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景色壯美——這是《紐約時報》的記者剛抵達這片偏遠寒冷的新英格蘭北部山區時,便寫下了這樣的感受,“華盛頓山蔭蔽下的這片高原與這里突如其來的短暫喧囂形成鮮明對比!1這是1944年7月1日,數百名客人陸續造訪了倉促翻新的華盛頓山飯店,飯店地址全稱是: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鎮。小鎮上沒有主街,甚至沒有商店,除了飯店之外唯一的地標就是費布巖火車站,大批外國人搭乘綽號為“通天塔號機車”的列車涌到這里。
在這塊名為白山的寶地上,一場國際貨幣會議即將召開,而距離財政部的哈里·德克斯特·懷特開始規劃這場會議已經過去了兩年半。但是,曾經的大飯店已經關閉了兩年之久,管理層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準備迎接蜂擁而至的客人。幾個月之前,整個小鎮的人口寥寥無幾,也就是幾個酒店管理員、火車站站長以及女郵遞員,女郵遞員同時也是火車站站長的妻子。而現在,工人、士兵和政府官員正在匆忙收拾這座飯店,一輛輛軍車已經開始把各國代表和他們的顧問送到這里,這群顧問中很多人后來“竟然成了首相、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2。酒店員工竭盡全力應付各種短缺,包括床鋪、熱水以及酒店員工本身。
“布雷頓森林清奇俊秀,真乃名副其實!眲倓偟诌_的英國代表萊昂內爾·羅賓斯在日記中寫道,但是“一切都處于極度混亂的狀態之中”。3新任的酒店經理不久即被撤換,原因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在絕望中辭職,一說是因醉酒而被炒了魷魚,因陳述人不同而說法迥異。470多家新聞媒體、會議秘書處、數百名代表團工作人員以及涌入的其他各類人只能在周邊旅館安頓,有的甚至不得不住在5英里之外。
這是一場自1919年巴黎和會以來最為重要的國際會議,之所以安排在這一偏遠地點舉行,是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有意為之,他希望在美國東部尋找一片大型的度假勝地,既能滿足會議需要,又能遠離華盛頓逼人的酷暑以及忙碌而憂郁的戰時情緒。雖然那些久負盛名的海濱勝地也能很好地滿足上述要求,但布雷頓森林卻能提供一種政治上的誘人便利。因為它位于共和黨參議員查爾斯·托貝所在的新罕布什爾州,托貝是一位反國際組織的厲害角色,他將在這一年的11月面臨一場艱難的初選。羅斯福總統盤算的是,如果媒體的曝光能夠幫助托貝贏得新罕布什爾州的選民,那么當會議協定提交參議院批準時,托貝應該會投桃報李。伍德羅·威爾遜的國聯就是在參議院翻了船,羅斯福牢記這一教訓。
這片新英格蘭的山區得名布雷頓森林,是拜托馬斯·溫特沃斯爵士所賜。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將這片土地授予溫特沃斯和他的幾名貴族同伴,1772年溫特沃斯以其位于英格蘭布雷頓鎮附近的祖宅布雷頓宮命名了這片土地。隨著華盛頓山的建設開發,布雷頓森林在20世紀早期成為波士頓、紐約和費城地區有錢人的避暑勝地。
酒店是1902年由煤礦和鐵路大亨約瑟夫·斯蒂克內建造的,動用了250名意大利工匠,內設400個房間。這個“Y”字形、西班牙文藝復興風格的酒店,突兀地矗立在低矮山丘與百萬英畝的白山國家森林之間。近看,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白色粉刷外墻和位于高五層的八角形塔樓上的紅色角樓。這家酒店當時是新罕布什爾州最大的建筑物,在啟用儀式上,斯蒂克內驕傲地舉杯,把美酒獻給了“建造這座無用之物的愚蠢混蛋”。5其內部設施包括一個裝有染色玻璃窗的700座大廳、一個同樣大小的大餐廳、一個室內游泳池、幾個奢侈品商店、一個郵局、一個理發店、兩個電影院、一條保齡球道以及一臺股價電報機。用茶點的地方位于一個雅致的圓形溫室內,四周墻壁都是玻璃,穹頂的壁畫華麗奪目。喝雞尾酒的地方則是在室外一條足有五分之一英里長的柱廊里,可以一覽樹林和山巒全貌。遠眺新英格蘭地區最高峰華盛頓山的頂峰,景色堪比阿爾卑斯,新罕布什爾州本地居民常常將此地稱為北美洲的瑞士。6這個木質結構的龐然大物曾經接待過諸如阿斯托爾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棒球明星貝比·魯斯以及溫斯頓·丘吉爾,但大蕭條使酒店受到沉重打擊,迫使它在1930年關閉了一季,而二戰又將它推到了破產邊緣。7傳說,華盛頓山一直是鬼怪出沒之地,如果不是布雷頓森林會議使其重獲新生,華盛頓山本身也差不多快要成為幽靈了。
與會代表來自44個國家,總數超過700人。但是,對于華盛頓山酒店的公司業主大衛·斯通曼而言,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這都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新罕布什爾州從來就不喜歡陌生人。中國代表團多達33人,從規模上僅次于美國代表團。在這僻靜的大山里,他們的到來顯得尤其可疑。一些中國代表在遠足登山時驚嚇到了“一位喜歡胡亂開槍的隱士,并被誤以為是蓄意破壞會議的日本間諜”,這位隱士開槍射擊,中國代表倉皇而逃。8但是美國政府最終說服了斯通曼,告訴他會議對人類的重要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夠將酒店從虧損邊緣拯救回來。盡管斯通曼仍然心懷疑慮,但他還是簽署了合同,同意承辦三周的會議。在代表們抵達的當晚,《紐約客》雜志是這么形容斯通曼的:他身著白色亞麻西裝,游蕩于“哥倫比亞人、波蘭人、利比里亞人、中國人、埃塞俄比亞人、蘇聯人、菲律賓人、冰島人以及其他引人注目的民族之間”,他面色通紅,驚惶不已。9就像是火星人入侵了他這富麗堂皇的庇護所。
酒店一位新到的外國客人——俄羅斯裔的莉迪亞·洛波科娃,將這個地方形容成一座“瘋人院”,她抱怨道:“水龍頭整天跑水,窗戶要么打不開、要么關不上,管道總是修不好!10她的房間是219,窗外景色宜人,可以俯瞰蜿蜒的阿莫諾蘇克河,也可以遠眺齒輪火車攀登華盛頓山,每天清晨,山腳下總是籠罩著一層云霧。阿莫諾蘇克河在酒店正后方匯聚成湖,湖水冰冷,每天她都在湖中游泳。11莉迪亞年輕時曾是一名大牌芭蕾舞演員,也因此為這傳統的休閑安靜之所平添了一份活力,每天晚上她都在房間里練習舞蹈,這讓住在樓下119房間的美國財政部長整夜不得入眠。
雖然莉迪亞已經名聲在外,但是她的丈夫才是整個會議媒體追逐的對像。身為偶像人物,作為英國代表團團長的約翰·梅納德·凱恩斯,不得不參加一場又一場的雞尾酒會,而急切的美國記者團則緊緊抓住他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動作。12“我們不幸的主席,”羅賓斯寫道,“至少被從50個角度拍了照,‘凱恩斯勛爵與蘇聯代表團團長交談’”,雖然他們各自都聽不懂對方的話,“‘凱恩斯勛爵熱情地與中國代表團團長孔博士握手’;……‘凱恩斯勛爵站起來了’‘凱恩斯勛爵坐下了’,等等!13
在會議召開之前一天,美國團隊在他們的內部戰略會議上,對如何處理這位世界上最著名也最具爭議的經濟學家頗費了一番腦筋。國會中有太多代表已經堅信,整個布雷頓森林會議就是英國人耍的把戲,意圖竊取美國的黃金;而因為他那些迎合時尚的長篇大論,沒有人比凱恩斯勛爵更讓國會感到惱火的了。由于美國的東道國地位和外交慣例,摩根索將擔任會議主席一職,并有幸為大會致開幕詞;他和他的副手決心將凱恩斯置于媒體的聚光燈之外,使美國要傳達的信息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
“(英國人)希望由凱恩斯來提名我!蹦Ω鲗λ膱F隊說道,但是“我不想這樣。我否決了這一建議”。
摩根索于7月1日下午3點正式宣布會議開幕,此時歐洲戰場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同盟國軍隊大規模入侵諾曼底已經過去近一個月。四天之后,德國陸軍元帥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因為建議希特勒求和而被從西線總司令的職位上解職。代表們感到戰爭即將進入結束階段,他們的討論因此有了實際意義。會議宣讀了羅斯?偨y發來的賀信,羅斯福希望代表們在擺在他們面前的經濟問題與持久和平前景之間建立牢不可破的關聯性。
“雖然爭取自由的戰爭現在處于最緊張的時刻,而此時自由人民的代表們齊聚一堂,共同商討和規劃我們將要贏得的未來,這是非常合時宜的,”總統說道:
你們將要討論的計劃僅是各國間為確保有序和諧世界而必須締結的協定的一方面,但卻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這將對世界各地的普羅眾生產生影響。因為它事關人們相互交換大地富饒資源和本國工業及智慧產品所依賴之基礎這一基本問題。商業是自由社會的生命線。我們必須確保輸送血液的大動脈不再像過去那樣被毫無意義的經濟競爭而人為制造的壁壘所堵塞。
經濟疾病具有高度傳染性。正因為如此,各國的經濟健康均為其鄰邦所關注,無論遠近。只有世界經濟充滿活力且穩健擴張,各國的生活水平才將得以提高,從而使我們對未來的希望得以全面實現。
摩根索的發言圍繞戰爭與和平的主題展開,但在談及20世紀30年代的貿易崩盤以及貨幣混亂為戰爭鋪平了道路時,他發言的基調明顯要更加沉重。摩根索告訴大會全體代表,“競爭性貨幣貶值”以及“阻礙和限制貨物自由流動的措施”成了歐洲“法西斯獨裁者”發動流血戰爭的“經濟武器”!敖洕致裕彼f道,“其結果無外乎戰爭。因而是危險和徒勞無獲的!
摩根索關于錯誤的經濟政策將帶來災難性政治后果的觀點,或許會得到凱恩斯的贊同,但是他發言中最實質性的內容無疑會令凱恩斯感到焦躁不安,因為這部分內容直接觸動英國人內心深處對美國設計的戰后經濟和政治結構藍圖的憂慮。
“我們的議程限定于貨幣和投資領域。”摩根索一開始說得無傷大雅!暗牵瑧獙⑵湟曌,”他繼續說道,“《大西洋憲章》和美國及聯合國許多國家訂立的《互助協定》第七條所涉及的更廣泛計劃的一部分。無論我們在此取得什么成果,都必須得到以此為目標的其他行動的補充和加強!14第七條指的是1942年的一則俗稱《租借法案》立法中的一則條款,根據該法案,美國承諾在經濟上支援英國的戰爭行動。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曾有一句名言,宣稱該法案是“有史以來最圣潔的法案”。但是,這部法案提交國會時所采用的標題說明了其自利的本質:《進一步促進美國國防法案》。第七條規定了英國需要為援助付出的“對價”,即英國承諾“取消國際貿易中所有的歧視性待遇,并削減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
英國當權階層中的大部分人將第七條視作對英國清償能力和主權的致命威脅。1941年7月,凱恩斯在讀到第七條的早期文案時,當著美國國務院的迪安·艾奇遜的面勃然大怒!斑@是赫爾先生的瘋狂建議!彼髞碚f道。赫爾先生指的是艾奇遜的老板、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15凱恩斯知道,第七條實際上是結束“帝國特惠”的代號,而帝國特惠是英國確保對其殖民地和自治領的貿易特惠市場準入的工具。戰爭結束后,美國將有強大的能力來供應原屬英國的市場,并且,由于被剝奪了傳統的出口特權,飽受戰爭摧殘的英國將完全依靠美國的救濟來支付對其生存至關重要的進口產品。
任由無所不能的美國支配是不可容忍的,特別是鑒于美國政府已經決心向自己的人民表明,美國男兒的犧牲不是為了永久保留那個道義上令人唾棄的大英帝國。然而,在布雷頓森林,美國財政部長希望將這一歷史性事件與美國超級大國的抱負捆綁在一起。英國此前曾迫切希望自己能夠作為美國的合伙人,共同制定戰后世界秩序的基本規則。但在一步一步走向布雷頓森林的過程中,美國人以毫不留情的方式不斷提醒他們,在新秩序中,大英帝國的余輝毫無保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