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主席助理梁濤日前撰文表示,對中國保險業來說,上海自貿區的建立,既是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新的挑戰,總體而言,改革和發展的機遇大于挑戰。 梁濤指出,保監會將以自貿區建設為契機,將上海自貿區作為保險業深化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窗口”,不斷拓展保險業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平衡對外開放的領域和區域,穩步“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更好地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促發展。 一是圍繞需求,引導外資服務五大體系建設。根據社會轉型期的保險需求,結合養老、醫改等體制創新,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引入外資成熟的保險產品、技術和經營模式,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推動外資保險公司在現代金融、社會保障、農業保障、防災減災和社會管理等五大體系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是突出重點,優化保險市場開放結構。支持和引導境外資金以多種形式投資中國保險市場,重點引進健康和養老等專業保險機構,提高行業服務水平和創新能力。拓展對CEPA(《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項下香港中介公司市場準入及外資設立代理公司的試點工作,支持具有先進技術水平和豐富運作經驗的外資保險中介公司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提升保險中介市場的專業化和國際化水平。 三是穩步推進“走出去”,提高中國保險業國際競爭力。積極利用上海自貿區這一平臺,支持保險機構開展境外投資,拓寬保險業的資金運用渠道。鼓勵具備條件的境內保險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為中國駐外企業、員工和各國的華人華僑提供風險保障,提高中國保險公司在海外的知名度和認可度。支持有條件的境內保險機構到國際資本市場融資,通過資本運作等多種方式,兼并收購境外保險機構,培育一批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 四是內外開放與保險市場化改革并行,激發保險市場活力。推進保險市場化改革是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保監會將穩步推進產品定價機制和營銷體制等各項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努力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保險市場運行機制。在對外開放的同時,積極推進保險市場對內開放。在上海自貿區建設中,保監會將進一步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進入保險領域,凡是允許外資進入的保險領域,同樣允許民營資本和民營企業進入;凡是允許外資保險機構試點的項目,同樣允許內資保險機構試點,對內外資一視同仁、同等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