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揭開基金經理的5大面具
      《炒股,別踩這8大雷區》
      2010-12-24   作者:邱恒明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作者:邱恒明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杠桿炒股的殺傷力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本杰明·格雷厄姆、曹仁超等人借款炒股的虧損經歷值得散戶增強警惕。其實,善于利用杠桿操作的基金經理也需小心使用杠桿技巧,某種程度而言,也要盡量遠離它。對沖基金經理最具代表性人物巴頓·比格斯用自己的虧損經驗向大家提示了這類風險。
        1970年5月的一次市場向下給投資大師巴頓·比格斯刻骨銘心的記憶,成為他終生難忘的一課。后來他總結說:當你管理一個投資組合的風險時,你必須時刻記住:災難驟至的可能性永遠存在。無論向上還是向下,市場都容易走火入魔。
        我們先來了解下巴頓·比格斯的背景,順便介紹下他炒股之初時的得以忘形,或許我們能從中找到自己的身影。

        {巴頓·比格斯小傳}
        在摩根士丹利工作了30年,曾任該公司的首席戰略官。多次被評選為“美國第一投資策略師”,2003年6月,比格斯創立了Traxis合伙基金,如今,Traxis管理的資金超過10億美元。

        巴頓·比格斯是銜著銀湯匙出生的那種人,父親是一位非常成功的職業投資家,曾任紐約銀行的首席投資官和多家企業的董事。比格斯年滿18歲即從父母那兒得到了一個價值約15萬美元的股票組合,雖然一直反感于父親的工作,但上大學期間,突然之間發覺,因為自己不懂股票投資,像個傻子似的總被排斥在晚餐桌上的談話之外,便立志要成為投資家。
        話說,在華爾街工作了4年多之后,巴頓·比格斯認定是該擁有屬于自己的投資公司的時候了,于是伙同他人開辦了費菲爾德伙伴公司,起始資金970萬美元。
        第一年的成績非常喜人,以55%的增長而結束,同期道瓊斯指數才上漲3.6%。,接下來的三年他的公司同樣表現出色,到1969年6月1日時,他的基金增長已經略超過200%,而同期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增長只有4.7%。
        “我們覺得自己是天才。合伙人雷德克利夫買了一艘更大的帆船,我們引入了第三位合伙人約翰·莫頓。我把老房子拆了,開始蓋一所大得多的。” 巴頓·比格斯回憶到。
        很顯然,接下來所發生的故事,正與本章節杠桿投資密切相關,在大勢逆轉之時,比格斯用“半夜三點,渾身冷汗”來形容,這次嚴重的失利帶來的后果之一就是,剛建一半的新宅不得不停建。

        巴頓·比格斯的虧損
        終于,洪水到來了。到1970年初,美國股市的投機性變得非常強。技術、計算機租賃、新時代成長股的估值都達到了天價。對沖基金如雨后春筍般誕生。銷售員、交易員,以及形形色色你從未聽說過的人都跑出來籌資,私人基金蔚然成風。1970年冬末,熊市不期而至,重大損失集中在1968和1969年曾飛速躥高的投機型成長股票上。當時我們持有的多頭是一些最好的新時代股,而空頭是一些差勁的新時代股。我們還做空了一些所謂“漂亮50”中的成長型藍籌股,我們認定這些股票的價值被大大高估了。到1970年5月,我們持多頭的成長型新股傷亡慘重,持空頭的垃圾股卻沒有道理地表現良好,“漂亮50”也是。
        那是一個讓人絕望的時期。我的新宅正建到一半,我們住在一套簡陋的小房子里。我還記得那段時間,我每天夜里三點像上了鬧鐘一樣準時醒來,渾身冷汗,一邊聽著孩子們均勻的呼吸,一邊為我的投資組合發愁。我們該把Memorex的空頭平掉嗎?我們該賣出“數字設備”的股票嗎?識讀設備公司是一家真實存在的公司嗎?寶麗萊會一直下跌嗎?那是我曾經歷過的最痛苦的感受。它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折磨著我。股票不行了,我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的投資組合完蛋,而且是腹背受敵。我在驚恐中渡過了4月和5月。
        事后我才認識到,在混亂的政治和經濟形勢之下,當市場崩潰時,不僅流動性煙消云散,而且價格的直線下跌使得所有的決策都可能帶來嚴重的負面效果。而這一切,我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明白的。我父親后來跟我說:“在你的投資火刑里,你得到了一些經驗,明白了杠桿的危險和止損的必要性,這是好事。

        巴頓·比格斯僥幸渡過了難關,但1970年的5月卻成為他終生難忘的一課。他告誡說:當你管理一個投資組合的風險時,必須時刻記住:災難驟至的可能性永遠存在。無論向上還是向下,市場都容易走火入魔。
        以巴頓·比格斯為代表的對沖基金管理人經常會使用杠桿工具,風險極大。后來比格斯寫就的《對沖基金風云錄》就揭示出對沖基金經理風光背后的壓力和風險。

        巴頓·比格斯歸納出基金經理的5大形態。

        1、可能曾戰績輝煌,但照樣一敗涂地。
        “我本人了解的過去幾年里建立的基金就不下十幾只,發起人都是些非常成功的分析師或機構銷售精英。這些人曾是大牛市時期的金童,并且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掙到了大筆傭金,就此變得揮霍無度。他們是些很有魅力的男人和女人,但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可能把魅力加運氣加牛市與投資頭腦混為一談了,沒過幾年,便統統關閉了。
        記住:每一個“麻雀變鳳凰”的故事,就伴隨著至少兩三個“麻雀變麻雀”或“麻雀變鳳凰再變麻雀”的故事。當然,這個比例還是說得太小了。

        2、基金經理天天掛著職業的微笑,內心卻充滿煎熬。
        比格斯說,并非人人都能忍受管理資金的折磨。“那是一個讓人絕望的時期,我的新宅正建一半,我們住在一套簡陋的小房子里。那段時間,我每年凌晨3點像上了鬧鐘一樣準時醒來,渾身冷汗,一邊聽著孩子們均勻的呼吸,一邊為我的投資組合發愁。”
        “現在”永遠是最難做出投資決定的時刻,這就是投資生涯,這就是它惱人的本質。如果有什么成就的話,那都是過去的事。

        3、出色的投資經理都是緊張苛刻的狂躁癥患者。
        管理一只大型基金就像擔任足球隊的教練。只有那些擁有最出色的球員和最冷血的教練、戰術最聰明、組織最得當、踢球最玩命的隊伍才能奪冠。好心腸、好脾氣、容許下屬犯錯的管理者最后都會被淘汰。

        4、人們記得的總是你最近的表現。
        投資這個行業,人們記得的只是你最近的表現,榮光易逝,榮與辱的轉換只在一剎那間,這是一個數字的游戲。千萬不要為客戶的忠誠、銷售員的追捧、老板的寵愛而得以,這些都只是曇花一現。

        5、大有大的難處。
        大型投資管理公司的致命問題就是:盡管它們同樣公布業績,但經營公司的是商人和官僚主義者,不是真正的投資家。商人們不懂得或不想懂得如何創造出適當的環境、為客戶創造持續的高回報。他們想的只是增加企業管理的資產,以便收取管理費。

      (收錄至新書《炒股,別踩這8大雷區》2010年12月出版)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日本免费午夜啪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AV大片 | 亚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色 | 亚洲步兵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台湾国产综合 | 亚洲国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