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在路上的中國智庫
          2009-07-06    陳爾東    來源:光明日報
        據報道,7月2日至4日,首屆全球智庫峰會在北京舉行,舉辦方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國經中心”)亦首次正式亮相。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國經中心”主要有研究經濟問題、開展經濟交流、促進經濟合作和提供咨詢服務四大職能,并設立了專門基金來籌資,實行市場化運作方式。
        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與摸索,“智庫文化”在西方國家已經是一個相對成熟的概念。作為學術界和決策者之間的一座橋梁,智庫通常在政策制定層面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同時,從民間渠道籌集的經費也確保了國外智庫自身的獨立性,使之不會輕易被決策者左右。研究團隊的精英化,與決策者頻繁而富有成效的互動,公共教育項目的廣泛覆蓋,共同促進了西方“智庫文化”的蓬勃發(fā)展。比如,作為全球非營利組織密度最高的城市,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杜邦車站附近聚集了多家世界頂級智庫,它們關注的領域也涉及到內政和外交的各個領域。
        中國國內的絕大多數智庫均具有官方背景,運作模式上也與西方智庫存在差異,更多的時候是在扮演幕僚的角色,而缺乏與公共空間的有效互動。運作機制的不成熟和資源配備的不完善導致本土智庫尚不具備獨立話語權,而是主要以經濟研究為主導,很少涉及公共治理的相關范疇。
        三年之前,作為全球最有影響力智庫之一的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落地北京,與清華大學合作成立了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中心,成為中國智庫領域的首位常駐“外援”。2007年,美國費城的外交政策研究所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列為美國本土以外的全球十大頂級智庫之一,這也是中國智庫第一次獲此殊榮。“國經中心”在這個夏天的橫空出世或許會將本輪“智庫沖擊波”推向新的高潮。通過智庫這樣的平臺,思想的交鋒、理念的共享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落實,并進一步轉化為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催化劑。
        公共知識領域的發(fā)展將會不斷推動公民社會的前進與完善,也有利于執(zhí)政能力在實踐領域的真正落實和提升。逐漸成長的中國智庫群體擁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但也依然面臨諸多現實的挑戰(zhàn)和困難。目前看來,中國本土智庫尤需在獨立性和公共性兩個方面加以改進。秉承“立足學術圈,服務決策者,啟迪全社會”的原則與使命,本土智庫理應成為知識分子與政策制定者進行溝通和互動的最佳平臺,并在推動民主與法治的進程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此外,民間獨立智庫如果能夠在不久的將來把研究范疇拓展到經濟政策以外的其他領域,關注公共治理中的更多元素,相信會為整個社會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稿件
      · 中國智庫初展風采 2009-07-03
      · 中國新型智庫“國經中心”正式亮相 2009-07-03
      · 中國需要什么樣的智庫? 2009-07-03
      · 智庫影響日大 國外稱為“第四部門” 2009-07-03
      · 智庫推銷“中國模式”需要大智慧 2009-06-30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一本久久久久久久一次 | 亚洲电影小视频三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免费看精品视频 | 色鬼7777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观看福利视频 |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