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到幾年前的中國,VC(風險投資)和PE(私人股權投資)這兩個詞匯可能還只是代表少數人能享用到的資本盛宴,但是作為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和政府已經意識到它的重要性。短短三四年,國內股權投資市場已然風起云涌。 但作為所有股權投資中的最前端,天使投資受到的關注一直不是太多。其實,無數個在普通人看來非常神秘的天使投資家,正在靠他們的雄厚財力、豐富經驗和獨到眼光,為未來的企業巨人鋪設第一層基石。未來的中國企業需要這“第一桶金”,未來的中國需要蓬勃向上發展的天使投資,這正是日前出版的《創業投資圣經——天使投資理論與實踐》的作者劉曼紅教授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
每個企業都需要一個天使
《經濟參考報》:什么是天使投資?您研究風險投資多年,是什么促使您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天使投資上并決定寫作這本書? 劉曼紅:我在書的開頭曾這樣形容天使投資,“傳說天使是上帝的信使,她們身穿白色的長裙,張著美麗的翅膀飛到人間。她們具有無比的智慧和力量,向困難的人們賜予及時的援助。天使代表著春天和希望。創業者把投資人比做天使是對投資人無限崇敬和尊重。在商業現實中,天使投資也扮演著相似的角色! 具體而言,那些投資于種子期/早期的創意或創業的個人的股權資本稱為天使資本;那些從事這種高風險,以期獲得可能的高收益的人即稱為天使投資家。這里有幾個小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1874年,年輕的亞歷山大·貝爾就是借助于兩位天使投資人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電話公司。貝爾最初希望能夠從銀行獲得一些啟動資金,但銀行認為他的想法太大膽,風險太高,沒有貸款給他,而波士頓的一位成功的律師和一位皮貨商資助了他,幫助其實現了創業理想。1903年,五位天使投資人投資4萬美元,使得亨利·福特實現了他的汽車夢,成為后來的經濟巨人——福特汽車公司。1997年,亞馬遜公司就是基于若干投資者的120萬美元天使資本上市的。后來,它才又融到了8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實際上,每個企業都需要一個天使,沒有天使投資家,就沒有今天的蘋果公司,今天的谷歌。天使投資是彌補企業早期融資空白的一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金融力量。天使投資投入企業的種子期和創始期,這是風險投資不可能、也不愿意投資的階段。 2007年秋天,歐盟的“創新融資論壇”在里斯本召開。會上,人們普遍注意到風險投資向中晚期投資的趨向,并提出了企業早期融資空白的課題。人們越來越關注在歐美已經蓬勃發展的天使投資。為了推動全球的天使投資活動,大約30多個國家的代表開了座談會,并聯合倡議創建“世界天使投資協會”。也是從那時起我就開始著手梳理思想,準備寫作這本書的資料。
天使投資培育的是企業生物鏈的最前端
《經濟參考報》:您覺得天使投資對于經濟發展有多大的貢獻? 劉曼紅:風險投資作為一種投資職業,誕生于“二戰”后的美國,至今已有60余年的歷史。風險投資對于經濟發展的作用已經為人們所知。與風險投資事業相比,天使投資還是一個年輕的行業。天使投資對于經濟發展的貢獻度也才剛剛開始研究。然而,天使投資對于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已經引起許多從業人員和專家學者的重視。沒有天使投資,一個以創新為基礎的經濟就會遇到危機。因為沒有天使投資,就沒有眾多的創新型的小企業的生存,而這些創新型企業創造了1250萬個新的就業崗位,創造了11%的GDP。 在企業從誕生到成長的生物鏈中,天使投資是早于風險投資的,是為企業提供外部資金支持的重要資金來源。這就像人類的生物鏈一樣,沒有新生兒,就沒有嬰幼兒,就沒有青少年,就沒有成為社會生活主力的青壯年。也像一棵樹的成長歷程一樣,沒有種子,就沒有小樹苗,就沒有未來參天的大樹。沒有創業企業,就沒有成熟企業,就沒有大型的成為經濟命脈的明星企業。資本匱乏是創業企業夭折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天使投資正是為創業企業,包括種子前期、種子期、創始期企業提供外部資金的,正在全球風起云涌,迅速發展的一支資本生力軍。
中國天使投資事業正在進入擴張期
《經濟參考報》:中國天使投資事業的發展歷程是什么?未來的前景如何?還需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 劉曼紅:根據相關研究報告,中國最早的天使投資起源于1986年開始實施的“863計劃”和1988年開始實施的“火炬計劃”,這是兩個由政府主導的投資于種子期的天使投資計劃。“這樣看來,中國最早的天使投資是由政府推動的。” 目前,中國天使投資正在經歷一個從初創期走向擴張期的階段。2006年10月,天津首先創立“天津濱海創業天使投資基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地方成立了天使投資基金、天使投資協會、天使投資俱樂部、天使投資網站,以及專門從事天使投資的公司紛紛成立。北京中關村天使投資聯盟創立后,又創立了上海天使投資俱樂部、深圳天使投資人俱樂部、福建八閩天使投資人俱樂部、華南天使投資人俱樂部、青島天使投資俱樂部等等。 實際上,大多數投資人出于逐利的考慮,還是愿意投資晚期的項目,一方面是晚期的項目風險小,另一方面,就算晚期和早期的項目風險程度差不多,但是晚期的企業規模大,一個億的盤子和100萬的盤子,利潤差別可就差多了。另外,現實對早期的天使投資人的要求也更高,他需要是個混合人才,往往是他不僅要懂金融、懂管理還要懂點技術。 但目前的現實情況表明,晚期項目的市場已經接近飽和了,現在再想扎堆做晚期項目,會非常艱難,幾乎找不到好的項目。很多投資家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投資企業的階段正在一步步向前移動,中國天使投資的春天值得期待,當然,我要強調的是,這里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從實際經驗來看,沒有哪個國家的天使投資沒有政府在背后做推手。
作者劉曼紅小傳
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財金學院博導,中國風險投資業的主要奠基人、先驅和推動者之一,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望,1986-1990年先后擔任美國俄克拉何馬大學講師、俄克拉何馬教育部高級研究員、康奈爾大學講師、研究員等;1990-1997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哈佛全美科技研究中心及哈佛工商管理學院擔任副研究員。在風險投資和私募投資領域著有大量書籍和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