家企業發言人麗薩·彼得森的話報道,這個應用系統可以以健身設備或跟蹤裝置為載體,讓人們時刻了解健康指標,并有相應的營養學家或保健專家就某一問題提供保健指導或改善計劃,幫助人們預防或緩解一些慢性疾病。
彼得森說,蘋果和谷歌等移動互聯行業巨頭已經啟動“數字保健”平臺,讓企業產品更易于和其他移動應用軟件或設備相融合,向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推廣。
“MD革命”是涉足“數字保健”行業的眾多技術企業之一。法新社報道,“數字保健”行業已經成為移動互聯風潮的最新亮點,吸引企業開發各類可以測試心律、血壓、血糖等身體健康指標的移動應用程序。
“我們已經迎來這個時刻,手機或者可穿戴設備中的感應器能幫我們收集過去不去醫院就沒法收集到的信息,”美國指南針市場情報咨詢公司分析師格里·珀迪說,“你可以自己測心律,做移動心電圖,成本正在下降,這些感應器正變得越來越被大眾接受。”
美國《醫療保健》雜志7月刊發的一項調查顯示,“數字保健”相關應用收集到的各類健康數據不僅對患者有用,而且有助于醫生探索更好的治療方案。
法新社援引一家市場調查公司的數據報道,2014年上半年,全球大約143家涉足“數字保健”的企業共實現收入23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總額。全球資訊公司德勤7月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今年全球范圍內的智能眼鏡、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銷量有望達到1000萬件,收入總額30億美元;至2017年,可穿戴設備銷量有望達到1.7億件。
一些移動互聯行業巨頭對這一領域的期望則更具雄心。法新社報道,谷歌公司正開發一款用于幫助檢測糖尿病的智能隱形眼鏡,而且已經設立一家名為“卡利科”的子公司,專注于開發保健類技術產品,甚至不排除與主要競爭對手蘋果公司合作。
設在美國波士頓的非營利性組織“互聯健康中心”創始人約瑟夫·科夫達爾認為,隨著移動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人們有望以更加主動的方式對待自身健康問題,進而減少醫療系統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