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南方基金向深圳證券信息公司定制的創業板基礎市場指數正式發布,相關基金產品已在準備之中。
近年來,基金公司通過指數商根據個性化需求定制指數的現象蔚然成風,目前已經有多只定制指數基金完成產品化發行。而隨著指數基金工具性產品簡單、透明的優勢逐漸被市場看重,分級基金、QDII乃至債券基金均有指數化發展趨勢。
定制“創業板”指數
深圳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1月16日發布了創業板基礎市場指數。該指數以2010年12月31日為基日,以1000為基點,代碼為“399640”,簡稱為“創業基礎”。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該指數由深圳證券信息公司應南方基金需求而開發,這是繼南方小康產業指數之后,南方基金又一定制指數產品。
此前,易方達基金已經發行了跟蹤創業板指數的創業板ETF。南方基金表示,創業板基礎市場指數與之編制方法有所不同,創業板基礎市場指數是編制采用市值覆蓋法的指數,通過計算創業板A股近半年日均成交金額,剔除日均成交金額排名后5%的股票進行選樣,累計市值達到創業板市場總流通市值的85%。
據介紹,有別于深成指、中小板基礎市場指數等其他主流指數樣本空間入圍標準為上市6個月的規定,考慮到創業板的特殊性,創業板基礎市場指數擬定的樣本空間的入圍標準為上市1年以后的股票。
南方基金表示,目前產品部門已經在設計該指數的相關產品,但產品推出的時間表尚未確定。
定制指數在發展
近年來,指數商與金融機構的合作越來越密切,內容由過去單純的指數授權逐步向指數定制、合作開發等更深層次發展。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初步統計,目前已經形成產品并發行上市的就有南方小康ETF、華安龍頭ETF、銀華中證90分級基金、金鷹中證技術領先指數基金等。
此外,還有不少基金公司定制指數已經發布,但目前尚未形成產品,例如滬深300富國130/30多空策略指數、金鷹基金定制的中證大消費360指數等等。
據基金業人士介紹,不同于傳統指數,定制指數用戶更多是較大的金融投資機構,在投資策略與新產品研發上具有專業的能力。定制指數能夠反映客戶的投資理念,滿足特殊要求,而且享有獨家使用權。
據中證指數公司統計,境外四大指數公司近年推出的股票指數中,主題與策略類指數占68%,其中大部分為定制指數,而傳統指數僅占18%。
指數化步伐勢頭仍勁
雖然2011年受到A股市場下挫的影響,指數基金業績全線盡墨,但指數基金的發行頻率卻并未降低。
2011年全年共發行了53只股票型指數基金(聯接基金單獨計為一只,不計QDII),超過了2010年的41只。不過,與其他類型的產品一樣,首募的規模卻有所下滑。
從2007年以來,指數類基金發展勢頭便十分搶眼,從2007年末至2011年末,指數基金資產凈值占所有基金資產凈值比例從6.3%增長至13.63%。
而在2012年,指數基金產品和指數化產品仍舊是基金公司深耕的重點。尚未布局指數產品的基金公司準備擴充產品線,例如東吳基金將在今年推出公司首只指數產品;同時已經有多只指數產品的大型基金公司也沒有放松對這一品種的挖掘,南方基金表示今年還將有1~2只指數型產品上柜。
由于意識到指數基金工具性產品簡單、透明的優勢,分級基金、QDII基金多都指數化的趨勢,而債券指數類產品也開始逐漸增多。統計顯示,目前已上報證監會審批的各類指數型產品多達26只,占所有上報產品的三分之一,而其中有14只都是分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