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領導,就是用觀念領導 |
|
不管什么時候看見杜書伍,他永遠是一派從容不迫,即使經過了去年一整年全球經濟對企業的震撼教育。
這當然也跟他的經營成績有關。再不景氣,聯強國際照樣逆勢擴張,去年合并營收增長了11%,達到臺幣一千九百億元。連帶地,問起杜書伍去年體會最深的一件事,他豪氣地笑著回答:“這次金融海嘯,倒是解答了我腦子里不少懸疑,我很高興我很多想法都是對的!”
從小就喜歡深思的杜書伍,腦子里無時無刻不在轉動思考,成為企業家之后,這更成為他帶領團隊向前走的管理方式。“我認為領導就是要‘觀念領導’。”杜書伍說。為此,2000年之后,他干脆當起“老師”,每天早上八點到九點召集干部“上課”。隨著聯強國際規模不斷擴張,杜書伍再進一步把上課內容寫成文章,讓全體員工都能了解他的思維。[詳情]
|
|
精彩觀點 |
|
★想要成為“將才”是沒有捷徑的,必須踏踏實實地打好“將才”的根基,等待戰場出現、累積戰功。
★將才不需要萬中選一的天賦異稟,但也絕對沒有速成的方程式。
★“人兩腳,錢四腳”,人追錢很難,但人的能力提升了,錢要追人卻很容易。
★如果對工作內容僅僅止于熟練的程度而不能精通,則工作上稍遇變化,往往就不知所措。許多組織中常見所謂的“萬年科員”,便是如此而產生。
★一個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所反映出來的能力高低,大致可以分為五個等級:不會、會、熟、精、通。
★到隔壁便利商店買東西,不要開車!一項好的工具,其應用的重點并不是“多用”,而是要“善用”!
★專業知識、執行能力、學習能力是能力的三大部分,一個人必須這三者兼具才可以稱得上是“有能力”。
★專業模式就是無數前人依其長期累積的經驗,整理成一套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以企業營運而言,則是讓企業組織能有效運作的制度、流程與運作模式。新手學習時,若能先照本宣科從制度、流程與運作模式學起,少走前人自我摸索的冤枉路。
★勤勞的主管在應該授權的時候,要充分授權;勤勞的員工,要停下來思考如何有效率地簡化工作。當你持續感覺自己很忙的時候,這就是改善效率的徵兆。
★獨立思考的習慣與積極主動的任事心態是成為大將的先決條件,可稱之為“將心”;而“將心”便是我們觀察人才是否為“將才”或是潛力人才的重要指標。
|
|
 |
媒體評論 |
|
杜書伍先生的《將才》,是一本解決人才困境的好書。與其不斷抱怨或是哀嘆人才短缺,企業、團體不如積極地自己動手培養人才;或者年輕人自己積極地立志、學習磨練,使自己成為人才及將才。
——臺灣《天下雜志》董事長
殷允芃 |
|
教導(coaching)已經被很多成功的跨國企業證明為一種富有成效的溝通公司上下、幫助員工快速成長的有效手段。杜書伍先生就是一位教導的高手,他主動將自己關于職涯和人生發展的經驗和思考分享給更多的年輕人。分享即收獲,相信本書會為杜先生贏得感謝和尊敬。
——《IT經理世界》 |
|
作為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杜書伍先生給在升職與加薪中掙扎至極的職場人提了一個醒:在高度競爭下兼顧成長與內涵,在速度之外力求其穩健度與扎實度。勿拔苗助長成為職場豆芽菜,這是自然生長的規律,也是人才成長的規律,需要敬畏它、遵循它。 ——《商學院》 |
|
培養將才是一套系統工程。他需要領導者堅定信念、細致觀察和具體規劃,其根本是要用心去體會。每個領導者都是非教師職業的實質教育工作者。他們在培育將才的過程中,亦將自己歷練成一位真正的帥才。這本書將告訴老板如何培養將才,教會我們如何磨練將心。
——《新財經》 |
| |
作者評論 |
柳傳志為什么不寫書! |
|
編輯托我寫書評。書名為《將才:讓年輕人少奮斗5年》,作者系聯強國際的總裁杜書伍。
對于聯強國際以及杜書伍,我全然不知。“聯強國際相當于中國的聯想,杜書伍相當于柳傳志。”編輯的解釋直觀形象,至少讓我了解這家公司的地位和這位企業家的影響力了……[詳情] |
|
“臺灣柳傳志”教你蹲好“職場馬步”
|
|
企業家出書這件事,如今似乎已經不再是新聞。更不要說那些以企業家為主題的圖書了,簡直一個汗牛充棟。然而,在這股熱潮中,有一個人的書顯得十分特別。他的書,沒有講述自己的奮斗經歷,沒有對往事的回憶,沒有拋出自己的人生觀念,而是在實實在在地探討企業人才成長之路。他就是臺灣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而他的這本書叫《將才——讓年輕人少奮斗五年》。[詳細] |
|
臺灣人的精神 |
|
拜讀完杜書伍的《將才》,我的眼前逐漸浮現出一個個臺灣人的形象:已故臺塑創辦人王永慶、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生產“康師傅”的頂新集團董事長魏應充,還有臺灣著名的出版家何鵬飛以及我認識的華文網出版集團董事長王寶玲……[詳細] |
|
邁上一條“從兵到將”的堅實階梯 |
|
“我思故我在”,這是杜書伍的慢生活秘訣,也是他的經營與人生哲學,“體悟愈多、充實感愈大,人生意義就愈能顯現。”杜書伍讓員工體會“我思故我在”的道理,花時間思索,厘清方向,才不會像籠中鼠一樣跑滾輪般,忙碌不堪,最終卻只是原地踏步。[詳細] |
|
做不了“將才”,也別成“醬菜” |
|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主管的職員也非好職員。初入職場的年輕人總是抱著熱情和理想,經過幾年的磨練,一些人成為將才,而另一些人則原地踏步。究其根源,如杜書伍先生在《將才:讓年輕人少奮斗三年》一書中所言,在于“思考習慣”與“任事心態”不同。[詳細] |
|
| | |
| |
|
 |
|
從一名電腦工程師,到馳騁通路產業的大將軍,他創造了一段極富傳奇色彩的職業生涯;他帶領聯強國際開拓國際版圖,構建世界級的通路王國。
杜書伍,臺灣著名企業家,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畢業于臺灣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系;1976年加入神通電腦,推動臺灣第一顆微處理器;三十歲即升任集團子公司總經理;四年后,晉升為集團總管理處副總經理;現為聯強國際總裁,帶領聯強國際成為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三大的通路集團。[詳情] |
| |
 |
趣味經濟學100問 |
 |
經濟學并不意味著復雜的數學模型和演算公式,也并不僅僅充斥... |
作者: 黃典波 出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 |
[閱讀] [購買] [點評] | |
趣味經濟學100問 |
 |
經濟學并不意味著復雜的數學模型和演算公式,也并不僅僅充斥... |
作者: 黃典波 出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 |
[閱讀] [購買] [點評] |
趣味經濟學100問 |
 |
經濟學并不意味著復雜的數學模型和演算公式,也并不僅僅充斥... |
作者: 黃典波 出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 |
[閱讀] [購買] [點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