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在吃貨橫行的年代 挑動大家味蕾
      2012-08-07   作者:王斌  來源:一財網
       
      【字號

          關于吃,最先挑動起中國人集體味蕾的,大概就屬于央視那部煽情而溫婉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各種各樣的食物,以別樣細致的形態,配以精致安排的鏡頭,加上充滿溫情的生活氣息的制作過程,一切的糅合都挑動起了中國人關于食物的回憶。同時,在以食物為名義的號召下,將“吃貨”這個本是小眾化的團體放大成了這個社會下最為普遍的群體。
          我對于吃的書本記憶,最早的時候大概就是從梁實秋的《味至濃時即家鄉》和《雅舍》中蔓延開來的。老輩的文人墨客關于吃的講究,哪怕是在顛沛流離,故國將破的環境下,依然是保持著一份腔調,那是古老中國關于吃的文化里傳承的精髓。對于任何食物,都是要細細品來、慢慢嚼來,如同作畫時的行云流水,意境深遠般體會食物中的博大精深。
          梁先生在書里慢慢寫到:“七十年前侍先君游杭,在‘樓外樓’(店名)嘗到醋熘魚,驚嘆其鮮美,以后每過西湖輒登樓一齊饞吻。樓在湖邊,憑窗可見巨簍系小舟,簍中蓄魚待烹。魚長不過尺,重不逾半斤,宰割收拾后沃以沸湯,熟即起鍋,勾欠調汁,澆在魚上,即可上桌。……汁不要多,也不要濃,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如此方能保持現殺活魚之原味。”細膩而完整的再現了那一道樓外樓名菜的制作過程和工藝,其中還伴隨著當年的絲絲軼事。
          其實關于吃的現實意義,除了正宗的“吃貨”對美味抱以極大熱情之外,對其他都不管不顧。大多數人對于吃,可能還是包含了一絲情愫深藏,無論是對家庭相聚的溫暖回憶,還是對友情的懷念,或者是逝去愛情的光陰追思,都是夾雜了人生感悟,真正對于吃本身,可能事后回憶起來,反而并非一定是重點。
          對于吃的精致,我的家鄉大概天下無出其右。自古以來淮揚菜的精致細膩就蜚聲天下,幾乎每一個“吃貨”關于吃的記憶里,大概都少不了淮揚菜的身影。以至于在《舌尖上的中國》中,關于維揚菜的介紹,占據了不少的篇幅。
          可是關于淮揚菜的品鑒,我并非專家。倒是今日看到滿大街不少菜式的吃法,想到我幼時家里這些菜式的制作,不覺有些詫異。
          第一當屬蛋炒飯。揚州炒飯大概是淮揚菜里最著名的一道名菜,稱其為菜與主食皆可,但是我記憶中的蛋炒飯似乎實在不是如今在各大飯店的做法。
          記得小時候吃蛋炒飯的光景,出現的機會主要是兩種背景下。第一是去了外婆家,臨到傍晚要趕回家時,外婆為了讓我們吃完“晚茶”再走,匆匆利用中午的剩飯,敲兩個雞蛋做一份蛋炒飯。第二則是生病了不想吃白米飯的時候,會以蛋炒飯供應。
          外婆做蛋炒飯的時候,用的是兩個雞蛋,打好雞蛋放入碗里攪拌均勻,在燒柴火的大概里倒上一些油,不多也不少,油量完全看個人經驗控制,待到油滾之后,將雞蛋倒入鍋里翻炒,待雞蛋差不多半熟時,再倒入米飯翻炒均勻,期間加入蔥花、鹽等調料,稍微翻炒均勻后,一碗蛋炒飯就出鍋了。于是乎小朋友們抱著碗,一人一只,或坐在小板凳上,或蹲在門口,聞著雞蛋的香味夾雜著蔥花的清香,吃起來絲絲入口。
          蛋炒飯用的是陳米飯,加的只是蔥花、雞蛋,關于火腿、玉米等一切作料并無添加,及至后來有一次我母親嘗試著這么做一次“碎金飯”時,我吃起來倒依然覺得還是幼時那沒有太多輔料,清清淡淡僅有蔥花的蛋炒飯吃來羨煞旁人。
          第二當屬獅子頭。揚州本地人的獅子頭不叫這個名字,叫“砧肉”,揚州話講出來叫前字音“沾”,意思就是細細剁碎了肉。
          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揚州人的“砧肉”都是我說的這種做法,但是在我所見到的所有的揚州家庭里,獅子頭的原樣確實是濃油赤醬油煎出來的,與各種各樣關于淮揚菜描繪中的“清蒸蟹粉獅子頭”大相徑庭。
          做“砧肉”是不用區分時令的,一年四季都可以做,但是重大節日或者待客的時候,都會有一盆“砧肉”待客。每逢準備做“砧肉”的時候,母親就會起早去菜市場挑選豬肉,一定是要五花肉,肥瘦各半,讓賣肉的師傅要兩把菜刀上下翻飛,細細剁碎。我小時候在旁觀察的時候,常常會被剁碎的肉末濺到臉上,然后手一摸就是一把油,漸漸的就看見原本是一整塊的肉變成了碎碎的肉糜。于是母親滿意的讓師傅裝塑料袋,掛在車龍頭上,一晃一晃的回家開始摩拳擦掌做“砧肉”。
          回家之后,照例先把肉糜倒進盆里,然后調上淀粉,打入幾個雞蛋,開始攪拌,用手細細揉勻。一旁的鍋里,早已經是油花亂濺滋滋作響,等著這些肉圓一個個下過變成美味。捏成團裝之后,母親會將肉圓一個個互不挨著放進油鍋里,不時的拿起旁邊的筷子開始翻身,以防止肉圓一面油煎糊掉。經過漫長的等待后,肉圓出鍋,放入邊上早已準備好的盆里,再重復下一輪。當然,給肉圓翻身的這種工作,在我十歲左右,就由我執行了。我會很老實的盯著油鍋里的這些肉圓,不停的給它們翻身。只是每次我看著這些肉圓的時候,總是提不起興趣,因為我總是有種感覺,這么一大團肉還沒吃,看著就已經飽了。
          精細,是幼時關于吃的記憶中最深刻的東西。哪怕是吃小龍蝦,都是家人從菜市場買回來以后,放在一個大腳盆里,在門口的水池里放滿水,讓它們爬上一會,然后再開始全家人齊動手,拿剪刀剪去小腳,去掉蝦須,再夾掉尾巴。然后拿小刷子細細洗上數遍,最后入鍋紅燒。出鍋后的小龍蝦,絕對清香誘人,絲絲入味,佐以一點啤酒,在夏日的晚風中一邊吃一邊胡侃,真不啻為人生樂事。
          再者關于吃的記憶里,鴨血粉絲也占據了我重要的回憶。只是這回憶是在讀大學的時候。學校宿舍區與教學區的中間是一條小馬路,每到半夜的時候,就會有母子二人推出一輪板車,上面放有各種各樣鴨血粉絲的作料和主料,夏天太熱的時候,半夜睡不著覺,我們常常會踢啦著拖鞋,踢踢踏踏的晃倒后門口,三塊錢吃上一碗鴨血粉絲湯。每次去叫的時候,那位母親總是很熟練的拿起粉絲,放入一直在煮著的湯里燙熟,然后指著各樣配料用標準南京話問我們,哪些不要的,全過程絕對不會超過5分鐘即能吃到。而這時候,坐在板車前杠上的小孩子,七八歲的孩子,總是負責收錢,把一塊塊的分門別類裝好,用小夾子夾好,做完后,又安安靜靜的坐在另一邊等著母親。我印象中,我每次去吃鴨血粉絲的時候,都已經快12點了,而這對母子都在那里忙碌。
          吃完鴨血粉絲后,我們照樣是如同打了雞血般的回到沒有空調的宿舍,用各種各樣自創的方式消暑,然后開始一輪輪的游戲。
          再過了一些時節,那個鴨血粉絲攤就消失了,及至到今日我回去在校園里散步想在深夜找到那對母子,都是不可能的了。倒是他們賣的鴨血粉絲湯的味道,一直留在歲月里。有點咸,但吃起來很溫情。
          于是,每一個關于吃的記憶,就是依靠著各種各樣溫情的方式流傳下去的,其中既有對美食的喜好、對于食材的講究,也有對于那種古老中國生活方式的回憶。也許“吃貨”們尋尋覓覓的,除了是美味之外,也正是那種天然錘煉而成的感覺,一份鄉土中的食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戴上"減肥眼鏡"將少攝入10%食物 2012-06-15
      · 當季健康小食物,營養滋補大能量 2012-02-02
      · 注意!你也許愛吃的9種致命食物 2012-01-05
      · 微型甜品 小食物讓人更加快樂 2011-11-17
      · 在提契諾找尋食物背后城市的故事 2011-11-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 亚洲专区动漫专区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 一区二区人妖视频网 |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