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歐美股市輪流下跌,日常生活消費品的價格不斷攀升,這時候,經濟學家就紛紛支招,但相對于通貨膨脹,唐小惠在《通貨膨脹的奧秘》所需要闡釋的觀點則是,通貨膨脹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通貨膨脹面前,不知道如何去減少盲目投資。從這個角度看,唐小惠所提出的觀點和策略有很強的實際指導意義,但不是通俗意義上的方法論,是通過不同的策略組合,從而成為通脹時期國民投資理財的好幫手。
眾所周知,通貨膨脹在經濟學家看來是經濟問題,新凱恩斯主義認為,通貨膨脹有三種主要的形式:需求拉動通脹,通貨膨脹發生于因GDP所產生的高需求與低失業,又稱菲利普斯曲線型通貨膨脹。成本推動通脹,今稱“供給震蕩型通貨膨脹”,發生于油價突然提高時。固有型通貨膨脹,因合理預期所引起,通常與物價/薪資螺旋有關。工人希望持續提高薪資,其費用傳遞至產品成本與價格,形成惡性循環。固有型通貨膨脹反應已發生的事件,被視為殘留型通貨膨脹,又稱“慣性通貨膨脹”,甚至是“結構性通貨膨脹”。這三型的通貨膨脹可隨時合并解釋現行的通貨膨脹率。也許這在社會學家看來,這不僅僅是經濟學問題,更牽涉到社會學,通貨膨脹影響的還包括人際關系、消費行為,以及組織架構。坦率地說,通貨膨脹所導致的各種社會危機浮現,讓人擔憂。美國學者泰勒·考恩認為,在我們這個高度文明的社會,最珍貴稀有的資源是時間和專注。
事實上,不管我們如何去解讀通貨膨脹,它就在那里,以親密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只是我們以不同的理論賦予它不同的視界和價值,但這絲毫無助于改變自身的經濟狀況。從具體來說,通貨膨脹絕不僅僅是數字多少的問題,而是由于日常生活的開支頻繁增加,關涉我們的生活質量,那么,如何應對通貨膨脹帶來的惡果,顯然是最為重要的了。
《通貨膨脹的奧秘》從某種程度上揭開了通貨膨脹的面紗,給人講述通貨膨脹發生的根源,及應對通貨膨脹的方法,點出了一個貫通全書的觀點,即通脹一直在你身邊,你需要的是終身防通脹意識,需要終身理財!世界、中國都在通脹,物價上漲,工資不漲,錢不值錢,怎么辦?如果你是富人,你可以買房、買地、買金條;如果你是窮人……不管你是窮人還是富人,還有更保險的讓資產保值增值的方法。
時常聽見有人抱怨,我們這個高度文明的社會,什么時候世俗到完全物化的地步:人人不再談論文學詩歌、文化傳統、社會道德,更多的是通過不同的技術或手段,快速地致富。當然,這從側面說明了人們對物質需求的加大,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但如果僅僅是這樣,可能真的像社會學家說的那般:社會病了。但這也可能是一種杞人憂天,到底在經濟學意義上是一種經濟的累積和增加,即便遭遇通貨膨脹,還在人們的承受范圍之內,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經濟實用主義至上也是無可厚非的了。
唐小惠所揭秘的或許只是通貨膨脹的眾多奧秘的冰山一角,更重要的問題是,全球經濟一體化時常會帶來蝴蝶效應,而這也正是“全球同此涼熱”的最佳說明。但即便如此,在通貨膨脹面前,我們還是應該擦亮眼睛,看懂經濟發展的趨勢,使自己的資產在不流失的情況下,有所保值增值,這才是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