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來,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土城礦各項工作業績不凡,特別是在煤炭市場下行的嚴峻形勢下,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和經營效果,一定程度上說,為公司挑起了生產經營的“大梁”。是什么力量促進了土城礦的健康穩步發展呢?筆者通過實地了解,理清了土城礦逆勢發展的脈搏和軌跡: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佳績,并不是這個礦占有良好的煤炭資源和得天獨厚的生產條件,而是他們始終做“積極向上、不怕困難、敢于拼搏”的盤江時代精神的堅定踐行者,始終做勇立潮頭,敢打硬仗的帶頭先鋒。在面臨著煤層變化大、搬家倒面頻繁、煤價下跌等諸多困難的制約和挑戰下,全礦職工特別是領導班子,沒有精神懈怠、怨天尤人,更沒有強調客觀惡劣環境,而是用土礦文化作支撐,加強思想引領,迸發強烈的正能量:團結一致、直面困難、堅定信心、敢打敢拼、精心謀劃、頑強拼搏。
 |
土城礦工業廣場 |
 |
土城礦15910少人化綜采面 |
 |
朱家道與15910大學生采煤隊職工在井下座談 |
持續“寒風”彌漫著全國煤炭市場,眾多煤礦企業面臨生存的挑戰、發展的考驗。
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受進口煤沖擊、國內煤炭產量持續過剩、下游產業不景氣等因素影響,全國煤礦虧損面接近90%。進入今年以來,煤炭價格仍然“跌跌不休”,公司5月份的商品煤價格已跌回2006年水平,銷售渠道不暢、貨款回收困難等狀況仍然嚴峻,需求方要求降價的聲音持續不衰。
再陡峭的山峰還得攀爬,再洶涌的暗流還得搏擊。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市場這只“無形的巨手”的威力,只有快刀斬亂麻才能找到活路。
土城礦正是把準了市場這根脈,直面困難勇拼搏,以清醒的頭腦、睿智的思維、準確的判斷、扎實的管理、科學的謀劃穩扎穩打,實現了各項工作逆勢前行,為經濟新常態下的煤炭企業探索到一條“穩中求進”之路。2014年,土城礦完成精煤120.5萬噸、混煤145萬噸,全年實現盈利,在公司生產礦井乃至貴州省煤礦企業中業績顯著、勇立潮頭。
進入2015年,土城礦安全、生產、經營持續走好,截至5月底,生產精煤48.28萬噸,混煤74.39萬噸,掘進進尺9996米,在較好完成公司下達的經營指標的前提下,實現了增盈。再次以不凡的業績踐行了“積極向上、不怕困難、敢于拼搏”的盤江時代精神,踐行了土城礦“平心靜氣抓安全,積極有序抓生產,重教輕罰抓管理,同步協調抓發展”的管理理念。
更令人精神振奮的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土城礦副礦長尹學宇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礦長朱家道、采煤四區區長魯書林被評為“貴州省勞動模范”,黨委書記石永林獲得“中國煤炭思想政治工作石圪節精神獎”,土城礦榮獲“中國煤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
每一組數據、每一個榮譽的背后,折射出可親可敬的“土礦人”搏擊風浪、抱團取暖的精氣神,采掘工作面的每名普通礦工、后勤單位的每位服務人員,特別是一個個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每一滴汗水加在一起,共同鑄就土城礦的可喜業績。
啟示一:安全是煤礦企業永恒的主題,是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沒有安全作保障,美好的愿望都會落空,土城礦在這場艱難的硬仗中,他們奪勝之舉首先就是——
牢牢牽住安全的“牛鼻子”
礦黨政主要領導在多種會議上常說:“產量上不去,事后還可以補回來;出了安全事故,就悔之晚矣。”有這一安全觀念作支撐,土城礦從礦班子到相關業務部門再到基層區科、班隊組負責人,始終堅守安全紅線不觸碰,底線思維不突破,不安全不生產成為一種自覺行動。
對于安全生產管理,土城礦可謂涇渭分明又相融相契。涇渭分明,是指行政管人的安全行為,黨群管人的安全思想。按照分管范圍的不同,行政領導對生產作業現場環境的不安全因素、設備的不安全狀態等進行拉網式管控,大到“一通三防”、瓦斯治理、打鉆防突,小到設備上一顆螺栓的緊固、電機減速機油脂使用,只要看得到想得到的,不僅動嘴說教,還動手示范指導,這種親力親為的安全管理風格在礦、區科領導中蔚然成風。礦黨委書記、工會主席、基層區科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以及黨群各科室負責人,重在職工安全思想的教育,他們進車間、到班組召開安全警示教育大會,下井帶班時與職工面對面談心交心,了解職工的家庭狀況、工作狀態及對安全業務知識的認知和掌握情況等。
2014年以來,在廣泛征求民意的基礎上,土城礦不斷加強制度的廢改立工作,力求讓制度更科學規范、便于執行,先后健全完善了《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辦法》、《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大小安全管理制度20余項,特別是通過強化制度的執行、監督,有力地規范了干部職工的安全行為,確保制度執行的延續性和有效性。
啟示二:增產增收、提質增效,是煤礦企業生產經營的“一對輪子”,只有兩個輪子都轉起來,才能相向而行,平穩發展。在市場下滑的困境中,他們更加注重抓好——
增量提質創效益
“煤炭市場瞬息萬變的風向標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控制風速,這個風速就是礦井的生產經營模式,通過不斷調整生產機構,構建生產作業戰場,走活采掘接續這盤棋,做精產品質量這盤菜,通過增量、提質來彌補因為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我們的礦井才能站得住、走得穩、走得遠。”這是作為省勞模的土城礦礦長朱家道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每年年初,朱家道最忙的工作就是組織礦班子和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制定采掘接續計劃,通過采掘接續計劃基礎表,分析全年的生產特點和經營走向。每次下井,他都要走到每個采掘工作面,凡事做到心中有數,措施有力,“瓶頸”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為了確保有充足的原煤入洗量,我們主要從回采戰場構建入手。
通過一系列工作形成正常接續格局,保證全年回采戰場充足”。這是張輝元的生產布局思路。
為了加快巷道的掘進速度,提高原煤產量,礦組織開展了勞動競賽活動,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加快工程推進度。
處于冷淡的煤炭市場環境中,增產增收是一方面,提質增收也是礦井生產經營的關鍵,土城礦不僅從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每一項制度上扭緊質量“發條”,強化原煤回采、分裝分運、洗選加工等過程監督,保證商品煤質量,更加注重厚煤層與中厚煤層、薄煤層配采,低灰煤層與高灰煤層配采,每日靈活調整回采班次,科學調節原煤質量,提高產品回收率,為選煤廠按照用戶需求調整產品結構,為煤炭洗選加工創造條件。
啟示三:揮金如土,金山掏空。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居家過日子是這樣,辦企業也應如此。企業是全體職工的“家”,辦企業就應該像用自己的錢辦自家事一樣,他們就做到——
精心算好節支賬
全礦四個采區都設立了井下回收小庫,由看庫人員負責登記、管理職工回收的廢舊物資,能修復的現場修復后發放到各隊組,不能修復的送到地面交給機電大班集中修復。
面對當前煤炭市場不振、煤炭價格低落的狀況,土城礦積極應對,創新經營管理,靠管理增效。從去年年初開始,為了降本增效,減少丟失浪費,土城礦制定了廢舊物資回收獎勵制度,實行明碼標價,一個廢舊套包、一顆螺栓回收交到地面庫房可以換到1元錢,一副廢舊卡欄可以換到2至3元錢。他們廣泛實行的材料費用代金券使用制度,推行模擬市場經營模式,也是其中的一招。礦每月根據各隊組的生產任務計劃,科學核定當月材料費總額并以代金券的形式下發,代金券面額最高的有100000元,最低的1000元,是礦內各隊組購買材料用的“現鈔”,一旦材料費超支,采區將按照一定比例對班隊組相關人員進行處罰,節約了也按照一定比例獎勵。
這種倒逼機制,迫使隊組管理人員必須學會當家理財,據統計,今年1至5月份,全礦50多個班隊組,有近40個隊組實現了節支增效,在一定程度上沖抵了煤價下跌的影響。
啟示四:人才是企業最為寶貴的財富。聚集人才、擁有了人才,技術創新,實現創新發展,提高現代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核心競爭力才有支撐,提高生產經營的效率和質量才有智力保障,土城礦推出的組建“大學生采煤隊”等舉措,就是致力——
搭建平臺育人才
“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業績體現價值”,這是土城礦多年來形成的人才理念。尤其在當前煤炭市場不景氣、效益不佳的情況下,如何用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成為土城礦致力探索的一個課題。
讓想干事的人有舞臺。土城礦推行的工程技術人員到基層掛職鍛煉制度,將近幾年應聘到礦的大學畢業生安排到班隊任大班長、副隊長等,便于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工作實際中,更好地積累管理經驗,打下成長、成才基礎。
讓干成事的人有地位。選煤廠廠長黃賀慶(原分管生產的副廠長),職工們評價說他是“拼命三郎”。在他擔任生產副廠長的兩年多時間里,選煤廠月月超額完成任務,為礦上創造了不菲的利潤。今年1月份,礦對選煤廠廠班子進行調整,黃賀慶被提拔為廠主要負責人。
讓能干事的人有盼頭。從2014年開始,土城礦將基層單位班隊長納入后備干部考核系列,在組織人事科專門為他們建立了人才檔案,對有培養潛力的班隊長進行重點跟蹤考核。近年來,先后有尹燦、沈偉、王有華等非科班出身的班隊長被提拔為礦中層管理干部。
今年4月份,土城礦在全礦范圍內開展“技術標兵”評選,被評為“技術標兵”的工程技術人員,將會獲得每月3000至5000元的獎勵,待遇留人得到了生動實踐和有效落實,能干事的人有獲得感,得到經濟實惠,就能安心做好本職工作,這是土城礦用待遇留人的又一有力舉措。
啟示五: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驅動已成為新常態下的新動力。作為勞動密集型、生產工藝落后,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的實體經濟企業,技術創新更是煤礦加快發展的內生動力。土城礦生產的安全、高效、盈利態勢,正是因為他們緊緊依靠——
技術創新增活力
土城礦15采區15910采面,走向長1322米,傾斜長194米,煤層平均厚度0.9米,平均傾角22度,采高為1.4米,可采儲量32萬噸,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處理采空區。
人少則穩,無人則安。2014年4月份,公司首個少人化綜采工作面定在土城礦15910采面試采。這個工作面采用先進的數字化智能控制技術開采薄煤層,通過智能化控制平臺,對工作面設備實現三機聯動控制,對液壓支架自動控制、閉鎖、急停、故障診斷、自動補液和數據信息傳輸;對計算機遠程通信、集中控制和設備動態運行參數自動協調控制;對采面設備、煤壁進行視頻監視等,可減少人工干預,減輕職工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針對2118綜采工作面回收過程中因回架通道支護不合理,經常會出現冒頂、漏頂、支架被埋、回收困難的情況,采煤二區采用20寸通風管配合2排木頂柱及設3排托棚對回收通道進行支護。經回收實踐證明,革新后的支護形式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安全可靠,有效提高回收速度,保證回收安全,降低回收成本。
土城礦注重科技在日常安全生產過程中的運用,利用每季度一次的“三項創新”獎勵制度,充分挖掘基層職工和工程技術人員的科技創新潛能,每年都會涌現出一大批與安全生產緊密結合的創新項目。+1350米以下為軟巖巷道,且頂板破碎,極易發生離層垮落,給巷道維護帶來極大困難。經過長期探索,采用“索、噴、注”支護技術進行巷修和掘進,與傳統的“錨網+錨索+架U型棚+澆混凝土”的聯合支護相比較,圍巖支護強度大大增加,有效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瓦斯治理上,通過實施“全程下套管、兩堵一注”瓦斯抽采技術,增加抽采半徑,利用帶壓注漿封孔實現封堵孔壁內的煤體裂隙,加固、充填了煤體裂隙,從而達到提高瓦斯抽采濃度的目的。據實測,采用這一封孔技術后,井下主管路瓦斯濃度均提高到了50%以上,抽采到地面后瓦斯濃度仍然保持在45%以上,提高了瓦斯的綜合利用率。把瓦斯化害為利,以用促抽,作為一種資源來抽采,增強了礦井的安全性。
啟示六:團結出戰斗力,內訌就會形成散沙,班子的團結很重要,主要負責人的表率更是提升戰斗力的關鍵。俗話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土城礦的礦長、黨委書記始終做到共同給力,相互補臺,真正做到——
黨政奏響“同心曲”
家和萬事興。和諧才能換得家庭的幸福,正所謂“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一個單位就像家庭一樣,土城礦能夠在不利形勢下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生產經營奇跡,正是源于黨政之間的各司其職、同心同向,營造出默契配合和相互給力的工作氛圍,奏出了響亮的“同心曲”。
“班子決定了的事,行政領導安排的事,作為黨委書記,我的任務就是全力協助抓落實、抓執行,讓一項制度或者一個重大決定釋放出其應有的強大能量。”黨委書記石永林道出了自己的工作心聲。
“我的工作很‘輕松’,壓力不大,這里有公司的領導和支持,也有班子成員的團結協作,還有石書記這個好老哥作好搭檔!”這發自朱家道礦長肺腑的簡短話語,道出了與黨委書記石永林共事兩年多的真實感受。
“最重要的還是要理解對方,凡事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只有這樣彼此才能夠支持和信任。”在談到黨政領導如何搭班子謀事創業時,朱家道和石永林表達了同樣的觀點,無論是行政方面的重大決策事項,還是黨群方面的重大決策部署,只要是對礦安全生產有推進作用并且合理合法合規的,一般情況下雙方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個簡單的手勢即可知曉彼此的想法和意見。
如今,礦黨政主要負責人帶起的良好“家風”,已刮進區、科班子當中,密切配合、相互給力、彼此搭臺、干好事業,成為他們做人、行事準則。
啟示七:人心齊,泰山移。土城礦始終堅持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根本方針,面對困難和挑戰,更加注重發展依靠職工,真正落實好發展成果惠及職工,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到實處,重民生、解難題,送溫暖、排民憂,切實達到——
深情關懷聚人心
企業的凝聚力哪里來?職工的向心力怎樣聚合?土城礦給出的答案是:企業發展依靠職工,發展成果惠及職工,這是企業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土城礦逆勢前行的內生動力。
近年來,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心事、暖心事,猶如涓涓細流滋潤著職工的心,也攢積起了干部職工與企業同生存、共榮辱的強大正能量,正是有許多像尹學宇、魯書林他們那樣的干部職工,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不屈不撓的奮斗品質、永不言敗的進取精神,推動著土城礦在不利形勢下的健康穩步發展。
朱家道坦言道:“改造環境需要大量投入,幫扶困難職工家庭也要花錢,該花的錢就得花,不能省,無非就是盈利指標下來了,我和書記個人以及班子收入減少也無所謂,只有讓更多的職工、家屬得到企業發展實惠,才能凝聚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這本身也是一種生產力。”
依照礦井的生產布局和條件,朱家道在盤算今年生產經營目標時透露:“我們有一支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打勝仗的干部職工隊伍,通過不斷加強安全管理,不斷強化生產經營管控,通過增加產量填補價格下跌帶來的經濟缺口,抓商品煤質量提升,今年我們力爭增盈兩千萬,一是用來增加職工收入,二是更多、更好的改善職工居住環境。”
土城礦現有職工、家屬近2萬人,正是在這樣一種關注民生、體察民意、為民解困的群眾觀下,土城礦各級班子成員都在同心戮力把這個“江南第一大礦”建成讓職工、家屬備感溫馨的“家園”,即便“寒冬”一時不去,也要讓這里暖意融融,充滿生機活力,激發出“土礦人”無堅不摧,打勝硬仗的強大力量。
土城礦工業廣場
土城礦15910少人化綜采面
朱家道與15910大學生采煤隊職工在井下座談