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偉大數學公式背后的故事
      2015-05-14    作者:鄭渝川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數學是學校教育各階段中最重要的學科,支撐數學教育體系的是一些定理和公式。通常,數學教師會在教學中簡單講解定理和公式的發現故事,但這種講述顯得過于簡略且零散,相比數學定理和公式的復雜程度,顯得吸引力不足,很難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盡管多部科學史、數學史科學專著以及相關的科學家傳記作品,可以為讀者提供更為詳細的發現故事敘述,卻帶有較強的專業性。

          美國科普作家、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2012年“美國數學聯合會年度傳播獎”得主達納·麥肯齊就談到,公式是數學與科學的命脈,但在數學家與公眾之間,往往橫亙著一條宏大的文化鴻溝,人們因為不使用公式這種語言因而難以理解和適應。因此,激發學生對數學、科學的興趣,培養更多的數學、科學愛好者,需要用詩意文字來展示數學之美,需要相對完整而富有趣味性的講述一個個數學發現的歷程故事,需要闡明數學定理和公式為人類帶來了哪些璀璨的文明成果,并改變了人類歷史進程。

          《無言的宇宙》是達納·麥肯齊撰寫的一本數學科普作品。這本書講述了數學史上24個有關數學公式的發現故事,并將之串聯起來,勾勒介紹了數學之于人類認識自然、宇宙的演變過程。

          全書開篇就指出,數學一開始就是認識宇宙的工具。這門學科脫胎于測繪、稅收、建筑和天文學,古希臘哲學家將之視為純理性的科學,認為它能穿透實際世界虛幻的表面,洞悉實質。而在古代印度、中國,數學在更長時間中從屬于天文學。中世紀的伊斯蘭世界繼承了古希臘和古印度兩大不同的數學穿透,將之發揚廣大,再傳播到西歐。

          盡管在古代巴比倫、埃及、印度和中國,都已經形成與今天一樣的“等式”概念,但等號卻是在1557年才首次亮相。而在19世紀之后,等式概念又受到了顛覆性挑戰,數學進一步復雜化,超越普通人思維。零最早出現在古印度(公元628年),數學家婆羅摩笈多還闡述了復述的概念。數學概念的提出和獲得普遍應用,很多情況下會相隔較長時間。

          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數字統治的,這個判斷是在計算機時代才顯示出其正確性。畢達哥拉斯還提出了“完全數”、“質數”等數學概念。同期的東方,《九章算術》則同樣成為數學的開創性著作,這本匿名著作的點評人劉徽測出了圓周率小數點的四位準確數字。古代數學就這樣在不同古文明背景下延續發展著。

          數學史上的芝諾悖論相當有名。假設你認為從A點去B點是可能的,芝諾會與你辯論,說在到達B點之前,你必須完成這段路程的一半,在完成半程之前又必須完成半程的半程,以此類推,你永遠不可能從A去B。中國古代也有哲學家提出過類似的悖論辯題“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書中點評指出,這實際上代表著此前一直處于靜止狀態的數學定理、公式,遇到了運動狀態,沒有人能讓時間停止,不可能出現“日取其半”的極限無窮。

          中世紀后,數學及以數學為基礎的其他自然科學,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開普勒提出了三個數學定律,而后被牛頓所證明。天才數學家費馬提出了多個定理和公式,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之后的數學發展,時至20世紀,人們仍在設法證明費馬定理。牛頓和萊布尼茨分別創立了微積分,兩人分別側重于物理學和傳統哲學,這項成果被證明革命性的改變了數學傳統用途(測繪、天文等)的精確性。18世紀,歐拉開創了數學家大膽向同行和公眾公布研究成果及進展的方式,打破了過去很多個世紀內數學家將學術發現隱匿不發的傳統。這些為19、20世紀新代數、群論、非歐幾何等一大批數學新成果的涌現,為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新科技革命潮流的到來鋪平了道路,提供了可信賴的理念和工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宋河老子國學教育基金會助推全民讀書熱
      · 與扎克伯格一起讀書 年輕CEO的新年計劃
      · “不讀書”與數字化時代的讀書
      · 葉華《畫筆記:戰爭•人》讀書會
      · 揚•馬特爾與總理的寂寞讀書會
       
      頻道精選:
      · 【思想】化解地方債風險需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2013-06-14
      · 【讀書】并購外企:中國如何獨辟蹊徑 2015-05-13
      ·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新興產業加速布局 中部經濟“回旋”中積蓄動能 2015-05-14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 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偷拍精品久久91 | 日本精品不卡中文AⅤ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