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貨幣政策由適度寬松轉為穩健,明年的貨幣發行和銀行信貸將會有比較明顯的收緊,從而流動性將會減少,這對資本市場來說不是個好消息。于是有投資者將希望放在積極財政政策上,認為積極財政政策會在資金上彌補貨幣政策收緊留下的空當。
那么,如何理解2011年的積極財政的“積極”二字,對各方投資者來說就比較重要了。
簡單地說,與2009年和2010年相比,2011年積極財政之“積極”在內涵上已有不少變化,此“積極”已非彼“積極”。
從理論上說,財政政策在行使公共財政調控經濟職能時,視宏觀經濟運行需要,有擴張、中性和緊縮之分,也就是積極、穩健和緊縮。根據目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積極財政政策還沒到需要考慮“撤火”的程度,但是,積極財政在“積極”的姿態上已經沒有前兩年那么激烈,而是相對溫和起來;在資金投入和政策著力的方向上也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改變了方向。具體來說,表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是數量的變化。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不期而至,加上當時宏觀政策正在緊縮,國民經濟下滑趨勢明顯,所以從2008年四季度開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增加中央政府公共投資1.18萬億元,帶動引導社會投資4萬億元。這項政策一直延續到2010年,它遏制了中國經濟下滑的趨勢,使中國經濟最先從危機中復蘇。但是今年四季度以來,隨著通脹壓力越來越大,以及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導致的全球流動性泛濫趨勢,目前的經濟形勢遠非當年,經濟走勢曲線已經劃出了一個急轉彎,已經不需要當年那么大規模的政府公共投資。因此,2011年在財政支出上應當合理把握財政赤字和政府公共投資規模,財政支出將在前兩年高增長的基礎上降低下來,相應地赤字率也會降低下來。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由于經濟復蘇基礎不穩,經濟形勢十分復雜,明年在調整收入分配格局、調整產業結構、穩定價格總水平、健全社會保障、支持新興產業、支持三農和推動改革上還要花大錢,加上還要保證在建項目的完工,財政支出也會保持一定的增長水平。所以,明年的積極財政在資金投入的數量上將在保持一定的增長比例的同時,比前兩年有較大的收縮,赤字率也會降至一個更低的水平。
其次是方向的變化,明年積極財政將在資金使用和政策的著力方向上發生變化。在前兩年應對危機的時候,為擴大總需求,防止經濟衰退,財政資金較多地投向基礎設施上。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2011年的積極財政勢必將圍繞“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這個經濟大局,調整資金的使用和政策的著力方向。
從大的方面說,首先是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居民特別是低收入者收入,增強其消費能力。也就是說,將一部分財政資金花在提高居民收入上,將一些財稅政策的著力點放在減少收入差距上。其次是優化投資結構,也就是改變資金投向,將公共投資與擴大消費、調整結構、改善民生等結合起來。再次是發揮財政政策“點調控”的優勢,支持結構調整和區域協調發展,加大財政科技投入,推動自主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支持節能減排,加快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推動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等等。
因此,依筆者之見,明年的積極財政政策的“積極”將是在服務宏觀經濟調控總目標下的“積極”,對一些與民生有關的行業或新興產業形成利好,對助推通脹的產業和一些不符合產業政策方向的產業形成利空。但是從明年資金總量的形成上看,很難稱得上利好或者利空,應該是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