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李常倉
趙實 出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
一個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到底是什么?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毫無疑問也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本和資源,是企業生存發展之本。人才盤點,便是創建人才驅動型組織關鍵。
中國“一體化人才培養領先者”凱洛格公司旗下凱銳優才總經理李常倉、副總經理趙實,在新著《人才盤點:創建人才驅動型組織》中這樣界定“人才盤點”:人才盤點是對組織結構和人才進行系統管理的一種流程,在此過程中,對組織架構、人員配比、人才績效、關鍵崗位的繼任計劃、關鍵人才發展、關鍵崗位的招聘,以及對關鍵人才的晉升和激勵進行深入探討,并制定詳細的組織行動計劃,確保組織有正確的結構和出色的人才,以落實業務戰略,實現可持續成長。
促生了倉儲一種新的連鎖業態
人才盤點的“始作俑者”是以經營連鎖店而久負盛名的日本大榮公司。連鎖經營,每天都要進貨,而卸下來的貨物又通常來不及運進倉庫而雜亂地堆放在商店進門處,影響了顧客自由出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一些新的從別的部門來的員工說,既然貨物暫時無法送進倉庫,何不把貨物整齊地高高堆放在商店里呢?一句話,不僅誕生了倉儲這種新的連鎖業態,而且激發了大榮公司人才盤點的創意。當時,大榮公司的人才盤點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打破“職位高低、工作優劣”的等級觀念;二是定期換崗。
大榮公司人才盤點的做法,很快被其他企業效仿并超越。我國的聯想集團,員工在某個崗位上的工作時間不超過兩年便要輪換,聯想的技術人員基本上都搞過營銷,營銷人員又基本上下過車間,各部門的經理都受過各種崗位的訓練。美國微軟公司的人才盤點,一是讓低職位者高就,用挑戰性促進員工成長;二是在員工業績最佳時立即進行調整,有效地發揮員工的工作潛能和創造性;三是評選優秀員工的比例必須達到70%以上,以激勵多數、鞭策少數。
在此書中,作者總結了人才盤點的五大好處:一是有助于推行統一的人才標準;二是診斷組織,持續改進組織的用工效率;三是識別優秀人才,達到更好的人崗匹配;四是塑造業績導向的文化,對高績效、高發展潛力人才進行針對性的激勵和發展;五是經理人通過參與人才盤點,能有效提升用人、識人能力,提升管理者的組織建設與管理能力,對優秀、高績效管理者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破解企業人才瓶頸的好方法
吉姆·科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的研究案例表明,那些高瞻遠矚的公司只有5%任用了外部人做CEO,而在業績相對較差的公司中,有30%任用了外部人做CEO。哈佛大學約瑟夫·鮑爾教授對美國上市企業40年來的回報數據研究發現,CEO來自內部繼任者的平均回報值是1.48,而CEO來自外部繼任者的平均回報值是-0.28。可見,招聘、挖人不是解決企業人才問題的關鍵。就如一個人的健康一樣,如果沒有促進骨髓造血細胞分化增殖和定向成熟的一系列活性蛋白,便無法完成自身造血,無論外部如何輸血,都是不可持續的。人才盤點之于企業,就如造血生長因子之于人,是破解企業人才瓶頸的最好方法。
招募人才是加法,人才盤點則是乘法
通過人才盤點創建人才驅動型組織,企業清楚自己的人才需求與人才現狀;會不斷發現人才的新來源,并為現在和未來的員工闡述完整的價值主張;通過培養員工的個人技能、知識和能力,挖掘人才潛能,從而拓展企業的集體能力;在適當的時間將合適的人才部署到恰當的崗位上,將員工的才能、抱負與企業目標完美結合起來,從而實現企業發展的人才良性循環。如果說人才招募是人才加法的話,那么,人才盤點便是人才乘法。在如今全球激烈競爭的態勢下,企業只有做好人才乘法,才能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激發其創造力,并最終取得良好的業績。
至于人才盤點的關鍵領域、人才盤點的具體方法、人才盤點的運營流程、人才盤點的結果運用等,此書結合GE、戴爾、陶氏化學、湯姆森、德事隆、聯合利華、美洲銀行、國富銀行、渣打銀行、聯想集團、李寧公司、華新水泥等企業的人才盤點案例,一一進行了講解。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雖然這些公司的做法不能照搬照套,但無疑都頗具啟發和借鑒意義。更重要的是,企業必須認識到,在人才成為最核心競爭的背景下,僅僅建立人力資源體系,已經不能支撐企業新的發展和轉型,必須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體系,激活自身的人才造血生長因子,打造人才供應鏈,才能夠加寬加深企業的“護城河”。人才盤點,已經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需要立即著手實施的一項戰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