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環繞的賽里木湖畔,青草茵茵,野花芬芳。在蔚藍色湖水的映襯下,遠處的巍巍雪山格外壯麗。環湖公路上游人如織,不時有遠道而來的自駕車隊呼嘯而過…… “這里是國家4A級景區,游客不斷,十年前,這里可不是這樣子。”牽著一匹健壯的栗色馬、正在招呼游客的哈薩克族牧民哈克希巴依給記者描述了一個不同的賽里木湖。 “那時候不懂保護環境,氈房隨便搭,牛羊隨意放牧,每逢一年一度的那達慕草原節,許多車還在草場上隨意碾壓,”哈克希巴依說,“那時候湖畔草原污漬滿地,垃圾成堆,牛羊沒有草吃,鳥都飛走了! 記者從賽里木湖管委會得知,由于草地退化嚴重,2002年賽里木湖地區植被畝產草量較上世紀90年代下降66.2%,裸露地擴大到6萬多畝。由于水土流失,草原上隨處可見的溝壑猶如一道道猙獰的傷…… 2002年賽里木湖治理大幕拉開,“素面朝天、還其自然”成為治理的最終目標。“從那時起,那達慕節搬到了博樂市舉行,湖面上的游艇旅游項目也取消了,然后就開始了禁牧!惫讼0鸵勒f。 自2011年起,為了恢復草場植被,當地政府在草地資源調查的基礎上全面啟動湖畔草原禁牧。經過3年努力,當地投入近2億元,實施了核心區16.45萬畝草場禁牧。 草原禁牧,牧民怎么辦? “我家在2012年搬進了政府修建的抗震定居房,還有配套的幼兒園,政府又修建了草料基地,牛羊可以在劃定范圍內放牧,冬天就吃草料基地生產的草!惫讼0鸵栏嬖V記者,在搬遷牧民的同時,當地政府幫助牧民組建馬隊,進行有序的旅游開發。 據了解,賽里木湖生態修復工程總投資7.23億元,包括草場種草、溝壑綠化加固、崩塌湖岸生態防護、人工修復加快植被恢復等。 獲得重生的賽里木湖再次成為游人的天堂,湖畔的牧民也嘗到了生態旅游的甜頭。哈克希巴依現在是湖畔馬隊的一員,這邊搞旅游,家里搞畜牧養殖。“我們全家4兄弟,一年總收入能到20多萬,大家平分,這還不算政府給的補貼,比之前翻了三四倍! 就在記者采訪時,數只潔白的天鵝沿著賽里木湖岸緩緩游過,引來游客一片驚嘆。據介紹,賽里木湖整治前,天鵝僅在遷徙途中前來短暫歇腳,現在卻有近百只長期棲息在此,成為湖面一大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