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讓你看懂世界格局》甫一面世,就以深入淺出的說理、靈動自然的敘事、絲絲入扣的推理在財經類圖書中別開一種生面,并持續坐穩各大書榜前列,被稱為最“接地氣”的經濟趨勢書。作者把10多年從社會底層感知的經濟冷暖與世界棋局的動蕩相映照,旁征博引完成對最近一輪經濟周期的推演,一本書寫盡大時代下草根階層的心態與生態。日前,作者西瓜子以郵件的形式與記者就《資本,讓你看懂世界格局》寫作心得進行了一次平實的問答,他表示:呈現大家想看的東西,給大家感同身受的體驗,讓大家明白,“我們自己就是歷史的親歷者和創造者”,是這本書的靈魂。
普通人的經濟話題
《經濟參考報》:不同于一般財經圖書《資本,讓你看懂世界格局》內容特別通俗,加入了作者的親身體驗,讓人感覺親切,您為何要寫這樣一本書?
西瓜子:如今的財經類圖書汗牛充棟,但是,它們大多有個共同特點,就是不講我們想知道的事情,回答不了我們心中真正的疑問。比如:小布什集團上臺,跟中國全速工業化有什么關系?中國加入W
T
O,跟全球各國去工業化有何關系?各國去工業化,跟蔓延全球的失業潮有何關系?各國的失業潮,跟“阿拉伯之春”有什么關系?中國城鎮化戰略的推出,未來將會在通貨膨脹、房價、勞動者收入、貧富差距方面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一言以蔽之,我們的今天為何是這樣,我們的明天將會走向何方?……這一切沒有人告訴我們答案。
中 國讀者需要的不是 “ 救
世主”,是客觀全面的事實;不是高高在上的生硬話語,而是通俗、易懂、生動的語言;不是滿篇術語,而是對事情來龍去脈的詳細、翔實、可靠的分析。寫大家想要的東西,給大家感同身受的體驗,讓大家明白“我們自己,就是歷史的親歷者和創造者”,就是這本書的構思思路。
《經濟參考報》:本書在網絡連載時,受到讀者廣泛歡迎,也引起熱烈的討論,為什么一本財經圖書會引起普通讀者濃厚興趣?
西瓜子:本書2010年5月底在天涯論壇和西西河論壇開始連載。天涯論壇4天之內點擊率便突破66萬,在西西河這個高端的小眾論壇,點擊率也已經超過258萬,跟帖接近3000條。從這些來看,大家的確是非常喜歡。
這本書能夠受到讀者歡迎,最重要的是,從文字中能夠感受到這是他們自己的經濟學話題,每個人都可以談上兩句。比如書中寫到中國在日本主導的“雁陣模式”中僅僅扮演最低級的苦力角色,網友“汝愛之罪”就說;“紡織品還真是這樣的,我姨媽她們廠在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確實給日本人做了好多外貿服裝,當時忙得要死,每天加班……”
談到美國人利用科索沃戰爭打爆歐元信用時,還是“汝愛之罪”發表了如下評論:“我喜歡這樣的敘事方式,感覺很清新生動,把渺小的個人跟宏大的歷史事件用幾個節點串聯起來,讓人眼前一亮,發現自己的生活跟周圍世界有如此緊密微妙的聯系,作者論述科索沃和中國大使館被炸等幾個歷史事件,撥開了很多迷霧,并且把歐元的誕生背景,歐洲、毛子、美帝復雜的三角關系也闡釋得很清楚……我猛然發現,原來自己曾經經歷的歷史事件是這么回事啊!”
網友的話說明,每個人都可以弄懂事情的來龍去脈,只是需要一點小小的提示罷了。所以,我文字的立意,不是教導大家該如何做,只是給大 家 一 個 所 謂 的
“ 一 點 小 小 的 提示”。禪宗說,人人皆可成佛。于是禪宗橫掃其他一切佛教分支,成為了佛教的主流;而今天,我們也可以說,人人皆可成為自己的經濟學家。
中國有獨一無二的財富
《經濟參考報》:書中對經濟形勢的分析絲絲入扣,許多大事其實都經過了長時間的鋪墊。您認為,中日釣魚島爭端背后有什么利益博弈呢?
西瓜子:這是美國“重返亞太”的必然結果。眾所周知,在美國執行“大中東計劃”時,東南亞和東亞是被忽視的———不是有意忽視,而是力有不逮。以致美國人自己在報紙上發牢騷說,小布什在任時東南亞國際峰會上都看不到美國人影子。今天美國回來了,這就是奧巴馬上臺后提出的“重返亞太”戰略。
美國回來,不是為了安慰老友,如日本右翼、阿基諾三世之流,而是旨在加大對華壓力,以保證中國對美元信用的繼續支持。我在書中已經詳細分析過,海外美元回流支持美元信用,然后美國人才能放心大膽地印刷鈔票,換取全球優質產品和優質服務。
金融危機后,美國先后推出四輪“量化寬松”政策,說白了,就是憑空印鈔票,這些新印刷出來的美元流入國際間貿易,將會極大沖擊美元信用,所以需要更大規模的海外美元回流美國。而中國,手里握有出口優質產品換來的巨額美元,首先就要被美國人惦記上。這就是所謂“釣魚島”事件發酵的背景,也是日本右翼被放出籠的背景。
《經濟參考報》:如今,很多人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很擔憂,您覺得未來幾年,中國經濟有哪些風險和機遇?
西瓜子:我這本書里的邏輯非常清楚,美國大中東計劃暫停執行轉入“B計劃”,需求勢必大幅坍縮;而歐洲人陷入所謂“歐債危機”后,歐洲需求也必然大幅坍縮。因此,支撐
此 前 中 國 經 濟 迅 猛 增 長 的 原
動力———無底洞似的全球需求(尤其是美國和歐洲需求)再也不會恢復,中國龐大的產能必須找到另外的市場,否則經濟風險就在前面。
很多人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在暢銷書榜單上,這類題材的書并不鮮見。然而,這些不過是杞人憂天而已。我在書里清楚闡述,我們還有一根“定海神針”,那就是占全球陸地面積7%的國土面積。依據憲法,這些土地屬于全體人民,由國家代為管理。這筆全球獨一無二的財富,將會化作中國巨大產能的購買力,支持中國經濟循環不斷運轉下去。用新聞的話說,就是積極推進“城鎮化”戰略。這個戰略將會帶來巨大的商機和購買力,積極投身其中的經濟體和經濟人,都將從中獲得豐厚收益。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會周期性地出現物價高企通脹加劇等問題。但是,這個風險并非致命的。我對中國經濟循環的可持續性保持樂觀態度。
每個經濟事件都互為因果
《經濟參考報》:市面上分析政經形勢的書比較多,您覺得您的書在理念方面有什么獨特的地方。
西瓜子:我在這本書中致力于追求的是建立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進而,在此基礎上梳理出完整流暢的邏輯體系。
這個理論體系的核心,便是當今世界經濟貿易體系的運行機制———現在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體系的基本框架,就叫做“世界貿易組織”,也就是W T
O。在這個框架下,我闡述了所有經濟體分布的四個等級:占據最高級的美國、依靠高技術立國,因而占據次高級的歐洲和日本、靠組裝工業制成品,占據次低級的中國以及提供能源資源等初級產品的其他國家,我稱之為“最低級”。
美國所以能坐在最高的位子上,是因為他們生產了“世界貿易組織”框架這份獨一無二的產品。換言之,人家是這個世界的扛把子,當然拿到的份額最多。眾多的挑戰者明白,要想掀翻美國,坐上美國人的位子,就先要掀翻美國霸權的根本———美元霸權。于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大家你攻我守,拼殺防御,斗得不可開交。每一步博弈,都是前一事件的結果,反過來,也將變成后一事件的起因。這便決定了,我們看到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互為因果的。
本書的脈絡,正是建立在這個絲絲入扣的搏殺之上。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可以令大伙兒清晰明朗而又非常容易地了解整個事情的始末緣由,而不必讓他們有倍感不爽的頓挫感。延伸下去,這一天不曾停息的搏殺,甚至可以追溯到資本的本性———大家僅僅是在爭奪“資本代理人”這個光榮的角色罷了。歷史已經反復證明,坐上了這個位子,便可以“大國崛起”。這個競爭的殘酷歷史,甚至從1000年前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