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雙年展勿淪為空洞的時髦
      2014-07-28    作者:蔡萌    來源:中國文化報•美術文化周刊
      分享到:
      【字號

          今年,國內藝術雙年展迎來了一陣熱潮,僅首次舉辦的雙年展就有首屆新疆國際藝術雙年展、山東(國際)美術雙年展、青島國際藝術雙年展、西藏雙年展等,而已經舉辦過一屆或幾屆的雙年展也不在少數,如中國西部國際藝術雙年展、大同國際雕塑雙年展等,甚至不少省份、城市不止一個雙年展。這不禁讓人發問:雙年展為什么如此熱?

        雙年展扎堆動因何在

        雙年展被視為對當代視覺藝術最高級別的展示,它意味著對藝術的當代性、前瞻性、批判性的思考與探索。然而,近年來大量涌現出的各種雙年展卻讓不少人感到,雙年展這個詞似乎已經沒那么“高大上”了。“雙年展實在太多,它成為全世界拷貝的模式,因此迅速失去其存在的價值。在我看來,全世界有2至3個雙年展足矣,何必要這么多呢。除了雙年展,各國的美術館盡可以做一些很好的主題性展覽,何必耗費巨大資金去趕這個空洞的時髦。”對于這股雙年展熱潮,批評家費大為如是評價。
        那么,近年來,國內雙年展爭相出現的動因是什么?有業內人士分析,從國際雙年展經驗來看,威尼斯、圣保羅、卡塞爾三大國際大展舉辦地均非當地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事實上,由于各方面資源無法與一線城市比肩,中小城市對于雙年展的訴求可能更為強烈,可見真正需要雙年展的多為二、三線城市,甚至是更小的城市。而國內當代藝術的發生發展與社會的思想、經濟開放程度密切相關,最先開放思想、發展經濟的城市率先接納了當代藝術,因此國內雙年展是從一線城市蔓延至二、三線城市。
        “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舉辦雙年展的能力。近年來,伴隨經濟騰飛和藝術品市場火熱,二、三線城市,甚至部分四線城市都表現出對雙年展的熱情,這背后既有政治原因,也有資本原因。”策展人季先生認為。“中國雙年展在今天的功能和含義可能已經超出了單純的藝術范疇,它承載了更多的城市宣教功能,以及對所謂的國際大都市的一個證明。”藝術家邱黯雄表示。著名藝術批評家巫鴻也曾針對某一雙年展指出,其舉辦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入“世界著名雙年展和三年展的全球俱樂部中去”。
        “其共同的潛臺詞是,‘自從有了雙年展,我們的城市就煥然一新了’,新的牌面、新的資本、新的地皮、新的績效單,在雙年展面前,踩好離合器的政府更顯高明。”有藝評家調侃說。

        熱潮背后問題多

        提起國內雙年展,大家一般都會追溯到1992年廣州雙年展,這屆雙年展也成為中國當代藝術與資本開始發生關系的標志。策展人呂澎認為,“歷史地看,沒有1992年以來的市場經濟就沒有今天的當代藝術。簡單地拒絕資本與市場的結果不是將當代藝術擱置下來,就是在窘迫的形勢下最后掉進資本與市場的陷阱。”
        資本一直是舉辦雙年展繞不開的話題。被譽為僅次于威尼斯雙年展的巴西圣保羅雙年展就曾因資金問題將2000年的展覽推遲至2002年。在這一問題上,國內一些地方的雙年展也備受困擾,比如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據了解,首屆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投入不過區區70萬元,堪稱史上最拮據的雙年展;第二屆投入也僅100萬元;去年舉辦第三屆展覽時,其策展人俞可坦言,這是世界上投資最少的一個雙年展。相較之下,北京、上海的雙年展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展費開銷方面基本沒有壓力,但不少圈內人均認為,政府的資金扶持也有利有弊。
        “北京雙年展,無非是一個全國美展的翻版,無論是組織結構,還是作品評選,沿襲的都是過去的老路。比如千篇一律的美協領導掛帥,集體充當策展人與評判委員,比如由美協領導推薦參展藝術家,共同評出獎項等。這些都避免不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近親繁殖。”一位策展人曾直言,政府的資金扶持會導致雙年展的負責人和參展藝術產生過多裙帶關系。“地方政府對待雙年展的態度由‘不配合’到‘暗中觀望’到‘在一定的條件下努力配合’,直至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但如何只扶持、不搗亂,真正發揮雙年展的作用還需要探索。”
        “雙年展的出發點是為了展示和推動當代藝術的最新創作,如何在資本面前保持獨立性是個難題。有的雙年展,依靠當地某位領導大力支持,如果領導調任,就會面臨比較尷尬的處境;還有的雙年展,依靠民營資本投資,雖然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和自由度,但也不可避免有利益上的牽絆。”策展人季先生認為,“不可否認的是,國內很多雙年展都僅僅是在趕雙年展的時髦,得其名而無其實。當資金問題解決后,雙年展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保證展覽的品質、專業性和學術性。相信在這陣熱潮后,國內雙年展會面臨新一輪篩選。”
        除了資金帶來的問題,對于非一線城市,“地域性”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2012年10月,首屆新疆雙年展在烏魯木齊開幕,但引來很多新疆藝術家的不滿,因為展覽跟新疆當地藝術家無關。如何兼顧“地域性”和“國際性”也是國內雙年展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今年重新開幕的首屆中國新疆國際藝術雙年展就展出了多位新疆籍藝術家以及在新疆采風創作的藝術家作品。

        商業化的嘗試

        在地方政府扶持下,國內二、三線城市雙年展“遍地開花”的同時,一些“另類”雙年展也在進行新的嘗試和探索。不久前,一場“中意當代藝術雙年展”在北京798藝術區舉行。與大多數雙年展由政府支持不同,該展完全由意大利一家美術館及中國的幾家畫廊和機構共同承擔起組委會的相關工作。
        策展人桑德羅·奧蘭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第一屆中意當代藝術雙年展除了找到免費的場地贊助,沒有得到政府的任何支持,因此所有的展覽花費全部都由組委會承擔”。為此,他們不得不向銀行進行貸款,至今,他們還欠銀行30萬歐元的貸款沒有還上。桑德羅將一部分資金收入寄希望于門票。據了解,今年在北京舉辦的這場“中意當代藝術雙年展”現場票30元,網絡購票15元,然而現實是,這根本不可能成為解決雙年展資金的主要來源。為了解決經營困境,今年這場雙年展的展覽場地由各個畫廊贊助,而作為贊助場地的回報,每一家畫廊都能自主推薦一位藝術家參加展覽。如果發生銷售行為,可以直接與畫廊接洽。
        “我們希望以一種公共性的方式,使這些作品被一些國內的美術館或者基金會收藏,而且能夠整體地采購。”“中意當代藝術雙年展”的一位負責人表示。然而,當商業堂而皇之地進入以學術為主導的雙年展中,是否違背了雙年展的精神?對此,上述負責人并不這樣認為。“事實上,我們太過于強調藝術神圣化或非賣的性質。‘前衛的東西就賣不出去’這種想法是對收藏家的一種蔑視,我們對市場能接受新的創造性的實驗性作品的能力過于小看。”
        商業化的嘗試能否解決雙年展困境尚未可知,但在雙年展整體質量下滑的當下,多元化地尋求解決之道是必然選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主業干細胞增長乏力 中源協和借基因檢測“趕時髦”
      · 藝博會:官辦會變時髦了
      · 在中國過上時髦生活
      · 米蘭家居展上最時髦的10件家具
      · 博柏利秋冬配飾 時髦中的鉚釘樂趣
       
      頻道精選:
      · 【思想】民營經濟呼喚更多民營銀行 2013-06-14
      · 【讀書】斯人山巔獨觀潮 2014-07-28
      · 【財智】基金業遭遇“小時代”之痛 2014-07-25
      · 【深度】大城市群租亂象叢生藏隱憂 2014-07-28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理论片久久网站 | 在线免费人成观看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少妇饥渴 | 在线免费一级大片 | 久久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