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是開放數據的受益者。天氣預報、GPS定位功能、上市公司財報數據、教育數據、能源和環境監測數據、醫療保健領域的動態和趨勢消息,等等,這些不僅讓人們受益,而且也成為許多創業公司的機會。這些公司利用開放數據進行更深入、更富專業性數據分析,得出更有價值的數據成果,并因此獲得風險資本的青睞。
在社會和商界的推動下,美國奧巴馬政府于2013年5月推出升級版的開放數據政策。這項政策將進一步披露美國聯邦、州和地方的數據,政府數據庫將更為全面和實時的面向社會開放。這項政策具有深遠意義,首先對于美國的醫療、能源、金融、教育等行業(產業)是一大利好,企業將可以免費獲得全面準確的開放數據,有助于提高業務設計的質量,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很顯然,此舉也將重塑相關行業(產業)的競爭秩序,一些過去曾借助政府保護而能夠優先獲得政府信息資源的企業,將失去既有優勢,而不得不設法調整盈利模式。其次,這將改善投資機構、投資者的避險水平,借助更多的開放數據及專業分析機構的分析,投資者可以更為快速準確的了解企業深度信息,部分的彌合了信息劣勢,反過來,這將推動上市公司的運作和收益更趨透明。第三,將有助于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加快研究進度。第四,將推動公共管理實現真正的陽光化,從根本上清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當然,對于普通的消費者來說,更多的數據未必能有助作出更為科學的選擇。心理學家證明,更多信息、選項,會讓作為消費者的我們選入選擇困境,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超市企業會對單個品類的商品作出品牌、款型的數量限制,避免因陳列過多同類商品讓消費者無所適從。
美國白宮Smart
Disclousure(智能信息披露)特別工作小組前組長(2011-2012)、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消費者和政府事務局錢局長、紐約大學GovLab實驗室資深顧問喬爾·古林所著的《開放數據:如何從無處不在的免費數據中發掘創意和商機》(簡稱《開放數據》)一書,向讀者介紹了開放數據運動在美國商業領域獲得的廣泛應用,以及這些應用帶來的商業創新、科學創新成果。喬爾·古林也談到了美國政府響應開放數據運動的政策調整情況,解答了讀者關心的開放數據涉及到的社會、法律與政策問題,展望了開放數據發展的趨勢。
我國政府已于2007年頒布《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李克強總理近年來也多次就政府信息公開作出專門指示。可以認為,開放數據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也是技術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有助于加快商業和科學創新,維護公民(消費者)權益。《開放數據》這本書對于推動中國的開放數據發展,加快落實政府信息公開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全書首先介紹了美國、英國等國家借助開放數據快速發展起來的初創公司,包括創新利用GPS數據的各類公司,利用政府醫療數據的公司,利用農業、天氣數據而服務農業提高抗風險能力、專業化運作水平的公司,在醫療、金融服務、交通運輸等領域為消費者提供有效選擇的新公司,等等。書作者描述了開放數據是如何為投資提供有效服務工具,如何為提供服務的企業家和使用它們的投資方帶來寶貴機遇的情況,特別還談及了投資者借助開放數據更快更準確找到可持續發展投資項目的一些個案。
開放數據對企業當然也意味著雙刃劍。很多企業在環境保護、勞工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等方面的糟糕記錄將更傳播得更為廣泛。這種情況下,企業必須學會更為主動的收集聲譽數據,更快的作出應對反應,用更多的積極反應“刷”出正面數據。書作者還就開放數據背景下,企業、創業者更好的利用群體智慧進行快速創新發表了觀點。
開放數據也將不可避免與傳統的隱私概念、隱私法體系構成沖突。《開放數據》書中談到了近年來美國、歐洲國家立法機關、互聯網業界就此問題展開的論辯,建議企業要尊重顧客隱私,給予客戶獲取自己數據的途徑,嘗試以客戶為導向在客戶授權情況下合法使用相關數據。
喬爾·古林認為,政府在使公眾和企業更易獲得開放數據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帶動角色,政府掌握重要的開放數據資源,決定數據開放的范圍和步驟,還有責任就數據使用作出規范。在政府信息公開、數據開放的趨勢下,政府要借助公眾的力量促成政府數據、行為的改善,鼓勵政府內部掀起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