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章 誰能設計一個大腦…… 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為其后半個世紀的經濟學定下基調。在他的著作中,除了上述引用的有名論斷,他的研究首先是關于財富,其次是關于人。在所有的情況下,古典經濟學中的人是個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和客觀理性特點的人。進一步,對未來看法的可變性(人的本質特點)不會出現在一些關于財富的研究中。最終,經歷多年的爭議和磨難以及l936年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出版,馬歇爾的研究方法被人排斥。 根植于現代金融理論框架中的觀點、模型、概念以及系統,我稱為資本理念,在1952~1973年出現。它們與凱恩斯的關系不大但與馬歇爾關系緊密。總體來說,資本理念根本的結構源自一個最重要的假設:在錯綜復雜的事實、傳聞、非連續性、粗俗、黑色不確定性組成的真實世界。投資者能夠很容易做出最優決策。 …… |
|
目錄 |
|
譯者序 前言 說明 第一部分
行為金融的攻擊 第1章 誰能設計一個大腦…… 第2章
行為金融的奇怪悖論: 新古典主義理論是貪婪者的理論 第二部分
理論家 第3章 保羅·薩繆爾森:世俗的哲學家制度主義者 第4章
羅伯特C.默頓:風險不是一個附屬品 第5章 羅聞全:經濟學中唯一真正有用的部分 第6章
羅伯特·希勒:大眾的風險管理者 第7章 比爾·夏普:“把風險當成數字是危險的” 第8章
哈里·馬科維茨:“你的世界很小”
|
第9章
邁倫·斯科爾斯:歐米嘎有一個美好的光環 第三部分
從業者 第10章 巴克萊國際投資公司:“一個福音的事業” 第11章
耶魯大學捐助基金:非機構投資者行為 第12章 CAPM
Il:偉大的阿爾法夢想機器 ——我們沒有看到期望回報 第13章
可轉移阿爾法:“那已經成了新頌歌” 第14章 馬丁·萊博維茨:換上新裝的CAPM 第15章
高盛資產管理:“我知道看不見的手依然存在” 第四部分
未來的投資革命 第16章
沒有什么永恒不變 致謝 注釋 |
|
 |
 |
相關評論 | |
|
自1992年彼得L.伯恩斯坦創作其影響重大的《投資革命》一書以來,金融市場發生了很多事。幸好彼得L.伯恩斯坦重新運用了其流暢的文筆來描述這些變化,投資方式經歷了一場實質性變革,變得高度依賴復雜的數學、衍生工具、對沖以及超主動型交易。這本通俗易懂的好書將無可匹敵地成為一個真實年代的權威史書。 |
——約翰·博格爾 先鋒集團創始人 |
|
沒人比彼得L.伯恩斯坦更了解華爾街的知識史,這使他成為我們走向未來最好、最英明的向導。他是唯一能夠寫此書的人,感謝上帝他寫了。 |
——賈森·茨威格 《投資》專欄作家 |
|
彼得L.伯恩斯坦的又一本必讀書!這本書創傷優良且能啟迪思想。 |
——穆罕默A.埃爾埃里安
哈佛大學管理公司總裁兼CEO |
|
彼得L.伯恩斯坦向我們介紹了投資天才們的見解,解釋了他們是如何將金融理論轉化為投資實踐的。 |
——埃爾羅伊·迪姆松 化敦商學院教授 |
| | | |
| |
|
 |
|
彼得L.伯恩斯坦是《投資組合管理期刊》的創辦者(1974年),更是一位將枯燥理論轉化為有趣故事的高手。他的一系列著作將現實中的投資界和學術理論協同起來。 代表作:《與天為敵:風險探索傳奇》、《投資新革命》、《華爾街經濟學人》、《黃金的魔力》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