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美) 霍華德·馬克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沃倫·巴菲特的這句話被人們引用了無數遍,“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可悲的是,許多人根本就忘了什么叫做“恐懼”。在投資領域,提到“恐懼”,需要明了的幾方面事實是:第一,預測大多由推論而來,有效率不足10%;第二,某些人對宏觀未來的預測偶爾準確,但并不是經常的,且他們自己不清楚哪幾個是準確的;第三,如果你相信了解經濟政策、市場趨勢、金融知識并由此形成的個人判斷可以帶來成功,可以規避風險,那么你實際上已經忘記了什么叫“恐懼”,你會因為自以為對未來的把握而采取武斷行動:定向交易、集中倉位、杠桿持股,表現出對高風險的蔑視,因為你堅信會帶來高收益。
這些想法與歷次金融危機前陷入市場瘋狂的投機者所為,驚人的相似。要知道,高風險與高收益捆綁在一起,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投資者一廂情愿的愿望,還因為由此帶來的盲目跟風,讓風險進一步放大。
美國橡樹資本管理創始人、深受巴菲特推崇的證券投資專家霍華德·馬克斯目前管理著800億美元的資產,個人財富150億美元,定期為專業投資者撰寫投資備忘錄,巴菲特說,“當我看到郵件里有霍華德·馬克斯寫的投資備忘錄,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上打開閱讀。現在我讀他的書又重讀了這些備忘錄。”霍華德·馬克斯所著的《投資最重要的事》近日被引進到中國內地出版,這本書是他過去20年所寫的投資備忘錄的精華集錦。在書中,霍華德·馬克斯探討了證券投資應遵循的理念,重新分析界定了價值投資,并一一批駁了不少誤導投資者的流行說法。
在霍華德·馬克斯看來,追求高風險伴隨的高收益,本身就是“貪婪”所為;真正的價值投資、高收益低風險的投資,則選擇是其他多數人不考慮的證券,即“單調的、被忽視的、可能遭到冷落和打壓的證券……這類證券以低波動性、低基本面風險以及在市場不利時損失更低為特征,雖然在牛市中很少能有出類拔萃的收益,但平均表現普遍良好,比熱門‘股票’的收益更加穩定持久。”
再來看風險。產生風險的首要因素不是別的,恰恰是投資者認為風險很低、可以完全消除或規避的意識。2005-2007年,絕大多數投資者都堅信經濟周期已被美聯儲化解了(這也造成格林斯潘被神化贊譽)、風險已因全球化而在世界范圍內被分解、證券化和企業聯合化讓風險進一步分散到鍍鉻投資者、杠桿風險已經較低、做多(做空)投資和絕對收益投資等衍生品可以對沖風險,進而出現了“投資一定能獲利”的信念,警惕、擔憂、恐懼都被拋諸腦后,只剩下錯失發財機會的急迫。霍華德·馬克斯不無諷刺的指出,“隨著承擔新增風險的人越來越多,承擔新增風險的回報卻不斷縮水。”
風險可以控制,但絕不可能達到完全規避的程度。《投資最重要的事》這本書強調,謹慎的風險控制者明白自己不知道未來將發生什么、特別是不可知的隨機風險,因而才會在別人都貪婪的時候,仍然保持恐懼——這里所說的恐懼,實際上正是對市場及其風險的敬畏,并不意味著無所作為,而是像重視收益那樣,有計劃有步驟積極應對并有效控制風險。
那么,如何提高投資勝算(收益)呢?霍華德·馬克斯介紹了橡樹資本管理公司幾項原則:對內在價值有堅定的認識;當價格偏離價值時,堅持做該做的事;足夠了解以往的周期,先從閱讀和與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交談開始,之后通過經驗積累,從而了解市場過度膨脹或過度萎縮最終得到的是懲罰而不是獎勵;透徹理解市場對極端市場投資過程的潛在影響;當市場看起來“好到不像真的”時,它們通常不是真的……
書中也解讀了“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這句話。高收益環境所提供的高額收益機會是通過低價買進實現的,并且通常是低風險的。霍華德·馬克斯解釋指出,買進的絕佳機會會出現在資產持有者被迫賣出的時候,也就是市場發生恐慌性拋售之時,如果在那個時候,你還在耐心等待機會并配備了足夠的買入資金,才能一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