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 英雄、戰爭題材讓他們廢寢忘食

【敬畏】因為我所處的年代書籍非常匱乏,所以我對書籍有一種敬畏。不僅是對書,父母甚至教育我要“珍惜有字的紙”。——智西樂
智西樂,今年46歲,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兼職警營作家。在他看來,60后“熱追”的書籍中,英雄主義、戰爭題材作品是這一代人共同的閱讀烙印。“對我影響最大的莫過于《鋼鐵是在怎樣煉成的》!敝俏鳂坊貞浾f,這本書在他那個年代非常流行,他是在初一時從老師那接觸到的這本書!拔矣浀梅饷嫔媳柹碇娧b,戴著紅領章,背上一把刺刀,十分威武。”時隔多年,智西樂仍記得清清楚楚。
“當時沒有電,晚上看書得用煤油燈,有時候因為看得太入神,頭發被煤油燈烤焦了都沒有察覺。”智西樂說,書中保爾堅強、勇敢、不退縮的精神,讓他特別震撼,這也培養了他生活中不輕言放棄的性格。
同樣為60后的李曲直對于英雄主義的崇拜更為熱烈。李曲直說,對他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林海雪原》,十幾歲時為了看書,忘記打豬草、拾柴火是常有的事兒,沒少因為這個被母親罵!澳赣H一直都無法理解,為啥為了看書我能把‘正事’忘了。”李曲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