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距離
      2012-09-14   作者:金伯揚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作 者:金伯揚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距離有多遠?
          有人說,很簡單,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無非就是一個品牌和一個LOGO的距離。以前是給別人代工生產,現在貼上自己的品牌;以前做出口生意,現在做國內市場,產品還是自己的,質量同樣也是符合國際標準,市場也將會是自己的。
          如果你是OEM工廠的老板,如果你是這個思路,那提醒你一句:你最好斷了做品牌的念頭,如果你不信,那你的品牌之路,注定是死亡之路。
          我們接觸到的很多做過品牌轉型的工廠老板,他們都有一個切膚之痛: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其間的距離,是生與死的距離。
          他們中的大部分是燒了大把的錢后折戈而返,品牌之路成為心中永遠的痛,轉型成功者寥寥無幾。
          代工工廠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有一句話也許你不認同,但是現實狀況就是這么殘酷 對絕大多數工廠而言,面臨著一個兩難選擇:轉型是找死,不轉型是等死。
          有很多工廠死在了等待的路上。從2011年開始,媒體不斷報道的多地企業的倒閉潮,大部分就是傳統的工廠企業。我們沒有去考證那些報道,也不想列舉相關的數字。不過,從珠江三角洲的工廠生存現狀來看,就知道媒體的報道并非空穴來風。制造業集群區域的工廠關門倒閉的案例,遠遠比媒體報道的悲壯,也更加讓人沮喪。
          命運的轉折開始于2008年,金融風暴席卷全球,中國的出口型工廠是最直接的連帶震動者。有一個老板比喻工廠是“受擠壓的夾心層”,上游原材料大幅上漲,下游國外品牌的消費市場受到金融風暴的沖擊影響到消費市場。而面對消費者,產品的價格又不能隨便提高,國外品牌商的首要策略就是壓低OEM工廠的出廠價。來自上下游的同時擠壓,讓工廠喘不過氣來。
          屋漏偏逢連夜雨,人民幣持續升值,能源、勞動力成本一漲再漲,中國代工工廠的競爭優勢日趨下降。
          趕訂單時代,是一個幸福的時代,即使用足了機器、用盡了人力,甚至需要找其他的工廠進行外包,工廠也做不完紛至沓來的國外訂單。收益上的繁榮景象和內心的幸福,很快就掩蓋了管理上的不足。大部分工廠老板絲毫不會懷疑“明天會更美好” 不斷擴充工廠規模,對工廠中最基礎的管理工作卻怠于多費心力。
          在過去的10多年里,這種以低勞動力成本為優勢的代工模式的高速發展,成為中國經濟中最活躍的力量,帶動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也讓世界認識到了“MADE IN CHINA”。
          然而,幸福是短暫的。當訂單的數量和價格均出現下滑的時候,工廠老板們才發現寒風來襲,不過,這時大家的感覺只是打個噴嚏而已,并沒有太在意。而接下來的氣溫直降,讓很多老板發現原來這是一場難以治愈的重感冒。變化沒有預兆,卻讓人無法抗拒,不少人措手不及,甚至有人束手無策。
          在供不應求的時候,盡管實行的是粗放式、原生態的管理,可觀的利潤讓管理上的漏洞成為微不足道的小事。當市場出現逆轉,訂單數量銳減,價格不斷走低,招工成為難題 各種困境集中在一起時,工廠在管理上的先天不足便暴露無遺,直接后果就是利潤出現赤字,威脅到工廠的生存。
          出口持續低迷,成本居高不下,傳統制造業承受著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最大的經營壓力。很多企業采取收縮戰略以圖自保,通常的做法是:縮減生產規模、保留研發機構和行政辦公機構,等待形勢好轉。
          OEM工廠面臨的問題,不是個別企業的問題,而是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所有以低勞動力成本為優勢、以代工為模式的企業所面臨的共性問題。中國制造業普遍面臨著成本上升的壓力,面臨著戰略轉型的緊迫性。
          無論是被迫轉型,還是主動轉型,戰略轉型勢在必行。那么,怎么轉型?轉型到哪里去?轉型能夠成功嗎?任何一個工廠都回避不了這些問題,都將面對一個“陣痛”的轉型期。
          思路決定出路。
          有些企業害怕“陣痛”,或苦于找不到止痛的方法,于是,選擇了關閉工廠,徹底退出制造業。對大部分企業而言,這種做法不是戰略轉型,應該是失敗。
          有些企業轉型為精細化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在生產流程、質量控制、技術創新等方面苦下內功。扎根在制造業的土地之上,通過精細化的基礎建設,最終實現規模化的發展之路。
          有些企業將注意力向產業鏈的下游轉移,從單純的生產者,轉型為生產者、品牌擁有者以及市場運營者,在終端消費市場與對手一決高下,從中國制造轉型為中國創造。
          工廠的品牌之路,是希望之路,同時也是風險之路。
          很多工廠并沒有弄明白做品牌的規則,沒有研究做品牌的核心內容,而是匆忙抽調一批人馬,成立品牌部,將自有品牌快速撒向市場,其結果可想而知:快速上陣,旋即全軍覆沒。
          因此,那些“摸著石頭過河”,最終轉型成功的企業,其經歷顯得難能可貴,其轉型的思路和路徑方顯得意義非凡。
          本書以“親親我”作為案例,進行了兩個方面的探討和思考:工廠如何轉型做品牌、傳統企業如何轉型做電子商務,并且從戰略層面和操作層面進行了分析。
          中國經濟的崛起,需要更多的中國創造屹立于世界市場,中國力量的提升,需要更多的中國品牌塑造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但愿拙作能夠給您帶來一點啟示。(文章有刪改)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馬蔚華巴曙松談金融與讀書 2012-08-21
      · 【讀書】貴金屬的價值 2012-08-08
      · 《讀書很好》:讀懂香港,乃至中國 2012-07-17
      · 新華讀書“六月十大好書”揭榜 2012-07-09
      · 《讀書很好》 2012-07-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日韩女同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久久精品 | 日韩免费Av中文字幕五月天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 | 最新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 | 日韩一级欧美动漫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