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開始,數年來資產價格的暴漲,迅速拉開了社會成員之間的距離。住房數量儼然重新定位了人們的社會經緯。 不斷高企的房價,改變了兩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我們看到80后剛參加工作就遇到房價暴漲,要買房就不得不透支父母畢生的積蓄;有些人房租都付不起,有些人卻可以全款數千萬買房;公務員本是人民中的一員,卻享有普通人不曾有的優先權...... 在現今中國,被地產綁架的不只是普通老百姓。不論窮和富,不論官與商,每個人都被裹挾其中,沒人能置身事外。房價不斷暴漲,民眾巨大失落,在這個過程中,地產商被謾罵、被妖魔化,GDP被地產捕獲,銀行被綁上戰車,房價越調越漲。 在這個市場中,有人唱漲,有人唱空,圍繞房地產,輿論亂象橫生。房價不斷上漲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保障房能否重劃房地產版圖?多年調控為何遏制不住房價?謝國忠預言的地產泡沫破滅是否會實現?未來房價趨勢將如何演繹? 在喧囂和紛雜中,本書發出理性之聲,揭示影響房價的四大根源,剖析房價未來十年走勢,直指復雜問題的本質,給廣大普通置業者以最可靠的地產分析,最理性的趨勢預測,最實用的購房指導。 |
第一章
人民被地產奴役 2010年12月初的一天,一位年輕人落落大方地走進了東二環某項目的售樓處。這個出生于1990年的在校大學生,在4份購房合同上瀟灑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4套商鋪,總價超過5
000萬元,全款付清。年輕人持有北京市的身份證。 聰明如你,已經想到,小伙子是個“富二代”。我跟朋友閑聊時講起這個故事,他說:這算什么,我還知道,有剛剛2歲的孩子,就和父親的名字一起出現在別墅的房產證上。聽到這些,人們流露出的多是羨慕或嫉妒,但我還看到了別的東西,譬如奴役。 另外一個大學剛畢業兩年的朋友,2010年9月還在四處看樓。戀愛幾年的兩個年輕人,已在考慮結婚的事。而結婚,按照大多數國人的想法,最好是在屬于自己的房子里。他們兩人中的一位可以部分依靠父母,另一方的父母卻無法提供資助。 以上兩個案例印證了鏈家地產市場研究中心與光大銀行合作發布的一份《北京市二手房貸分析報告》:近幾年,北京購房人的年齡呈逐年下降趨勢,首套房貸者的平均年齡從2007年的34歲,一路下降到2010年的27歲。我個人認為,此數據還可以援引到新房市場,并擴展到其他城市……[詳細] | |
地產黃金時代的總結陳詞 |
看完袁一泓的新書《從沸騰到癲狂——泡沫背后的中國房地產真相》,一個最大的感覺是:不管是對中國房地產過去十幾年發展的梳理和解讀,還是對其未來命運走勢的判斷和期許,袁一泓的的確確是一個“務實派”。如果把開始推行住宅分配貨幣化的1998年算作中國房地產市場化元年,他十六年的房地產記者從業經驗要比這元年還早兩年。正是由于這份資歷,使他無法以完全超脫的姿態去看待行業,無法將其僅僅當作實驗室樣品去做純定量或定性的分析,無法僅僅通過查數據、看報表去判斷行業走勢,然后貌似客觀冷靜實則沒心沒肺地發布一個個聳人聽聞吊人胃口的報告…[詳細]
|
《從沸騰到癲狂》:泡沫背后房地產真相 |
如何讓一個“從沸騰到癲狂”的產業回歸正軌,要從制度上進行改革。不但必須解決土地的制度問題,還要從根本上解決“以人為本”的居住優先還是“以GDP為本”的生產優先問題。固然中國要大力發展經濟,但合理地安排土地的為人服務和為GDP服務的關系,尤其是解決好中國城市化進程中農村土地的價值回歸,才能增加土地的集約利用效率,讓農村的發展分享城市化過程中的土地收益,讓農民可以變成市民。在增加有效農業用地的同時,保證城市用地的充分供給,解決好中國未來三十年的長期經濟發展問題…[詳細]
|
浮云里的神馬 |
一泓的書里前三種都有表達,既表達了政府的一些意見,也反映了房地產從業者的一些看法,當然代表更多的是消費者的意見和觀察,但他最大的好處是他沒有對經濟學家的意見隨聲附和,這本書還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作品,透露出作者的獨立思考…[詳細]
|
霍小妹妹
發表于2011-07-28 09:24:08 |
這本《從沸騰到癲狂》是從任志強的博客里得知的。袁一泓是21世紀的老人了,專欄還不錯。任志強給的推薦比較客觀,評的不錯,書確實值得一翻——這年頭,好書首先是要別一味情緒化,特別是這種分析類或者剖析類的書。 |
格子間里的小蘑菇 發表于2011-07-26 11:13:56 |
《從沸騰到癲狂》的作者是袁一泓,不過我更熟悉他的筆名李一戈。作為《21世紀經濟報道》的一個讀者,對這些人已經比較熟悉了。書比較客觀,也比較深入。文筆里含有一種力量。還不錯。 |
趙公子
發表于2011-07-21 15:33:32 |
《從沸騰到癲狂》是21世紀的資深媒體人袁一泓的作品。一直看他的專欄,倒是沒想到他一晃也是16年的從業了,任何一個行業,沉浸十年,應該說這個人會有自己思維的一套成熟的體系,有自己一套獨到的心得了。 |
liuyue1124 發表于2011-07-20 16:21:11 |
時常聽到同齡人感慨說,房價毀了80后一代,這真的是切膚之痛。房價真的就像一把枷鎖,改變了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還有愛情觀。如果房地產沒有讓整個社會浮躁起來,我們80后也愿意快樂的為我們的青春奮斗,這也是我們想要的真正的青春。推薦80后們認真讀一下,至少作者是站在客觀的角度敘述這個復雜的行業。無關任何利益集團,無關任何立場。 |
|
|
第一章
人民被地產奴役 第1節 80后的未來 第2節 甘愿做房奴卻沒有資格 第3節
公務員也是人民中的一員 第二章
地產商階層的崛起 第1節 在憤怒的謾罵聲中成長 第2節
沒有1998年房改就沒有潘石屹的今天 第3節 資本市場成就一批超級地產富豪 第三章
被地產捕獲的國內生產總值 第1節 為什么要救地產? 第2節
像網癮一樣的土地財政依賴癥 第3節 根子在于土地招拍掛制度 第四章 銀行被綁上了戰車 第1節
銀行家對地產商說:如果你病了我就請人伺候你 第2節 以金融安全的名義 第3節
貨幣!貨幣!貨幣! 第五章
保障房重劃中國房地產版圖 第1節
保障房建設已成為2010年-2011年的政治任務 第2節 數千億的資金缺口:銀行是否愿意貸款? 第3節
2011年-2012年:地方政府需花血本建保障房 第4節 2012年保障房或占住宅市場半壁江山 第5節
以公租房替代經濟適用房? 第六章
多年調控為何遏制不住房價 第1節 調控:不能說失敗但很難說成功 第2節
決定房價上漲的四個關鍵因素 第3節 中國樓市何時崩盤? 第4節 調控中受傷的地產商 第七章 人民呼喚鐵腕
附錄1 地產大佬創業史
一、宋衛平:豪闊如風 二、許家印: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三、張力、李思廉:這對搭檔何時分手 四、有硬度的黃文仔 五、朱孟依只是個傳說 六、黃怒波:詩人在資本家的翼護下歌吟 七、吳亞軍:我唯一的愛好是工作 八、王健林:后來居上的“老大” 九、易小迪:簡樸的力量 十、2004年以前的孫宏斌 附錄2
房地產調控大事記(1998-2010) |
作 者:袁一泓 |
筆名李一戈,財經觀察家,房地產獨立評論家,資深媒體人士,知名財經專欄作家,從事產業、財經和房地產報道逾16年,曾為《中國房地產報》副主編,現為《21世紀經濟報道》地產新聞總監。堅信
“只有將這一代的年輕人,從沉重的房價奴役下解放出來,還給他們自由而非枯滯的心靈,還給他們創新而非等待的向往。解放年輕人,就是解放一個民族,就是解放一個時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