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破壞性創新者的先天基因與后天技能
      簡評《創新者的基因——掌握五種發現技能》
      2013-08-19   作者:閆彥明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作者:(美)杰夫·戴爾,赫爾·葛瑞格森,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著
      出版:中信出版社
          創新理論奠基人熊彼特曾經鮮明地提出,在經濟領域,實現創新活動的主體是“企業家”,企業家的核心職能并非是日常的經營或管理,而是看其能否實現生產過程中“新的組合”,這就引出后來廣為使用的“企業家精神”的范疇。熊彼特同時還強調了創新活動的內生性,即創新是從體系內部發生的,而不是從外部強加于它的。因此,許多人認為,創新者所獲得的先天基因在創新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種創新者包括企業家及創新型企業。

          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將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拖入了蕭條的泥潭,而人們追求創新的動力卻始終不減,第三次工業革命、3D打印、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思想、新技術洶涌襲來。從科學技術創新的格局來看,依然是老牌發達國家在主導全球的創新活動,那么,這是否再次印證了創新“先天基因說”?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和企業主能否從中獲得新的機會?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聯合杰夫·戴爾、赫爾·葛瑞格森等學者推出的《創新者的基因——掌握五種發現技能》,以顛覆性的觀點,闡述了后天技能對于創新者的重要性,從而有力地駁斥了創新“先天基因說”。Salesforce.com公司總裁馬克·貝尼奧夫因此評價該書是“將在未來若干年中成為創新管理者不可繞過的經典書籍”。由于《創新者的基因》的核心觀點觸及創新理論的深層次問題,撼動了關于創新條件的傳統觀點,或將對未來商業領域的發展方向產生重要影響。

          《創新者的基因》包括了大量的田野調查與實地訪談,這提高了研究的可信度。三位作者歷時八年,采訪和調查了亞馬遜的締造者杰夫·貝佐斯等眾多研發出革新性新產品和新服務的首創者。在整理大量的訪談記錄中,三位作者驚奇地發現了“一致的行動模式”:即“在發現突破性想法的時候,這些創新型企業家和主管們有相似的行為”;再進一步結合作者開展的一項面向全球75個國家的500多名創新者和5000多名主管的數據調查,最終提煉出了成功的創新者所擁有的共同“基因”,并由此提煉出了最具創意的企業家通常具備的五種“發現技能”:聯想、觀察、試驗、發問、建立人脈。三位作者由此認定,只要掌握創新者特有的發現技能,就能激活埋伏在體內的創新基因。

          論及創新基因的遺傳性,作者引用了Meton Reznikoff等人的一項大型試驗及其結論,即人的智力(IQ)的80%至85%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而創造性行為只有20%至40%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相應的,大約三分之二的創新技能是后天習得的。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日、中、韓等國長大的人比較少以創新想法挑戰現狀,因為在這三國的傳統文化中推崇集體主義、崇尚資歷。可見,如何營造一個適合創新、鼓勵創新、激發創新的社會環境,可能比先天的基因因素重要得多。

          在后天可以習得的五項發現技能中,作者認為各技能之間具有非常緊密的內在聯系,其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是“聯系”技能,即將看似不相關的問題、難題和想法聯系起來,從而取得創新的突破。在西方歷史上,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美第奇效應”是這方面極為成功的案例。美第奇家族將眾多領域的創造者集結在佛羅倫薩,從而產生了一次創造力的大爆發,成就了文藝復興的盛景。另外四項技能,歸根到底也都能激發聯系性思考,如創新者往往是“絕佳的發問者”,熱衷于求索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系;通過細致觀察能獲得對新行為方式的見解和想法;交際的作用在于,廣泛的交游有助于整合不同背景人員的觀點和資源;實驗的作用在于通過不同的體驗,激發新的靈感。例如,史蒂夫·喬布斯一生都在嘗試各種新體驗——冥想,在印度的修行、體驗書法課等等都為日后的蘋果公司預備了創新的種子。在五項技能中,聯系是認知技能,后面四項則是行動技能,它們共同構成了創新者的基因。

          在研究《商業周刊》創新公司榜單的過程中,三位作者發現,創新型企業幾乎無一例外地由創新型領導掌舵;這些領導在五項發現技能方面的得分都異乎尋常地高(他們的平均發現技能得分在88%區間,即這些項目得分高于88%的參與測試者)。仍以蘋果公司為例,在1984年喬布斯離任后,蘋果的創新力量(根據創新溢價評價)驟減,但數年后喬布斯重新執掌蘋果,公司的創新力量又猛增。因此,一家公司若是想要創新,就必須確保高管團隊具有創新技能。書中探索性地提出了創新組織或團隊的“3P”框架(People、Process、Philosophy),即人才、程序、宗旨是頂級創新組織的三塊基石,核心是發展能力。從人才團隊看,如果公司想要在所有層級都組建創新骨干隊伍,就必須盡可能地吸引創新型人才,并在招聘環節精心篩選——做到寧缺毋濫、虛位以待。作者指出,在企業管理中,還應當樹立“創新是所有人的職責”、“破壞性創新是公司創新組合的一部分”等宗旨,并需要通過企業制度加以程序化。

          克里斯坦森始終在叩問創新者“非同凡響”的能力來自何處,而他的結論是,如果個人、團隊和組織想要有“非同凡響”,就必須有非同凡響人之所為——通過不懈的努力,每個人都可以掌握創新的技能。

          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吧,就現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書店倒閉并非因不讀書 消費習慣改變成主因 2013-07-15
      · 總理都能“抽出時間讀書”,您呢? 2013-05-27
      · 第18個世界讀書日 各地溢書香 2013-04-25
      · 世界讀書日:數字化時代的思考定力 2013-04-23
      · 全國書博會揭曉“十大讀書人物” 2013-04-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精品国产肉伦伦在线观看 | 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 | 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