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美)蒂姆·克拉克 (瑞士)亞歷山大·奧斯特瓦德
(比利時)伊夫·皮尼厄 出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深藏一個渴望,一個隨著年華老去逐漸變成悲傷的渴望。我們每個人的渴望都與眾不同,因為它正是長久以來我們希望把自己塑造成的模樣。只有當我們做到聽從內心的聲音時,我們的人生才會充滿意義和價值。”——喬治·金德
這是《商業模式新生代(個人篇):一張畫布重塑你的職業生涯》書中的一段引用文字,讓人讀來黯然神傷,同時也希望有一種智慧,能讓我們讀懂自己內心真實的渴望,有一種行動,能讓我們按自己期望的方式完美綻放。
《商業模式新生代(個人篇)》將帶領我們快速適應商業模式的重新解構,找到職業發展的“軟肋”,釋放激情四射的生命能量。作者將商業模式的九大組織模塊歸結為客戶群體、價值服務、渠道通路、客戶關系,收入來源、核心資源、關鍵業務、重要合作、成本結構。在設計自己的人生愿景目標時,只需將個人視為只有一個人參與的經營企業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個人的人生戰略除了經營要素外,還有個人成就、心理滿足感、幸福指數等無法具體量化的指標,這就需要在繪制個人商業模式圖譜時,用心回答這些問題,面對靈魂最深處的自己。
書中有一處小示例,來自20世紀初的英國思想家伯特蘭·羅素描述,20個人從不同的角度看一把椅子,每個人眼中椅子的圖像是不同的。每一幅既是真實的,同時也是片面的,只有將20人眼中的椅子疊加成完整的圖像時,這個椅子才是全面立體完整的。也許我們不能對每一件事都聚集20個人不同角度的關注目光,但我們可以做那個圍繞椅子一周,從不同角度觀察椅子的人,這就是重構事實的力量。
生命如滾滾車輪不停地輪轉、奔波,壓出不同的車轍和生命軌跡,你真的了解你的生命之輪嗎?書中作者用創意表達、保健健身、財富金錢、個人成長、情感生活、娛樂游戲、職業發展、親戚朋友等八項構成了一個比例不均的生命之輪,有的區域被彩色顏料涂抹得豐滿,而有的區域僅僅有一小塊色斑。“這種練習可以讓客戶意識到,每個人對生活中不同領域的關注都不相同,完全涂抹的區域表示此項生活主題得到了全面實現,部分涂抹的區域表明在這個領域內你還需要更加努力”。你想親手繪制你的“生命之輪”嗎?看看你的生命重心是否有所傾斜,你需要做出哪些努力,修正似乎已經既定的“命運”?這只是一個啟發性的小游戲,你也可以根據不同情況,設計出自己的興趣之輪、能力之輪、特長之輪,最終讓自己成為掌控車輪的未來舵手,讓車輪按自己希望的方向奔跑。
書中以一位計算機程序員肖恩為例,上大學的時候他以自己的編程本領為榮,求職的時候也順利得到了一份編輯工作。但工作不久,他就發現“這份工作磨光了他的熱情”,一年三次跳槽,事情仍沒有得到改觀。職業咨詢師建議他花幾周時間重新認識一下自我。通過利用對話和評估工具,肖恩意識到自己的個性傾向為社交型,他需要在與人交往中展現自己的能力,而一個人的枯坐對他來說是巨大的痛苦。找到問題的癥結,肖恩開始與上司交流,很快他得到了一份負責向其他員工傳授計算機應用技能的工作,他的工作滿足感迅速提高,每天都滿懷期待地走進辦公室。這就是自我發現,適時調整生命軌跡產生的神奇作用,原來為生計而忙的工作,并非都是折磨,利用得當,同樣可以在工作中快樂地展現自我價值。
讓我們再回到書的開端,重新審視那一張神奇的商業模式畫布,沿著書作者的思維方向,它可以如魔法般地變幻出一張適合于“與眾不同的你”個人成長規劃畫布,你準備好調整自己,重新設計個人的商業模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