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證監會發布了《證券公司分支機構監管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欲放開券商設立營業部的限制,也宣告了全國范圍內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新一輪的券商傭金大戰可能到來。這對于創新業務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投行和經紀等傳統業務收入陷入持續下滑的券商,尤其是一些依賴經紀業務的區域性券商而言,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證監會放開營業部設立限制
按照《規定》,證監會放開了證券公司分支機構設立的主體資格限制、地域限制、數量限制,鼓勵證券公司在競爭中打造核心競爭能力。另外,今后將不對分支機構業務范圍作具體限定。在符合集中管理、建立信息隔離墻制度等要求的前提下,分支機構可以經營證券公司授權的各類業務。證監會表示,目前證券公司設立分支機構的剛性成本顯著降低,從原來的每家300萬元至800萬元,可降至最低30萬元至200萬元。
證監會表示,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城鄉居民特別是二、三線城市居民財富快速積累,相應產生了新的金融服務需求。但目前全國2003個縣級行政區(不含市轄區)中,有超過60%的區域無證券分支機構,相應的金融服務渠道尚未建立。從設立條件來看,按照《規定》,證券公司設立、收購分支機構,應當具備包括:最近1年各項風險控制指標持續符合規定;最近2年未因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受到行政或刑事處罰,最近1年未被采取重大監管措施以及信息技術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最近1年未發生重大信息技術事故等條件。
而就在稍早之前,中國證券業協會正式發布修訂的《證券公司證券營業部信息技術指引》,為證券公司設立低成本輕型營業部和網上開戶等業務提供了制度保證。新《指引》放松了過去對設立營業部的物理和信息系統的硬性要求,將證券營業部信息系統建設模式分為三種類型。
券商經紀業務臨變局
來自證監會的最新數據顯示,自2008年證券公司分公司、證券營業部設立重新啟動后,累計批準設立證券分公司337家,證券營業部1153家,規范1063家證券服務部為證券營業部,清理關閉84家歷史遺留違規營業網點。截至2012年10月底,全行業共有證券公司分公司337家,證券營業部5385家。
而從歷史的情況來看,券商營業部的數量以及增長速度顯然同傭金率具有相關性。國信證券的研究則顯示,在上述期間,證券行業傭金率由1.80‰降至0.77‰,累計降幅高達57.41%,年均復合降幅19.22%。期間降速最快的是網點設立最多的2010年,降幅26.51%;降速最慢的是網點設立最少的2012年,降幅12.00%。
國信證券認為,決定傭金率下降空間的因素有兩個:經營的差異化和傭金率的保本點。目前來看,證券營業部的服務雖然在投資咨詢、產品銷售上有所創新,但整體來看并未擺脫同質化。網點放開后,傭金價格仍是客戶選擇營業部的主要依據。據其測算,在2012年日均股票交易額1300億元的情況下,大券商的保本點傭金率在5%%-6%%,中小券商在6%%-7%%。2013年成交量持續放大,傭金率的保本點進一步下移,為傭金價格戰創造了空間,存在個別券商采用低傭金策略搶占市場份額的可能性。此外,非現場開戶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和網絡交易商的形成,也將加劇傭金率的下滑。
實際上,作為券商的傳統業務之一,在近幾年A股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靠天吃飯”的經紀業務收入始終呈現下滑趨勢。稍早之前,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114家證券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294.71億元,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504.07億元、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177.44億元、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35.51億元、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11.46億元、受托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26.76億元、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290.17億元、融資融券業務利息凈收入52.60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329.30億元,99家公司實現盈利,占證券公司總數的86.84%。
相比之下,2011年全年109家證券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59.50億元,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688.87億元、證券承銷與保薦及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241.38億元、受托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21.13億元,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49.77億元,全年累計實現凈利潤393.77億元,90家公司實現盈利,占證券公司總數的83%。
也就是說,整體來看,受到2012年市場整體不景氣的影響,雖然證券公司的盈利數量出現上升,但證券業的營業收入整體同比下滑了4.8%,在傳統業務中,經紀業務收入下滑了26.8%,投行業務則下滑了26.5%,凈利潤則整體下滑了16.4%。
國海西部太平洋壓力較大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經有64家非上市券商公布了未經審計的2012年財務數據,上述64家券商共計實現了765.42億元營業收入,凈利潤則為174.42億元。而從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來看,上述券商共計實現經紀業務收入294.23億元,占到了整個營業收入的38.44%。也就是說,即使是在經紀業務收入連年下滑的情況下,目前其占到券商整體收入的比例仍然超過了三分之一。其中,經紀業務收入占比在50%以上的券商有18家。廈門證券為76.02%,國聯證券、聯訊證券、中投證券、銀河證券等比例也均在50%以上。
申銀萬國研究報告認為,證券營業部開放之后,非東部省份傭金率下滑壓力較大。其中,福建、浙江、天津、廣東、上海等東部省份的傭金率明顯較低(0.075%以下),因此下滑壓力較小,而甘肅、寧夏、廣西、陜西等地傭金率在0.12%以上,具有較大的下滑壓力。營業部集中在東部省份的券商傭金率下滑壓力較小,其他地方性券商傭金率或將明顯下滑。
報告認為,券商營業部的放開,將對國海、西部、太平洋、山西、東北這類傭金率明顯高于平均水平的地方性券商產生最大的沖擊,平均傭金率降幅在30%左右。而對于西南、方正、興業這種地區競爭已較為充分、傭金率已低于或等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券商,沖擊則相對有限,約10%左右。
具體來看,2013年,預計包括廣西、河北、甘肅、青海和陜西等省的券商傭金率將出現較大程度下滑(29%以上),包裹貴州、安徽、四川、吉林、山等中西部省市以及部分競爭不充分的沿海地區的券商傭金率也將下滑20%以上,福建、重慶、湖南等省市的下滑幅度較小,均在10%以上。
從上市券商來看,則預計國海證券、西部證券和太平洋證券的傭金率將均下滑30%以上;山西證券、東北證券、國元證券的傭金率將下滑20%以上;包括國金證券、東吳證券等在內的10家上市券商也將有10%以上的下滑;興業證券、方正證券和西南證券的下滑比率將明顯較小,均在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